宜昌城市便民服务

0

宜昌民办

宜昌民办专题栏目,提供与宜昌民办相关内容的文章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宜昌民办问题。

分享

浏览

2144

文章

266

2024宜昌民办中小学招生入学安排

2024-04-26,全文共 908 字

+ 加入清单

2024宜昌民办中小学招生入学安排

一、民办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宜昌城区民办学校招生由市教育局统一建立招生平台、统一网上报名、统一电脑随机录取时间、统一确认录取结果和统一通知入学,由各区教育局具体实施。县市(含夷陵区)民办学校招生由当地教育局组织实施。

(一)明确招生办法。各地教育局和学校要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可在总计划内分设本校直升计划和校外招生计划(2024年校外招生计划比例原则上不少于2023年校外实际招生比例),由各地教育局制定具体办法,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二)实施网上报名。宜昌城区民办学校实行网上分类报名和招生录取。报名就读民办中小学的适龄儿童、少年,可在已申报公办学校学位的前提下,填报1所民办学校,参加该校招生录取。填报多所民办学校的,直接取消招生录取资格。

(三)规范录取程序。若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的,全部录取;若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在市教育局统筹下,由各地教育局组织实施电脑随机录取,符合民办学校直升计划的学生不得参与电脑派位;符合我市义务教育新生入学招生条件的双(多)胞胎学生,根据学生及家长意愿,可以选择以捆绑报名或分开报名方式参加同一所民办学校电脑派位。选择捆绑式报名的学生,应于6月24日前带相关资料到报名的民办学校现场审核确认。选择捆绑后的双(多)胞胎以家长确认的号位参加电脑派位,若录取,则按照实际捆绑人数安排学位;若未录取,则同时都不录取。7月1日,开展城区民办小学、初中录取工作。录取过程实施全程录像,公证机构、教育督导、纪检监察部门及家长代表参与,录取结果经各区教育局在招生平台中审核确认后,由学校统一发布。

(四)发放入学通知。宜昌城区民办学校招生结束后,通过电话短信和“宜昌市义务教育招生管理平台”告知相关入学信息。原则上学生被民办学校录取后,不再保留原申报的公办学校学位,如确需就读公办学校的由当地教育局统筹安排。若出现民办学校招生缺额,由各区教育局组织补录。

二、附件:宜昌市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日程安排表

小学入学

初中入学推荐阅读:宜昌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宜昌西陵区民办中小学招生时间

2024-05-17,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2024宜昌西陵区民办中小学招生日程安排

1、6月24—27日

适龄儿童网上申报公民办中小学学位;

2、6月25—26日

非宜昌市小学毕业生持学籍证明材料到区教育局做学籍添加;

3、7月1日

上午9:00,民办小学(报名数超过计划数)电脑随机录取;

4、7月2—3日

学校网审;

5、7月3日前

民办小学确定录取名单;

6、7月4—5日

网审未通过人员到校现场审核;

7、7月底前

完成公办中小学新生对应到片区学校工作;

8、8月25日

新生登录平台打印入学通知书,转学生登记。

温馨提示

全区中小学采取电脑派位平行分班。多胞胎学生原则上进行随机分班,确有分至同一个班级的需求,家长可于收到入学通知书后2日内向录取学校提交相关申请。

推荐阅读:

2024宜昌西陵区中小学招生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宜昌西陵区民办中小学录取流程

2024-05-17,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2024宜昌西陵区民办中小学录取流程

1、招生对象

民办小学招生对象为2018年8月31日及此日前出生且未曾入读小学的适龄儿童,初中招生对象为有正常学籍的小学毕业生。

2、录取程序

本校直升计划

符合政策性直升条件的适龄儿童。由学校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区教育局审核后直接录取。

校外招生计划

报名时间截止后若报名人数超过校外招生计划数,区教育局将组织实施电脑随机录取。

特殊情况

符合我市义务教育新生入学招生条件的双(多)胞胎学生,根据学生及家长意愿,可以选择以捆绑报名或分开报名方式参加同一所民办学校电脑派位。选择捆绑式报名的学生,应于6月24日前带相关资料到所报名的民办学校现场审核确认。选择捆绑后的双(多)胞胎以家长确认的号位参加电脑派位。若录取,则按照实际捆绑人数安排学位;若未录取,则同时都不录取。

3、程序要求

7月1日上午9点,开展城区民办小学、初中录取工作。民办学校录取过程实施全程录像,公证机构、教育督导、纪检监察部门及家长代表参与,录取结果经区教育局在招生平台中审核确认后,由学校发布,次日缴费注册。

4、发放入学通知

民办学校招生结束后,通过电话短信和“宜昌市义务教育招生管理平台”向家长告知相关入学信息。原则上学生被民办学校录取后,不再保留原申报的公办学位。已在民办学校注册入学的学生,不再办理转入公办学校。逾期未缴费学生视为自动放弃该学位,民办学校不再办理录取。因此出现的民办学校招生缺额,由区教育局组织民办学校补录。

温馨提示:

报名就读民办中小学的适龄儿童、少年,可在已申报公办学校学位的前提下,填报1所民办学校,参加该校招生录取。填报多所民办学校的,直接取消招生录取资格。

民办学校网上学位申请流程图

推荐阅读:

2024宜昌西陵区中小学招生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宜昌西陵区民办中小学招生政策

2024-05-17,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2024宜昌西陵区民办中小学招生政策

一、民办学校招生办法

1、招生对象

民办小学招生对象为2018年8月31日及此日前出生且未曾入读小学的适龄儿童,初中招生对象为有正常学籍的小学毕业生。

2、录取程序

本校直升计划

符合政策性直升条件的适龄儿童。由学校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区教育局审核后直接录取。

校外招生计划

报名时间截止后若报名人数超过校外招生计划数,区教育局将组织实施电脑随机录取。

特殊情况

符合我市义务教育新生入学招生条件的双(多)胞胎学生,根据学生及家长意愿,可以选择以捆绑报名或分开报名方式参加同一所民办学校电脑派位。选择捆绑式报名的学生,应于6月24日前带相关资料到所报名的民办学校现场审核确认。选择捆绑后的双(多)胞胎以家长确认的号位参加电脑派位。若录取,则按照实际捆绑人数安排学位;若未录取,则同时都不录取。

3、程序要求

7月1日上午9点,开展城区民办小学、初中录取工作。民办学校录取过程实施全程录像,公证机构、教育督导、纪检监察部门及家长代表参与,录取结果经区教育局在招生平台中审核确认后,由学校发布,次日缴费注册。

4、发放入学通知

民办学校招生结束后,通过电话短信和“宜昌市义务教育招生管理平台”向家长告知相关入学信息。原则上学生被民办学校录取后,不再保留原申报的公办学位。已在民办学校注册入学的学生,不再办理转入公办学校。逾期未缴费学生视为自动放弃该学位,民办学校不再办理录取。因此出现的民办学校招生缺额,由区教育局组织民办学校补录。

温馨提示:

报名就读民办中小学的适龄儿童、少年,可在已申报公办学校学位的前提下,填报1所民办学校,参加该校招生录取。填报多所民办学校的,直接取消招生录取资格。

民办学校网上学位申请流程图

二、日程安排

1、6月24—27日

适龄儿童网上申报公民办中小学学位;

2、6月25—26日

非宜昌市小学毕业生持学籍证明材料到区教育局做学籍添加;

3、7月1日

上午9:00,民办小学(报名数超过计划数)电脑随机录取;

4、7月2—3日

学校网审;

5、7月3日前

民办小学确定录取名单;

6、7月4—5日

网审未通过人员到校现场审核;

7、7月底前

完成公办中小学新生对应到片区学校工作;

8、8月25日

新生登录平台打印入学通知书,转学生登记。

推荐阅读:

2024宜昌西陵区中小学招生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宜昌民办学校招生入学网上报名

2023-07-14,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宜昌民办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宜昌城区民办学校招生由市教育局统一建立招生平台、统一网上报名、统一电脑随机录取时间、统一确认录取结果和统一通知入学,由各区教育局具体实施。县市(含夷陵区)民办学校招生由当地教育局组织实施。

网上报名

宜昌城区民办学校实行网上分类报名和招生录取。报名就读民办中小学的适龄儿童、少年,可在已申报公办学校学位的前提下,填报1所民办学校,参加该校招生录取。填报多所民办学校的,直接取消招生录取资格。

录取程序

如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某民办学校招生计划的,全部录取;

如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在市教育局统筹下,由各地教育局组织实施电脑随机录取,符合民办学校直升计划的学生不得参与电脑派位;

符合宜昌义务教育新生入学招生条件的双(多)胞胎学生,根据学生及家长意愿,可以选择以捆绑报名或分开报名方式参加同一所民办学校电脑派位。

选择捆绑式报名的学生,应于6月25日前带相关资料到所报名的民办学校现场审核确认。选择捆绑后的双(多)胞胎以家长确认的号位参加电脑派位,若录取,则按照实际捆绑人数安排学位;若未录取,则同时都不录取。

6月30日,开展城区民办小学、初中录取工作。录取过程实施全程录像,公证机构、教育督导、纪检监察部门及家长代表参与,录取结果经各区教育局在招生平台中审核确认后,由学校发布。

入学通知

宜昌城区民办学校招生结束后,通过电话短信和“宜昌市义务教育招生管理平台”告知相关入学信息。

原则上学生被民办学校录取后,不再保留原申报的公办学校学位,如确需就读公办学校的由当地教育局统筹安排。若出现民办学校招生缺额,由各区教育局组织补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