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市便民服务

0

2024年甘肃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查询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甘肃省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公告大汇总,详见全文!

2024-03-07,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甘肃2024事业单位招聘公告大搜罗
招聘单位公告招聘人数岗位表
甘肃省强制医疗所
10点击获取
甘肃省政协所属事业单位
5点击获取
甘肃省委办公厅机关服务中心
2点击获取
甘肃省应急管理厅事业单位
3点击获取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
42点击获取
甘肃省统计局所属事业单位
6点击获取
甘肃省体育局直属事业单位24点击获取
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11点击获取
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直属事业单位2点击获取
中共甘肃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所属事业单位4点击获取
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直属事业单位6点击获取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所属事业单位13点击获取
甘肃省广播电视局事业单位51点击获取
甘肃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局属事业单位50点击获取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所属事业单位5点击获取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事业岗位
30点击获取
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所属事业单位9
点击获取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所属事业单位
600点击获取
甘肃省有色地勘局事业单位
24
点击获取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所属事业单位
65
点击获取
甘肃省发改委所属事业单位
6点击获取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直属事业单位
11点击获取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直属事业单位31
点击获取
共青团甘肃省委所属事业单位6点击获取
甘肃省地震局事业单位33点击获取

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其工作人员与公务员是不同的。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事业单位不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而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对公益一类,根据正常业务需要,财政给予经费保障;对公益二类,根据财务收支状况,财政给予经费补助,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更多相似推荐

2024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2024-03-06,全文共 4528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2024年公开招聘事业岗位工作人员公告

一、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热爱党的干部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品行良好。

(四)身体健康。

(五)具有招聘岗位所需的文化程度,已取得相关专业学历和学位证书。2024年国内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应届毕业生和留学回国的毕业生,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应于2024年7月31日前取得。

(六)年龄为35周岁以下(1988年3月以后出生)。

二、网上报名和资格审查

(一)岗位查询

报考人员请登录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网站(http://www.gsdx.gov.cn/)或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rst.gansu.gov.cn/)“人事考试”专栏“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列表,认真阅读公告内容及其他有关政策规定,查阅《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2024年公开招聘岗位列表》(附件1),详细了解有关信息,确定报考岗位。

(二)报名

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应当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报考指南》等内容,报名使用的身份证必须在有效期内,且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一致。

1.提交报考申请。本次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进行,参加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集中统一报名,每名报考人员限报一个岗位。

报考申请提交时间为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00至3月12日(星期二)18∶00。

报考人员需登录“甘肃人事考试网”(https://ks.rst.gansu.gov.cn),进入“网上报名”栏目,点击“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省直)”,使用本人正确手机号码(需保持畅通)进行用户注册,注册时必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件必须一致),并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上传经“照片处理工具”软件审查后自动生成的照片,照片上传成功后无法修改。

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所提交的报考信息和材料必须真实、准确、有效,并且符合选报岗位的报考条件,否则造成的后果由报考人员本人承担。对伪造、变造、冒用有关证件、材料骗取考试资格的、恶意注册干扰正常报名秩序的,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严肃处理,所缴费用不予退还。

网上报名期间,报考人员如咨询岗位要求的专业、学历、资格条件等事项,请与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咨询电话联系;报名技术咨询,请与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联系。

2.网上资格审查。网上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根据公告要求和招聘岗位条件,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3.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报考人员可于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30至3月13日(星期三)18∶00期间登录报名系统查询资格审查结果。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岗位,3月12日(星期二)18:00前未通过审查的,可补充完善信息或改报其他岗位。如报考人员在最后一天报名,因审查不通过导致无法改报其他岗位的,责任由报考人员自负。

对报考资格的审查贯穿招聘全过程。在各环节发现报考人员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均可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聘用资格。

4.报名缴费。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进入缴费页面,按规定缴纳笔试报名费150元,缴费时间为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30至2024年3月14日(星期四)18∶00。缴费成功后视为报名成功,未按规定报名并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建议报考人员报名成功后自行打印“报名表”,牢记本人报考岗位、考试类别等信息。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员、特困供养人员、脱贫享受政策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残疾人和临夏州积石山县户籍或生源地报考人员,可申请减免报名考试费。通过审核的拟减免考试费报考人员,需先在网上缴费,然后在报名系统的缴费环节提交减免申请,符合减免条件人员考试费按原缴费渠道退还。省内户籍和生源地的申请人员信息由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残联和临夏州积石山县核实,省外户籍和生源地的申请人员须分别将家庭所在地出具的最低生活保障证明、特困供养人员证明、残疾人证件原件等扫描或拍照上传至报名系统,由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负责审核,申请减免考试费的截止时间为2024年3月12日(星期二)18∶00。

5.报名信息修改。为确保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公正,报名期间,报考人员仅可申请更改填写错误的两类信息:一是报考人员姓名中明显的错别字,主要指同音字、形似字等;二是报考人员身份证号码中不涉及出生年月的个别错误数字;其他报名信息不予更改。

报考人员申请更改报名信息,须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并填写《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附件2),到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兰州市城关区东岗东路1415号劳动大厦A座708室)审查、修改。受理截止日期为2024年3月12日(星期二)12∶00,逾期不予受理。

6.打印《准考证》。通过资格审查并缴费成功的报考人员,可于2024年4月16日(星期二)9∶00至2024年4月21日(星期日)9∶00登录“甘肃人事考试网”(https://ks.rst.gansu.gov.cn)打印准考证(A4纸),并妥善保管。

三、笔试

(一)笔试时间及科目

2024年4月21日(星期日) 上午

08︰30-10︰00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10︰00-12︰00 综合应用能力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两个科目满分均为150分。笔试参加甘肃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组织的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范围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2022年版)为准,具体请登录中国人事考试图书网(https://rsks.class.com.cn/)查看。

(二)笔试地点

笔试地点以《准考证》打印地址为准。请报考人员提前熟悉考点路线,确保按时参加考试。

(三)证件要求

考试当日,报考人员须携带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纸质《准考证》(A4纸)原件和与报名时一致的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含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和临时居民身份证)参加笔试,两证不全者不得参加考试。居民身份证遗失或过期的,应于考前至公安派出所补办有效临时居民身份证。

(四)净化笔试考务环境

考试过程中考务组织部门将协调公安、无线电管理等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净化考试环境,严厉打击制作假身份证骗取考试资格、发送无线电信号进行高科技作弊等行为。各考点将对所有进入考场的应试人员进行入场安检,凡发现携带高科技作弊器材的,一律按违纪处理。

考试结束后,由专业机构进行试卷雷同检测,被甄别为雷同答卷的应试人员,将给予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被认定为雷同试卷的应试人员,有其他相关证据证明其作弊行为成立的,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成绩公布

笔试成绩于5月底,在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网站(http://www.gsdx.gov.cn/)公布。

四、资格复审

按资格复审人数与计划招聘人数3:1的比例,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资格复审。资格复审时,报考人员须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和复印件,所在单位(用人管理权限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在职人员)、工作经历等相关证明材料(提供材料内容和要求与报名资格初审时相同),以及准考证和2张近期正面免冠白底2寸证件照(与报名时照片一致)。对资格复审通过的报考人员,发放面试通知书。资格复审未通过或报考人员自动放弃出现的缺额,按同一岗位报考人员的笔试成绩由高到低依次等额递补。资格复审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024年国内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应届毕业生和留学回国的毕业生,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应于2024年7月31日前取得,资格复审须提交学生证、所在学校出具的证明。

五、面试

(一)面试人选确定

根据面试人数与计划招聘人数3:1的比例,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各岗位参加面试的人选。笔试有一门缺考或一门成绩为零者不得确定为面试人选。对于达不到面试比例的岗位,采取核减招聘计划的方式直至达到3:1面试比例。通过核减招聘计划仍达不到3:1比例的岗位,可采取降低面试比例的方式确定进入面试人选,比例不得低于2:1,且面试后最终总成绩不低于60分,方可进入体检环节。

(二)面试组织

面试实行百分制,采用结构化等方式开展。参加面试的报考人员,须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和面试通知书,缺少上述证件之一者不得参加面试。面试结束后,当场公布面试成绩,考生签字确认。

笔试、面试工作结束后5日内,按照笔试占60%、面试占40%的比例合成总成绩,在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网站公布。

六、体检

体检参照《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文件执行。体检工作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组织实施。因体检不合格或经确认中途自动放弃聘用资格的,其缺额经校(院)研究需要递补的,根据报考该专业人员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递补。

七、考察

对体检合格的报考人员进行考察,全面了解考察对象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突出政治标准,重点了解考察对象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意识和政治表现。考察未通过人员取消招聘资格。

八、公示

经体检、考察合格的报考人员,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校(院)委会研究确定拟聘人员,在校(院)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九、聘用

公示期满,对没有问题或者反映的问题经核实不影响聘用的人员,办理相关聘用手续。

十、备案

校(院)将公开招聘结果报省委组织部及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备案。

十一、其他事项

(一)新聘用人员纳入事业编制在编人员管理,享受国家和省内政策规定的聘用岗位相关工资及福利待遇。

(二)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或者个人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对于社会上有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培训、网站或者出版物等,请广大报考者提高警惕、理性对待,避免上当受骗,防止权益受损。请社会各界加强监督,如发现以上情况,请向相关部门举报,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共同维护良好的考试秩序,营造公平公正、安全有序的考试环境。

(三)校(院)2024年公开招聘工作以本公告为准。

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咨询电话:0931-7768752、13919112811(罗老师)、13609320686(樊老师)

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咨询电话:0931-4676230、4670278、8525772

报名技术咨询电话:4000010370

附件:

1.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2024年公开招聘岗位列表.xlsx

2.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doc

3.网上报名报考指南.doc

来源: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2024年甘肃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查询(持续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5月17日甘肃高考体育统考成绩可查询(查询入口)

2024-05-17,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2024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统一考试成绩查询公告

体育类本科批、高职(专科)批的统考专业类别,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投档,即按体育统考专业成绩作为排序成绩,按排序成绩分类别从高分到低分排定位次,然后按位次优先的原则,根据考生平行志愿的自然顺序从前到后进行检索,一经检索到计划未满额的学校,即向该校投档。

查询时间:将于5月17日12:00左右开通

查询方式:考生可通过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https://www.ganseea.cn,登录甘肃省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中进行查询。也可直接在地址栏输入网址https://kw.ganseea.cn进行查询。

提醒考生注意:考生只能查询本人成绩。查询完成后,请及时关闭浏览器窗口,以免泄露个人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陇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2024-05-16,全文共 6743 字

+ 加入清单

陇南2024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县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和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关心关爱干部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的意见》精神,结合陇南市事业单位编制和人员空缺现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经研究,决定为全市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现公告如下:

一、招聘计划及方式

陇南市2024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计划348名,其中:市直事业单位81名,县区事业单位267名。按照行业分,党群和政府口事业单位133名,教育口事业单位138名,卫生口事业单位77名。具体岗位及要求见《陇南市2024年党群和政府口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简表》《陇南市2024年教育口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简表》《陇南市2024年卫生口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简表》(以下简称《岗位简表》)。

本次公开招聘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由市人社局牵头负责统一组织,党群和政府口、教育口、卫生口笔试考试分别由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分别设置考场同一时间举行。面试由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分别组织。

二、招聘条件

(一)应聘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品行端正,综合素质好;

3.身心健康,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4.年龄原则上要求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8年5月至2006年5月期间出生),研究生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3年5月至2006年5月期间出生),具体以用人单位要求为准;

5.具有招聘岗位所需专业的学历学位、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其他条件,详见《岗位简表》。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陇南市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工作人员(符合报考专项招聘“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民生实事项目人员”的岗位条件的人员除外);

2.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和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人员;

3.曾被开除公职和受处分期限未满的人员;

4.提供虚假个人信息、伪造证件以及在各级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中被认定为有舞弊等严重违纪行为的人员;

5.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

6.现役军人、非应届的在校学生、订单定向生、委托培养生;

7.按照有关规定,到定向单位工作未满服务年限的人员;

8.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须回避的人员;

9.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三)招聘范围

1.2024年全市公开招聘考试《岗位简表》中未限制户籍或生源的,所有符合应聘条件和岗位要求的人员均可报考,限制户籍或生源的以《岗位简表》为准。(户籍迁入时间为2024年5月16日之前)。

2.符合应聘条件和岗位要求的普通高校应往届毕业生。《岗位简表》备注一栏中标注为“202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只限202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岗位简表》备注一栏中标注为“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只限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根据相关规定:应届高校毕业生是指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两年,即2022年、2023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岗位简表》备注一栏中没有标注“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符合应聘条件和岗位要求的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均可报考。

陇南市2024年卫生口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简表3.用于专项招聘“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民生实事项目人员”的岗位,招聘对象为参加甘肃省统一考试录取的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且未入编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民生实事项目人员”。

(四)岗位专业要求

招考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条件,研究生专业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通知》(学位〔2011〕11号)(研究生层次“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按照教育部2018年4月更新目录执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的规范称谓执行;本科专业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教高〔2012〕9号)、《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号)、《教育部关于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3〕3号)规定的规范称谓执行;专科专业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10号)、《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教职成〔2021〕2号)规定的规范称谓执行。专业条件设置为具体专业的,仅限于该专业的人员报考;专业条件设置为专业类别的,则该类别所包含的专业均为符合报考专业;不属于同一门类专业目录的,不得报考。

(五)教师资格证有关要求

报考教育教学单位的毕业生应具有与招聘岗位相对应的教师资格证,任教学科应与招聘岗位学科相对应,任教学段不得低于招聘岗位学段。暂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可持有效期内的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或《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及相应的普通话等级证报名应聘,以上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任教学科应与报考岗位学科相对应,任教学段不得低于招聘岗位学段。

三、招聘程序

(一)报名及资格初审

报名采取线上报名的方式,每名考生限报一个岗位,报名网站为西北人才网(http://www.xbrc.com.cn)。报名按以下程序进行:

1.提交报名申请。提交报名申请开始时间为2024年5月27日9时,报名申请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31日17时。报名前,应聘人员须仔细阅读招聘公告及《岗位简表》,按规定时间登录西北人才网(http://www.xbrc.com.cn),在公告中点击“我要报名”端口,注册登录账号(该账号是应聘人员报名、网上缴费、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等事项的重要依据,需妥善保存)。登录后,仔细阅读报名须知,签署《应聘人员诚信承诺书》,逐项填写信息并上传与本人报名信息相一致的身份证、户口簿、毕业证、学位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及《岗位简表》备注栏中要求的相应资格证等相关材料扫描件,提交后等待资格初审。注意:陇南市内在非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人员和陇南市外已就业的人员,须另外上传用人单位同意报考证明;报考陇南市残疾人康复医疗中心岗位(岗位代码1001)的人员,须另外上传本人《残疾人证》;报考专项招聘“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民生实事项目人员”岗位的人员,须另外上传分配文件、服务期满正式聘用文件,用人单位出具的未入编证明(县区党委编办盖章确认);因毕业时限未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202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需上传信息完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和《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但需确保资格复审时提供与本人报名信息相一致的毕业证、学位证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资格复审时不能提供的无法进入后续招聘程序。

2.资格初审。党群和政府口岗位的资格初审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和相关县区党委组织部、政府人社局负责,教育口岗位的资格初审由市教育局和相关县区教育(科)局负责,卫生口岗位的资格初审由市卫健委和相关县区卫健局负责。应聘人员可于提交申请后3日内登录系统查询资格初审结果。资格初审截止时间为2024年6月3日17时。

3.缴纳费用。通过资格初审的应聘人员,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点击“考生缴费”菜单,选择本次报考项目,扫描报名系统自动生成的二维码进行缴费(支持微信、支付宝支付),收费标准按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规定标准执行,报名考试费为150元。未按期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报名资格。缴费截止时间为2024年6月4日9时,逾期缴费的人员所缴报名费不予退还。

4.打印准考证。应聘人员登录报名系统打印准考证。打印中遇到的问题,拨打报名技术咨询电话联系解决,准考证打印时间另行通知。

5.注意事项。报名申请提交并通过审查后,不可更改,应聘人员须慎重选择应聘岗位,认真填写报名信息。报名申请中的相关信息须真实、准确、有效,符合报考条件,否则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

(二)笔试

1.除康县融媒体中心播音主持岗位(岗位代码1103)以外的其他岗位笔试合格分数线为60分,达不到60分的不能进入资格复审和面试环节。播音主持岗位(岗位代码1103)参加笔试人员全部进入资格复审和面试环节。

2.笔试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为准。应聘人员持笔试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明(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临时居民身份证),按准考证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笔试。

3.笔试内容:按照党群和政府口、教育口、卫生口分别命题制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其中:

党群和政府口岗位考综合知识,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公文写作与处理、时事政治等;

教育口岗位分十四类,(1)公共类:2001、2012、2019、2023、2025、2028、2035、2064、2101、2107、2108岗位参照党群和政府口岗位考综合知识;(2)专业学科共十三类:除公共类的其他岗位考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地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其中书法、绘画考美术专业基础知识,舞蹈表演归口到音乐学科考音乐专业基础知识。

卫生口岗位分两类,(1)公共类:3004、3005、3006、3007、3008、3009、3014、3017、3018、3024、3027、3034、3035、3045、3046岗位参照党群和政府口岗位考综合知识;(2)除上述之外的其他岗位考医学类专业基础知识。

(三)资格复审和面试

1.根据应聘人员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序,在笔试成绩60分及以上人员中,按照各岗位招聘计划1:3的比例确定进入资格复审人员名单(达不到1:3比例的,达到60分及以上人员均进入资格复审);播音主持岗位(岗位代码1103)参加笔试人员全部进入资格复审和面试环节。参加资格复审时须按照招聘岗位条件要求,提供与本人报名信息相一致的身份证、户口簿、毕业证、学位证、《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及相应资格证等相关材料原件、复印件、笔试准考证。注意:陇南市内在非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人员和陇南市外已就业的人员,须另外提供用人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原件、复印件;报考陇南市残疾人康复医疗中心岗位(岗位代码1001)的人员,须另外提供本人《残疾人证》原件、复印件;报考专项招聘“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民生实事项目人员”岗位的人员,须另外提供分配文件、服务期满正式聘用文件、用人单位出具的未入编证明(县区党委编办盖章确认)的原件、复印件,分配文件、聘用文件若无原件的,可提供加盖发文单位公章并签字确认的复印件。

2.市直党群和政府口岗位由市人社局统一进行资格复审和面试,县区党群和政府口岗位由相关县区党委组织部、政府人社局统一进行资格复审和面试;教育口岗位由市教育局和相关县区教育(科)局负责资格复审和面试;卫生口岗位由市卫健委和相关县区卫健局负责资格复审和面试。未按规定参加资格复审或资格复审不合格者,按该岗位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等额递补(递补人员笔试成绩须达到60分及以上)。资格复审合格人员进入面试环节,面试时间地点以面试通知书为准。

(四)综合成绩计算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关于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和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20〕208号)精神,播音主持岗位(岗位代码1103)综合成绩按笔试成绩占30%、面试成绩占70%的比例确定,其余岗位综合成绩按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的比例确定。面试成绩达不到60分不能进入考察环节。

(五)考察

根据应聘人员综合成绩,按照岗位计划招聘人数1:1的比例确定考察人选,由考察人选填写《考察表》并接受用人单位考察。市直党群和政府口、卫生口岗位进入考察范围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由市委组织部和市人社局审查档案,县区党群和政府口、卫生口岗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由县区党委组织部和政府人社局负责审查档案;市直教育口由市教育局负责审查档案,县区教育口由县区教育(科)局负责审查档案。考察及档案审查不合格或自愿放弃者,从符合条件的人员中按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递补。考察之后环节出现的岗位空缺不再进行递补。

(六)体检和公示

根据笔试、面试、考察等情况,确定拟聘用人员名单,党群和政府口岗位拟聘用人员由市人社局和相关县区人社局组织体检;教育口岗位拟聘用人员由市教育局和相关县区教育(科)局组织体检;卫生口岗位拟聘用人员由市卫健委和相关县区卫健局组织体检。体检标准及项目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人社部发〔2016〕140号)有关规定执行。体检不合格的取消聘用资格,体检合格的分别由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和市卫健委在陇南市人民政府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七)聘用

公示期满,对没有问题或者反映问题不影响聘用的,党群和政府口由市人社局汇总,教育口由市教育局汇总,卫生口由市卫健委汇总,汇总后由市人社局统一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后,按有关规定办理事业单位人员聘用手续,签订聘用合同,安排到岗工作;对反映问题影响聘用并查实的,不予聘用。

四、其他事项

(一)本次公开招聘考试不指定考试教材,不举办、不委托任何机构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辅导培训。

(二)陇南市2024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资格审查贯穿招聘考试全过程,凡报名、资格初审、资格复审、考察、拟聘用人员公示及审批等任何环节,发现报考人员专业、学历、年龄等不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一律取消聘用资格,所缴费用不予退还。

(三)应聘人员在报名、笔试、面试、体检等招聘过程中有违纪违规行为的,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处理。

(四)本次招聘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经聘用,五年内不得调离招聘单位。

党政口报名咨询电话:

陇南市委组织部: 0939-8236269

陇南市人社局: 0939-8219651

武都区委组织部: 0939-8212872

武都区人社局: 0939-8232266

文县委组织部: 0939-5521580

文县人社局: 0939-5522745

宕昌县委组织部: 0939-6127818

宕昌县人社局: 0939-6171198

康县委组织部: 0939-5127868

康县人社局: 0939-5932233

两当县委组织部: 0939-7122245

两当县人社局: 0939-5916736

西和县委组织部: 0939-6621702

西和县人社局: 0939-6624826

礼县委组织部: 0939-4483168

礼县人社局: 0939-4479319

教育口报名咨询电话:

陇南市教育局: 0939-8212692

武都区教育局: 0939-8213703

文县教育局: 0939-5529925

宕昌县教育局: 0939-6121377

康县教育局: 0939-5939305

徽县教育局: 0939-7522879

两当县教科局: 0939-7121047

礼县教育局: 0939-4423428

卫生口报名咨询电话:

陇南市卫健委: 0939-8870201

武都区卫健局: 0939-8212262

文县卫健局: 0939-5522218

宕昌县卫健局: 0939-6121001

康县卫健局: 0939-5121287

徽县卫健局: 0939-7599968

两当县卫健局: 0939-7121553

礼县卫健局: 0939-4428193

技术咨询电话: 0931-8729163

附件:1.陇南市2024年党群和政府口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简表.pdf

2.陇南市2024年教育口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简表.pdf

3.陇南市2024年卫生口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简表.pdf

来源:陇南市人民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定西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2024-05-14,全文共 7307 字

+ 加入清单

定西市2024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根据《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甘办发〔2011〕22号)、《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16〕48号)、《关于进一步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县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17〕276号)和《定西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意见(试行)》(定政办发〔2011〕231号)、《关于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和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20〕208号)、《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残联发〔2021〕51号)、《中共甘肃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严格市县事业编制管理的通知》(甘编办发〔2023〕16号)、《关于做好2024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24〕141号)等相关规定,2024年我市继续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择优聘用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各县区和市直事业单位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计划

2024年全市事业单位计划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59名,其中:安定区33名、通渭县8名、陇西县37名、临洮县87名、渭源县12名、漳县13名,岷县38名,市直31名,招聘岗位详见附件。

二、招聘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品行良好,作风正派,服从组织分配。

3.身体健康,年龄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及以下(1988年5月至2006年5月期间出生),专门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民生实事项目人员”招聘的岗位年龄不限。

4.具有招聘岗位所要求的学历、专业及其他条件。《岗位列表》中的招聘专业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通知》(学位〔2011〕11号)(研究生层次“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按照教育部2018年4月更新目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的通知》和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专业库https://yz.chsi.com.cn/zyk/执行)、《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教高〔2012〕9号)、《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号)、《教育部关于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3〕3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10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的通知(教研厅〔2010〕1号)及《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名单(截至2021年6月30日)》规定的规范名称执行。2024年国内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应届毕业生和留学回国的毕业生应按时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应聘人员毕业证上标注的学历及专业(专业方向)应当与招聘岗位要求的学历及专业(专业方向)一致。在国外取得学历学位的人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专业条件设置为具体专业的,仅限于该专业的人员报考(专业名称完全一样,但因部分院校自设专业没有代码、部分专业有多个代码或与教育部网站最新公布代码不一致,视为符合报考专业);专业条件设置为专业类别的,则该类别所包含的专业均为符合报考专业。如果报考人员所学专业不包含在岗位要求的专业类中或所学专业与岗位要求专业名称不完全相同,经招聘单位和主管部门同意,须由报考人员毕业院校开具说明,认定所学的专业属于岗位要求的专业类,或认定所学的专业名称虽与岗位要求的专业名称不同,但课程一致且属同一专业,并附本人所学课程成绩单,在网上资格审核和资格复审时一并提供审核。

5.招聘岗位要求有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工作经历,工作经历计算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

6.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7.招聘范围是本县区的,须为本县区户籍或生源,非本县区户籍的定西市范围内户籍人员须在公告发布之日前(不含2024年5月11日)户籍迁入本县区。外市户籍人员须2023年12月31日前户籍迁入本县区。

8.报考教育教学岗位的毕业生应具有招聘岗位所要求的教师资格。暂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须取得二级乙等及以上普通话等级证书(语文学科教师岗位须取得二级甲等及以上)和在有效期内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或《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报名应聘。严格“持证上岗”,所有教育教学岗位拟聘人员在办理聘用手续前须取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未取得者则取消聘用资格(报考面向残疾人招聘岗位的人员,须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报名应聘,在202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前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后办理聘用手续)。

9.岗位条件要求的招聘对象为已就业高校毕业生的,需提供当前就业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加盖人事主管部门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公章)。已就业人员在报名起始之日前(不含5月17日)与单位解除劳动(聘用)关系的,可报考招聘对象为未就业的岗位,须提供解除、终止劳动(聘用)关系的证明(次月未领取劳动报酬且未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

10.专门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民生实事项目人员”招聘的岗位,报考人员须是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且未入编的人员(不含引导或支持普通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和基层就业人员);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已经安置入编的人员不得报考专项招聘岗位。

1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参加招聘:

(1)曾因违法受到刑事处罚的。

(2)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3)受处分期间或者未满影响期限的。

(4)曾被开除公职的。

(5)按照有关规定,到定向单位工作未满服务年限的(除国家和省上另有规定的外)。

(6)尚在试用期的。

(7)记入我市统一招聘工作诚信档案的。

(8)现役军人。

(9)参加各类公开招聘及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的拟聘人员。

(10)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须回避人员。

(11)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

三、招聘程序

(一)报名和资格审核

本次招聘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进行,报考人员可同时报考市、县区两个岗位(市、县区考试不在同一时间)。

1.报考信息查询

报考人员登录定西市人社局网站(http://rsj.dingxi.gov.cn),阅读《定西市2024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并查阅《岗位列表》。

2.网上注册报名和上传附件

(1)注册报名。报考人员在2024年5月17日9∶00至5月23日17∶00登录定西市人社局网站,点击“人事考试报名”模块注册登录账号,注册时必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并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注册完成后,上传本人近期免冠正面证件电子照片(格式为*.JPG格式,大小为10-100KB)。报考人员必须使用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进行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居民身份证必须一致。

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要提交真实、准确、有效的报考信息和材料,选报符合报考条件的岗位。报考人员要仔细阅读《定西市2024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承诺本人提交的所有报考申请材料真实、准确、有效,误报、错报、虚报后果由报考人员承担。

(2)上传附件。将毕业证、户口簿、身份证、学位证(招聘岗位有要求的)、岗位列表所要求的其他资格证等证件(已就业人员须另外上传用人单位同意报考证明),以附件形式上传报名系统(务必正位上传,确保清晰可辨);2024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不上传毕业证、学位证,只上传信息完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和《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报考人员还须签署《应聘人员诚信承诺书》,提交后等待资格审核。

3.网上资格审核

网上资格审核时间为2024年5月17日9:00至5月24日17∶00。市、县区招聘办网上资格审查人员将在报考人员报名后2日内提出审查意见。在报名期间,已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改报其他岗位;资格审核未通过,可以修改报名信息或改报其他岗位。报考人员在最后一天报名,如审核不通过导致无法改报其他岗位,本人自行负责。

报名期间,资格审核通过人员仅可申请更改填写错误的两类信息:一是报考人员姓名中明显的错别字,主要指同音字、形似字等;二是报考人员身份证号码中不涉及出生年月的个别错误数字。其他报名信息不得更改。报考人员申请更改错误报名信息时,须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并填写《考生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到市人社局10楼1014室提交申请,截止日期为2024年5月28日17∶00,逾期不予受理。

4.查询资格审核结果

资格审核结果会实时以短信或邮件的形式通知考生。报考人员也可于2024年5月17日至5月24日期间登录报名系统,查询资格审核结果。

5.报名缴费

通过资格审核的报考人员,于2024年5月17日9∶00至5月25日18∶00登录报名系统进行网上缴费,报名费150元。同时报考市、县区两个岗位的考生需要缴费2次。

6.网上打印《准考证》

报考人员在报名确认和缴费成功后,登录报名系统打印准考证,同时报考市、县区两个岗位的考生需分别打印准考证,并且按照准考证上的考试时间和地点分别参加考试,具体打印时间在市人社局网站公告通知。

准考证是应聘人员笔试、资格复审、面试、体检等各环节的必备证件,没有准考证的不得参加相关环节,请妥善保管,遗失不补。

(二)笔试

1.考试组织:由市公开招聘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本次考试不指定教材,不委托任何单位(机构)举办任何考前辅导班。

2.笔试时间和地点:笔试时间在定西市人社局网站发布公告通知。笔试在市政府所在地集中考试,具体考点以准考证为准。本次笔试实行“裸考”,所有考点及考场不提供物品寄存服务,请考生提前做好物品寄存,并于考前1小时到达考点,积极配合考点安检和监考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检查。

3.笔试内容:报考综合岗位的,笔试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时事、文史、公文写作及计算机应用等知识。报考其他岗位的,笔试内容为拟招聘岗位专业知识。

4.开考比例:笔试开考比例为岗位招聘人数与岗位报名人数的1∶3。报名结束后,达不到比例要求的予以调整,在考试前通过定西市人社局网站向社会公布。

5.笔试携带证件:考生笔试当天上午7:30、下午13∶00进入考点,考生携带准考证、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进入考点,两证不全者不得进入考点。考生积极配合考点安检和监考人员的入场安全检查。

考生所需文具由市人社局免费统一配备,其他任何自备文具、书籍、资料、稿纸等物品不得带入考点及考场,严禁将通讯工具、计算器、电子(智能)手表、智能手环、项圈等在内的其他任何电子、通信、计算、存储设备带至考场,考试过程中一经发现按违纪处理,取消考试资格,并记入个人诚信档案,今后三年内不得参加我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

6.成绩发布:笔试成绩于笔试结束15日后在定西市人社局网站向社会公布,供考生查询。

(三)资格复审

无面试程序的招聘岗位,按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等额确定进入资格复审环节人员,末尾成绩并列人员一并进入;有面试程序的招聘岗位,按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和岗位招聘计划3∶1的比例确定进入资格复审人员,末尾成绩并列人员一并进入。市、县区招聘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入围人员根据网上报名信息(定西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登记表),提供的有关证件(居民身份证、毕业证、资格证书等)原件和复印件等,按照岗位条件进行资格复审(解除、终止劳动(聘用)关系证明须经招聘单位主管部门和同级人社部门审定)。对不符合报考条件、不按时参加资格复审、不能提供资格复审所需材料、提供材料信息不实的报考人员,一律取消资格。因资格复审不合格、未按期参加资格复审或个人放弃等原因岗位出现空缺或达不到资格复审人员比例的,按该岗位笔试成绩由高到低依次等额递补,本环节递补只进行一次。

(四)面试

1.有面试环节的,通过资格复审的人员确定为面试对象。

2.面试方案于笔试成绩公布前在定西市人社局网站公布。

3.参加面试的人员须携带本人身份证、笔试准考证、面试通知单原件,缺少上述证件之一者,不得参加面试。具体面试时间和地点电话通知面试人员,请保持报名时所留手机号码畅通,若电话无法接通责任自负。

(五)成绩

1.无面试环节的招聘岗位总成绩为笔试成绩,若同一岗位报考者的总成绩在该岗位招聘人数的末尾出现并列,采取加试笔试的办法,由高分到低分确定最终人选。有面试环节的,若同一岗位报考者的总成绩在该岗位招聘人数的末尾出现并列,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顺序确定名次。

2.所有有面试环节的招聘岗位,岗位总成绩=笔试成绩×60%+面试成绩×40%。

(六)体检

考试工作结束后,市、县区招聘领导小组办公室按各岗位招聘人数及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等额确定体检对象,分别由市、县区招聘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在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进行体检。体检参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公务员局《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规定组织实施。体检人员携带笔试准考证、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参加体检,缺少上述证件之一者不得参加体检。体检人员对体检结论有疑问的,须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7日内提出复检申请。复检只进行一次,体检结论以复检结论为准。体检过程中如考生怀孕,参照《关于对怀孕考生参加体检有关问题的复函》(国公考录函[2009]07号)规定执行。体检和复检费用由体检人员自理。因体检不合格出现岗位空缺的,按该岗位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等额递补(面试缺考或成绩为零的,不得递补),本环节递补只进行一次。

体检人员在体检过程中如有串通体检工作人员作弊或者请他人顶替体检以及交换、替换化验样本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体检结果无效,取消聘用资格且今后三年内不得参加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体检人员不按规定时间、地点参加体检的,视为自动放弃体检资格。

(七)考察

用人单位及主管部门负责对体检合格人员进行考察。市直单位的考察工作由招聘单位及主管部门实施,县区及乡镇所属单位的考察工作由县区组织实施。采取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调阅档案等方法,对考察对象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工作实绩(学习成绩)、廉洁自律、就业状态等情况进行考察,同时要核实考察对象是否符合规定的报考资格条件,提供的报考信息和相关材料是否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公正地对拟聘人员给予评价并形成考察材料,并把入职前涉罪信息查询作为必要环节。因考察不合格出现岗位空缺的,按该岗位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等额递补,本环节递补只进行一次。

(八)公示、审批与聘用

经考试、体检、考察合格的人员,分别由县招聘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直招聘单位及主管部门报市招聘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审核合格者通过定西市人社局网站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7天。对审核不合格、公示确有问题的人员取消资格,从本岗位应聘人员中按该岗位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等额递补。对公示合格确定为拟聘用的人员由县招聘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直招聘单位及主管部门报市招聘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经批准聘用的人员,在市、县聘用文件规定的时间内到岗,逾期不报到者视为放弃。经批准聘用的人员到岗后按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确定岗位等级、签订聘用合同、实施岗位聘用、兑现相应待遇,并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资格。

四、有关事项

1.定西市人社局网站是发布招聘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整个招聘工作期间,请应聘人员及时关注相关公告、通知、公示等信息,同时确保报名时所留手机号码畅通。

2.应聘人员应仔细查阅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谨慎选择报考岗位。对应聘人员的资格审查,既有报名时的网上资格审查、现场资格复审,也包括考察、公示、审批以及聘用等环节的监督,贯穿于招聘工作全过程,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一经发现查实,一律取消资格,所缴费用不予退还,并记入我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诚信档案。被记入诚信档案的人员,连续三年内不得报名我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

招聘政策及技术咨询电话:

(1)安定区

人社局:0932-8866103

教育局:0932-8218961

(2)通渭县

人社局:0932-5912215

教育局:0932-5559992

(3)陇西县

人社局:0932-6616726

教育局:0932-6620151

(4)临洮县

人社局:0932-2238161

教育局:0932-2242019

(5)渭源县

人社局:0932-4132145

教育局:0932-4138917

(6)漳县

人社局:0932-4866387

(7)岷县

人社局:13679311035

教育局:0932-5934598

(8)市直:0932-8235619

定西职业技术学院:0932-2281087、18793201434

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0932-8200230

市科技信息研究所:0932-5930319

市财经信息中心:0932-8285305、15294298979

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0932-6913635

市库区移民服务中心:0932-8212078

市引洮工程水资源利用中心:0932-8212078

市巉口林业试验场:0932-8827227、13993218617

市华家岭林业站:0932-8328231、13629326586

市融媒体中心:0932-8225622

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0932-8217092

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0932-8236598

(9)网上报名技术咨询电话:0931-8729163

附件:

1.2024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列表

2.《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

3.考生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

来源:定西市人民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金昌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2024-05-10,全文共 5823 字

+ 加入清单

金昌市2024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及相关政策规定,经金昌市2024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42名。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招聘条件

(一)应聘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4.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心条件。

5.年龄在18周岁以上、30周岁以下(1993年5月至2006年5月期间出生),硕士研究生应聘年龄放宽到35周岁(1988年5月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应聘年龄放宽到40周岁(1983年5月以后出生)。对年龄有特殊要求的岗位,以岗位简表中要求的条件为准。年龄放宽到35周岁的,为1988年5月以后出生;放宽到40周岁的,为1983年5月以后出生。取得多个层次学历的应聘人员,按照与应聘岗位所要求的学历和专业相符的年龄条件报名。

6.具有招聘岗位要求的学历、学位、专业或技能条件。

【特别提示】招聘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条件,研究生专业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通知》(学位〔2011〕11号)(研究生层次“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按照教育部2018年4月更新目录和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专业库https://yz.chsi.com.cn/zyk/执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的通知》等要求设置;本科专业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教高〔2012〕9号)、《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号)、《教育部关于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3〕3号)等要求设置。

除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外,原则上从宽确定专业要求,如果应聘人员所学专业不包含在岗位要求的专业类中或所学专业与岗位要求专业名称不完全相同,经招录单位同意,须由应聘人员毕业院校开具说明,认定所学的专业属于岗位要求的专业类或认定所学的专业名称虽与岗位要求的专业名称不同,但课程基本相同,属同一专业,并附本人所学课程成绩单,在资格复审时一并提供审核。

7.服务期、任职期、户籍转入时间、服兵役时间和工作经历等计算截止时间为2024年4月30日。

8.具备招聘岗位要求的其他条件。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参加招聘: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处于刑事处罚期间或者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

2.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

3.在各级人事考录招聘考试中因违纪违规行为被记入诚信档案且记录期限未满的人员。

4.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

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应聘或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

应聘人员不得应聘聘用后即构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有关回避情形的岗位。

二、招聘对象

(一)面向社会招聘的岗位,符合招聘岗位条件的各类人员均可报名应聘。在职人员参加应聘须经所在单位同意。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须经所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同级组织或人社部门同意。

(二)面向202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岗位,招聘对象为国家统一招生的2024年普通高校毕业生。

(三)面向金昌市“基层服务项目”和“民生实事项目”人员的岗位招聘对象如下:

1.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包括:“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进村(社区)计划”项目工作人员。

2.民生实事项目人员,指参加甘肃省统一考试录取到县区从事教育、医疗、社保、农技推广、畜牧和文化旅游等项目工作人员。

(四)面向社区工作者招聘的岗位招聘对象为市域内符合条件的现在岗的社区工作者。

(五)面向村干部招聘的岗位招聘对象为市域内符合条件的村(社区)书记(主任)和“乡村振兴专干”兼村文书。

(六)面向退役士兵招聘的岗位招聘对象为符合条件的金昌市户籍的退役士兵。

三、网上报名和资格审查

(一)岗位查询

应聘人员请登录金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http://rsj.jcs.gov.cn/),认真阅读公告内容,查阅《金昌市2024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简表》(附件1、附件2),详细了解有关信息,确定应聘岗位。

(二)网上报名

1.提交报名申请。应聘人员于2024年5月10日08∶30至5月14日18∶00期间登录报名网站https://zhikaocn.com/invitation/notice/504,注册登录账号(该账号及登录密码是应聘人员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等事项的重要依据,需妥善保存),注册时必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上传符合规定要求的照片,签署《应聘人员诚信承诺书》。

应聘人员限报一个岗位,提交报名申请并审查通过后,不可更改。报名前应仔细阅读公告及附件,认真核实个人填报事项,确保提交的报考信息真实、准确、有效,且符合选报岗位应聘条件,否则造成的后果由本人承担。对伪造、变更、冒用有关证件、材料骗取考试资格的,按《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处理。

2.初审结果查询。市招聘办于2024年5月10日8:30至5月16日18:00期间对报考申请进行审查,确认应聘人员是否具有应聘资格。应聘人员可登录报名系统,查询资格审查结果。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岗位,未通过审查的,可补充完善信息或改报其他岗位。2024年5月14日18:00至5月15日18:00期间,报考申请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于5月15日18:00前改报其他职位,5月15日18:00后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应聘人员,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

3.报名缴费。通过资格初审的应聘人员,登录网上报名系统,在“查询入口”下进入“报名结果”查询界面后,点击“缴费”按钮,根据提示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缴费(支持微信、支付宝支付),收费标准按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规定标准执行,报名考试费为150元。缴费时间为2024年5月10日08∶30至5月17日18∶00。未按规定时限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

4.报名信息修改。为确保招聘的严肃性和公平公正,报名期间,应聘人员仅可申请更改填写错误的两类信息:一是应聘人员姓名中的错别字,主要指同音字、形似字等;二是应聘人员身份证号码中不涉及出生年月的个别错误数字,其他报名信息不得更改。报名信息修改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14日18:00。

申请更改报名信息的应聘人员,如实填写《考生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附件3),与身份证扫描件一并发送至邮箱(1767340283@qq.com)。

5.网上打印《准考证》

应聘市直、金川区招聘岗位(岗位代码为001—114号)缴费成功的人员,可于2024年5月23日9∶00至2024年5月25日9∶30期间登录报名系统打印准考证(A4纸)。

应聘永昌县招聘岗位(岗位代码为115—172号)缴费成功的人员,可于2024年5月30日9∶00至2024年6月1日9∶30期间登录报名系统打印准考证(A4纸)。

【特别提示】

应聘人员须如实填写联系方式,并保持通讯畅通,如因错填、中途更换联系方式、手机欠费、不在服务区、信息拦截、信息删除等原因导致无法参加招聘各环节的,责任由其本人承担。

四、笔试

(一)笔试时间及科目

1.市直、金川区招聘岗位(岗位代码为001—114号)

笔试时间:2024年5月25日

08︰30-10︰00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10︰00-12︰00综合应用能力

2.永昌县招聘岗位(岗位代码为115—172号)

笔试时间:2024年6月1日

08︰30-10︰00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10︰00-12︰00综合应用能力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两门科目连续进行考试,中间不间断,满分均为150分。

(二)笔试地点

以《准考证》标明的地址为准。

(三)开考比例

原则上开考比例为招聘人数与报名人数的1:3。其中:管理岗位不足1:3的,通过核减招聘计划直至达到开考比例,核减计划后仍达不到开考比例的取消招聘计划,该岗位应聘人员可改报其他符合条件的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招聘人数与报名人数比例达不到1:3的,应聘人员按紧缺专业参加笔试。

(四)证件要求

应聘人员必须携带网上打印的纸质《准考证》原件和与报名时一致的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含有效期内临时居民身份证)参加笔试。身份证遗失的,应于考前至公安派出所补办有效临时居民身份证。

(五)笔试试题

按岗位类别分为综合管理类(A类)、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中小学教师类(D类)(包括中学教师岗位和小学教师岗位)和医疗卫生类(E类)。

(六)成绩公布

笔试成绩由市招聘办在金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和金昌人社微信公众号公布。

五、资格复审

根据计划招聘人数与资格复审人数1:3的比例,按笔试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资格复审人员。末位成绩并列人员一并进入资格复审环节。对于无竞争性岗位和永昌县融媒体中心主持人岗位,笔试总成绩不低于使用同一笔试试卷笔试人员平均分,方可进入资格复审环节。资格复审依据招聘公告规定的应聘资格条件和应聘人员网上报名时提供的照片与信息进行。凡与应聘资格条件要求不符、不能按规定提供证明材料或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未按期参加资格复审的,取消面试资格。因资格复审不合格或放弃出现空缺的,按该岗位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等额递补,末位成绩并列者一并递补。递补人员笔试总成绩须不低于使用同一笔试试卷笔试人员平均分,平均分以下者不予递补。

资格复审由市招聘办统一组织,时间、地点、方式等在金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和金昌人社微信公众号公布。资格审查贯穿招聘全过程,在招聘各环节发现应聘人员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均可以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聘用资格。

六、面试

(一)面试人选确定

根据计划招聘人数与面试人数1:3的比例,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各岗位参加面试的人选。对原插花型贫困县永昌县的招聘岗位和专业性强的急需紧缺岗位可适当降低面试比例,但不得低于1:2。笔试有一门缺考或一门成绩为零者,不能确定为面试人选。对达不到面试比例的岗位,采取核减招聘计划的方式直至达到1∶3面试比例。通过核减招聘计划仍达不到1∶3比例的岗位,可采取降低面试比例的方式,确定进入面试人选,但不得低于1∶2。对无竞争性岗位和永昌县融媒体中心主持人岗位,通过资格复审人员可进入面试,其中,无竞争性岗位面试人员面试成绩不低于使用同一面试试题面试人员面试成绩平均分,方可进入体检环节。

(二)面试方式

教师岗位面试方式以市招聘办发布的《面试通知》为准,满分100分。

电视节目主持人岗位进行镜试,市融媒体中心新媒体编辑和视频制作岗位进行专业能力测试。镜试、专业能力测试满分100分。

其他岗位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开展,时长为10分钟,满分100分。

面试成绩现场公布,由面试人员现场签字确认。

(三)面试时间和地点

以面试通知为准。

七、综合成绩确定

除电视节目主持人以外的岗位,综合成绩按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的比例确定,综合成绩计算公式为:综合成绩=[(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成绩+综合应用能力成绩)÷3]×60%+面试成绩×40%。

电视节目主持人岗位综合成绩按笔试成绩占30%、镜试成绩占70%的比例确定,综合成绩计算公式为:综合成绩=[(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成绩+综合应用能力成绩)÷3]×30%+镜试成绩×70%。

笔试、面试(说课、镜试、专业能力测试)和综合成绩如出现小数,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第三位小数按照“四舍五入”办法处理。若末位综合成绩出现并列,依次按照面试成绩、《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综合应用能力》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确定名次。

综合成绩和参加体检人员名单在金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和金昌人社微信公众号公布。

八、体检

参加体检人员由市招聘办统一组织在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规定执行。

体检不合格或放弃体检资格的,取消聘用资格,该空缺岗位按照综合成绩依次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等额递补。本环节递补只进行一次。

应聘人员在参加体检时须提供有效居民身份证(含有效期内的临时居民身份证)和《面试通知书》,缺少上述证件之一者不得参加体检。

九、考察、公示

在金昌市2024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市招聘办对考察工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对体检合格人员进行考察。考察环节不再递补。

市招聘办根据考察结果,研究提出拟聘用人员名单,并在金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公示内容包括招聘单位名称、拟聘用岗位,拟聘用人员姓名、性别、准考证号、毕业院校或者工作单位等,同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十、聘用

公示期满,对无异议或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聘用的人员,办理聘用手续;对公示期间反映有影响聘用的问题并查实的,不予聘用;对反映的问题一时难以查实的,暂缓聘用,待查实并作出结论后,再决定是否聘用。不予聘用的,该岗位不再递补。

十一、注意事项

(一)在招聘组织实施过程中,必要时对有关工作安排进行适当调整。请考生及时关注金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和金昌人社微信公众号,自觉遵守相关要求。

(二)本次招聘考试不举办、不委托任何机构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辅导培训。

(三)本公告由市招聘办负责解释。

联系电话:

金昌市人社局:0935—8212560,0935—8212207

系统技术支持:0931—8727856

附件:1.2024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简表(市直、金川区).xlsx

2.2024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简表(永昌县).xlsx

3.考生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doc

4.专业目录.zip

来源:金昌市人社局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甘肃开放大学公开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公告

2024-05-09,全文共 4066 字

+ 加入清单

甘肃开放大学2024公开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公告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甘办发〔2011〕22号)和《关于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和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20〕208号)等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我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编制人员12人,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

本次公开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共12个岗位12人,其中管理岗位5人,专业技术岗位7人,各岗位具体招聘条件详见《甘肃开放大学2024年公开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岗位列表》。

二、应聘人员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2.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3.具备招聘岗位所需的学历、专业及其他条件。应聘人员毕业证书上标注的学历及专业(专业方向)应当与招聘岗位要求的学历及专业(专业方向)一致。取得国外学历证书的应聘人员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专业为准。国外相近专业、高校自设专业、专业硕士由学校公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定,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纳入招聘范围。

4.年龄要求为1993年5月及以后出生。

5.应聘人员须在2024年7月31日前取得应聘岗位要求的学历学位证书,国(境)外毕业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6.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7.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报名。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因涉嫌犯罪采取强制措施的。

(2)在校期间受过院(系)级以上单位处分且未过处分期的。

(3)曾在各级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招聘中被认定有舞弊等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的。

(4)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

(5)有篡改、伪造人事档案材料等情况的。

(6)有学术不端行为或师德失范行为的。

(7)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报考的其他情形。

三、招聘程序

(一)网上报名和资格审查

1.报名时间。本次招聘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进行,报名时间自2024年5月5日至2024年5月14日24:00截止,每位应聘人员限报一个岗位。

2.报名方式。应聘人员需进入网上报名系统(网址:https://ks.gszhaopin.com/)注册后进行报名。注册时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身份证号及手机号码,并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注册完成后,上传本人近期免冠正面电子照片(PNG或JPG格式,大小不超过1MB),并将以下材料分类上传报名系统相应栏目内(所有材料须为原件扫描件,单个材料大小不超过2M):

(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件。

(2)报考岗位所要求学历的毕业证、学位证,海外留学人员还须上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尚未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应聘人员,须提供所在学校研究生学位或学籍主管部门开具的证明材料(须注明学历层次、专业、专业方向和预计取得毕业证、学位证时间)。

(3)其他证明材料。有工作单位的应聘人员须上传有人事管理权限的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

应聘人员提交的报名材料及相关信息必须真实、准确、有效,符合报考岗位招聘条件,其中,提交的学历、专业信息应为同一个毕业证上的信息并符合招聘公告要求。报名申请提交并审核通过后,不可更改报名信息,请慎重选择报考岗位。对伪造、变造、冒用有关证件、材料骗取考试资格的、恶意注册干扰正常报名秩序的、提供信息不实且影响报名审核结果的,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3.资格初审和结果查询。根据公告要求和招聘岗位条件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初审。应聘人员成功提交报名申请2个工作日后,可登录报名系统查询初审结果。已通过资格初审的,不能再改报其他岗位;未通过资格初审的,在报名有效期内可以改报其他岗位。应聘人员因个人填报信息失误导致资格初审不通过,或在最后一天报名,因资格初审不通过导致无法改报其他岗位的,责任自负。

4.缴费。通过资格初审的应聘人员于2024年5月16日24:00前登录报名系统缴纳考试费150元(依据甘发改收费〔2019〕422号文件)。缴费成功视为报名成功,未按期、按标准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考试资格。

5.打印准考证。缴费成功人员在笔试前按我校人事处网页通知的期限自行登录报名系统打印准考证。应聘人员须凭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参加后续笔试、面试、体检等程序,请务必妥善保管。

(二)笔试

1.时间地点。笔试具体时间地点及考试注意事项以我校人事处网页通知和准考证为准,考生需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准考证参加考试。

2.笔试形式。笔试采取闭卷形式,时间为120分钟,总分100分。

3.笔试内容。委托第三方命题,管理岗位考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能力测验、职业能力知识及公文写作等,专业技术岗位考试内容为招聘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

4.开考比例。笔试开考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参加笔试人数与招聘岗位计划数的3:1,不足3:1的岗位,由学校划定60分的最低控制线,达不到最低分数控制线者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

5.成绩公布。笔试成绩在考试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通过我校人事处网页予以公布。

(三)资格复审

1.资格复审人选。笔试成绩公布后,应聘人员须到我校进行现场资格复审。资格复审人选根据报考岗位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按参加资格复审人员与招聘岗位计划数3:1的比例确定,不足3:1的岗位,达到笔试最低分数控制线人员全部进入资格复审。

2.时间地点及复审材料。资格复审具体时间地点等事宜通过我校人事处网页另行通知,复审须携带网上报名时要求提交的所有材料原件及复印件1份。

资格审查贯穿整个招聘过程,应聘人员应对报考信息和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对不符合招聘条件的、不能提供资格复审所需材料的、提供材料信息不实的、以及未按期参加资格复审的应聘人员,一律取消应聘资格,不退还报名费。因以上情况出现空缺的,按该岗位笔试成绩排序由高到低依次等额递补,未达到笔试最低分数控制线的不予递补。

(四)面试

1.时间地点。面试时间地点等事宜以我校人事处网页通知为准。

2.面试人选。通过资格复审人员进入面试,按照参加面试人数与招聘岗位计划数3:1的比例确定各岗位面试人选,不足3:1的岗位,由学校划定最低面试分数控制线,在面试前通知应聘人员,达不到最低分数控制线者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

3.面试形式。管理岗位面试形式为结构化面试,重点考察应聘人员的综合素质、问题研判、组织协调、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专业技术岗位面试采取课程讲授、专业知识测试、现场答辩和表演等形式,重点考察应聘人员的专业素养、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等。面试实行百分制,成绩现场公布,考生签字确认。

(五)总成绩核算及公布

总成绩=笔试成绩×60%+面试成绩×40%。总成绩按比例计算四舍五入,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如果出现总成绩相同的情况,笔试成绩高者排名为先,笔试成绩也相同时,采取加试面试的方式确定排名先后。总成绩于面试结束后在我校人事处网页公布。

(六)体检

根据各岗位招聘计划以考试总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等额确定体检人员名单,统一组织到三甲以上综合医院体检。体检时间地点等事宜由学校电话通知应聘人员,参加体检时须持有效身份证和准考证。

体检参照《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执行。应聘人员对体检结果有疑问的,可在收到体检结果3日内申请复检,复检只进行一次,体检结论以复检结论为准。应聘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体检规定和要求,认真完成全部体检项目,对弄虚作假或隐瞒真实情况(如隐瞒影响聘用的疾病、病史等)致使体检结果失真等违纪违规行为的,不予聘用。体检和复检费用由考生自理。

(七)考察

学校组成考察小组,采取个别谈话、实地走访、调阅档案、函调等方式,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学、廉等进行全面考察,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作出考察结论。

考察中发现应聘人员有提供虚假材料、隐瞒事实真相或者其他妨碍考察工作行为的,不予聘用。

(八)公示

根据考试、体检和考察结果确定拟聘人员,经学校审定后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对公示中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不符合聘用条件的拟聘人员取消聘用资格。

(九)备案、审批和聘用

对公示符合聘用条件的人员,报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备案。对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备案后的拟聘人员,办理审批聘用手续。按照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确定岗位等级、签订聘用合同、兑现相应待遇、办理档案转移等手续。

体检、考察过程中因有不合格、自愿放弃等原因出现岗位空缺的,按照该岗位总成绩排序由高到低及最低分数线要求依次等额递补。公示及之后环节出现的岗位空缺不再递补。

2024年7月31日前未取得招聘岗位要求的学历学位证书、未取得教育部学历认证报告的海外留学生、毕业证信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无法查询的考生,不予审批聘用。

四、其他事项

(一)本次招聘不指定考试教材,不组织、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

(二)应聘人员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聘岗位,即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岗位,以及有其他影响情形的岗位。具体回避情形请查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

(三)我校将适时在人事处网页发布考试相关通知,考生务必及时关注,一经发布,视为告知。招聘期间,考生须保持通讯畅通,避免因所留联系电话有误、无法取得联系以及其他个人原因造成考试延误。

(四)凡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发现,一经查实,一律取消应聘资格。

(五)本次招聘全程接受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监督。

学校人事处咨询电话:0931-8725920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监督电话:0931-8418157

网上报名技术咨询电话:0931-8726293

学校人事处网址:http://zzb.gsou.edu.cn/

学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滨河东路653号

附件:甘肃开放大学2024年公开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岗位列表

来源:甘肃开放大学

>>2024兰州招聘信息汇总(持续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甘肃分公司招聘公告

2024-05-07,全文共 216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799)前身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1日,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有银行改革和国有企业脱困而成立的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一。2022年3月,公司党委划转至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管理。2024年1月,更名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是中国中信金融资产在甘肃省的分支机构,主要从事不良资产经营处置、收购重组、企业纾困、破产管理、权益投资等业务。近年来,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甘肃分公司聚焦公司“一三五”战略,着力打造区域“不良资产经营专家、问题企业纾困专家、存量资产盘活专家和特殊机遇投资专家”,在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大型困境企业纾困、低效资产盘活等领域取得积极成效,积累了良好的市场影响力和口碑。

一、社会招聘岗位

(一)业务开发岗(3人)

岗位职责:

(1)负责不良资产相关客户营销、项目拓展;

(2)负责新业务的开拓,包括不限于不良资产收购与处置、债务重组、企业纾困、问题企业重组、破产管理、权益类投资等不良资产相关业务;

(3)负责项目尽调、方案制作、项目实施和后期管理;

(4)其他业务相关工作。

岗位要求:

(1)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经济、金融、财务、法律专业优先;

(3)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和营销能力;

(4)具备法律职业资格、注册会计师、注册金融分析师、保荐代表人等资格者优先;

(5)具备金融相关行业机构从业经验或大型央国企工作经验,且业绩突出者优先。

(二)法律合规岗(1人)

岗位职责:

(1)为分公司业务项目提供全程法律支持与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法律尽调、法律审查、参与交易结构方案设计、合同拟定、项目风险化解等工作,防范经营法律风险;

(2)对分公司的日常经营与管理活动中的事项提供法律咨询、并对相关法律文书进行审查;

(3)对分公司经营与管理活动中涉及的诉讼以及非讼案件、纠纷等处理,依法维护分公司合法权益;

(4)其他法律相关工作。

岗位要求:

(1)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法律相关专业优先;

(3)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4)具备金融相关行业机构或大型央国企项目法审、涉诉案件处理从业经历者优先。

二、校园招聘岗位

(一)业务开发岗(1人)

岗位职责:

(1)负责不良资产相关客户营销、项目拓展;

(2)负责新业务的开拓,包括不限于不良资产收购与处置、债务重组、企业纾困、问题企业重组、破产管理、权益类投资等不良资产相关业务;

(3)负责项目尽调、方案制作、项目实施和后期管理;

(4)其他业务相关工作。

岗位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经济、金融、法律、财务、资产评估专业优先;

(2)有志于在不良资产管理领域发展,能够迅速掌握新知识,并能灵活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3)团队协作能力强,具备坚韧不拔的品质,具有追求卓越的精神,自我驱动力强,善于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来推动问题解决;

(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

(5)具备注册会计师、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者优先。

(二)业务审查岗(1人)

岗位职责:

(1)负责项目审查工作、审查条线管理工作;

(2)参与业务审查审批相关制度制定及修订,审查审批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报告,参与行业研究、案例梳理及培训等工作;

(3)其他业务审查相关工作。

岗位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经济、金融、法律、财务、资产评估专业优先;

(2)有志于在不良资产管理领域发展,能够迅速掌握新知识,并能灵活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3)团队协作能力强,具备坚韧不拔的品质,具有追求卓越的精神,自我驱动力强,善于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来推动问题解决;

(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

(5)具备注册会计师、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者优先。

三、应聘方式

(一)个人报名

登录中信集团网站(HTTP://JOB.CITIC.COM),选择社会招聘或校园招聘,工作城市选择甘肃省。注册登陆信息,在线填写完善个人简历,完成职位申请。每人限报2个岗位,公司会根据报名人员简历和岗位要求进行岗位调剂。

(二)时间安排

即日起开启网申,简历接收截止时间为2024年5月18日。后续测评及面试安排另行通知。

(三)其他事项

1.中信集团招聘网站为中信金融资产2024年招聘计划唯一网申渠道,我公司承诺对应聘者的信息予以保密,依法保护应聘者相关材料,提示大家注意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2.为保证简历投递的完整性,请使用PC端投递简历。

3.招聘期间,我公司将通过招聘系统信息提示、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应聘者联系,请保持通信畅通。

4.应聘者应对申请资料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如与事实不符,我公司有权取消其应聘资格,解除相关协议约定,应聘者自行承担由此导致的全部后果。

5.我公司仅通过中信集团官网简历投递入口收集简历,不存在“保过”、“留用”、“付费内推”、“付费实习”等情况,请各位应聘者谨防上当受骗。

6.招聘讨程中我公司不会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我公司从未对外发布或授权任何机构对外发布考纲及真题等材料,请大家切勿轻信外部广告宣传。

7.我公司有权根据业务需要、报名情况,调整或取消个别职位的招聘工作,并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本次招聘享有最终解释权。

>>2024兰州招聘信息汇总(持续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2024甘肃中烟招聘公告发布时间+最新整理

2024-03-14,全文共 871 字

+ 加入清单

甘肃烟草专卖局2024招聘最新消息(3月14日发布

一、基本条件

(一)基本资格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5.具有符合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6.具有岗位要求的其他条件。

(二)学历专业资格条件。

1.系国家全日制统招统分的202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2023年1月1日至本次招聘报名截止日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并完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

2.按期毕业并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学位证书;

3.与所招岗位要求的专业一致;

4.国家或行业实行资格准入的职业或岗位,应聘人员应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者职业资格证书;

5.本科毕业生年龄在25周岁(含)以下,硕士研究生年龄在28周岁(含)以下,博士研究生年龄在35周岁(含)以下。

二、招聘岗位及名额

详见附件《甘肃省烟草专卖局(公司)202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岗位表》。

……

三、招聘报名

1.报名时间。2024年3月21日9时起至2024年3月27日17时止。

2.报名方式。通过“报名系统”(https://ks.gszhaopin.com/)网上报名。

3.报名要求。

(1)全面、准确填写网上报名信息,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干部任职回避情形的岗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岗位。

(2)上传学校出具的就业推荐表原件的扫描件或者jpg格式图片(推荐表填写要素不全或者无签字、盖章的无效,视为不符合条件)。

(3)上传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成绩单原件的扫描件或者jpg格式图片(成绩单无公章的无效,视为不符合条件;2门(含)以上课程不合格或者重修、补考、重考的,视为不符合条件;专升本人员还应上传专科阶段成绩单,不上传专科阶段成绩单的,视为不符合条件)。

留学回国人员报名时须上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书面认证证明和毕业证、学位证、成绩单等。

>>2024兰州招聘信息汇总(持续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2024中国工商银行甘肃分行春季校园招聘公告

2024-03-12,全文共 104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工商银行甘肃分行2024年度春季校园招聘公告

中国工商银行甘肃分行是中国工商银行所属一级分行,下辖16个二级分行,280个营业网点,从业人员6400余人。自成立以来,甘肃分行始终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在金融、服务、创新、改革、发展等方面锐意进取,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全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做出了积极贡献。综合实力在省内同业居领先水平,已连续六年获甘肃省省长金融奖。

一、招聘机构

中国工商银行 甘肃分行

二、招聘范围

面向境内、境外高校毕业生,毕业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

三、招聘岗位(370人)

(一)科技菁英。主要为境内分行和科技类直属机构甄选产品研发、用户研究、大数据研究等领域的科技专业人才。

(二)客户经理。主要为零售与对公金融营销岗位引进适用性人才。新员工录用后原则上先安排至基层营业网点进行一定期限的培养锻炼,之后根据个人工作表现及工作需要等,聘入相应岗位工作。

(三)客服经理。实行定向招录,主要在营业网点从事柜面业务处理、厅堂服务、识别推介等工作,新员工录用后原则上在该岗位工作不少于5年。

四、工作地点

天水、平凉、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庆阳、陇南、临夏、甘南、东风。

五、招聘条件

各岗位招聘条件详见招聘职位。

六、注意事项

(一)本次招聘可通过PC端或手机移动端进行线上报名申请。

报名时间:2024年3月11日至4月2日

招聘官网:https://job.icbc.com.cn/pc/index.html#/main/school/home/post

(二)招聘程序中各环节成绩对本次招聘有效。

(三)招聘期间,我行将通过招聘系统信息提示、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应聘者联系,请保持通信畅通。

(四)应聘者应对申请资料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如与事实不符,我行有权取消其应聘资格,解除相关协议约定。

(五)我行从未成立或委托成立任何考试中心、命题中心等机构或类似机构,从未编辑或出版过任何校园招聘考试参考资料,从未向任何机构提供过校园招聘考试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六)了解更多招聘讯息及相关动态,敬请关注“中国工商银行人才招聘”微信公众号。

(七)中国工商银行对本次招聘享有最终解释权。

联系机构:甘肃分行人力资源部

电子邮箱:836572084@qq.com ( 请勿投简历至此邮箱 )

联系电话:0931-8433519

岗位表下载:点击下载

来源:中国工商银行

>>2024兰州招聘信息汇总(持续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2024甘肃省上半年事业单位报名人数查询(附查询流程)

2024-03-08,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甘肃2024上半年事业编报名人数怎么查?

答:可以在报名系统查询

第一步:进入甘肃人事考试网,点击【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网上报名入口】进入报名系统。

甘肃人事考试网:http://ks.rst.gansu.gov.cn(打不开可以换个浏览器)

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网上报名入口:https://gansu.nomax.vip/tip/stdlogin.do?method=fwdLoginPage

第二步:输入个人身份信息、密码、验证码,登录报名系统。

第三步:点击首页左侧【当前考试】→【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报名情况】即可查询报名人数情况

*报名期间每日下午17:00定时更新一次

>>2024年甘肃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查询(持续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2024上半年甘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专题网页入口

2024-03-08,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2024上半年甘肃事业单位联考招聘网站

一、时间安排

报考申请提交: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00至3月12日(星期二)18:00

缴费时间: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30至2024年3月14日(星期四)18:00

二、报名方式

报考人员需登录“甘肃人事考试网”,进入“网上报名”栏目,点击“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省直)”,使用本人正确手机号码(需保持畅通)进行用户注册,注册时必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件必须一致),并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上传经“照片处理工具”软件审查后自动生成的照片,照片上传成功后无法修改。

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所提交的报考信息和材料必须真实、准确、有效,并且符合选报岗位的报考条件,否则造成的后果由报考人员本人承担。

三、招聘官网入口

甘肃人事考试网:https://ks.rst.gansu.gov.cn

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网上报名入口:https://gansu.nomax.vip/tip/stdlogin.do?method=fwdLoginPage

>>2024年甘肃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查询(持续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甘肃省应急管理厅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2024-03-07,全文共 6024 字

+ 加入清单

甘肃省应急管理厅2024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

《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甘办发〔2011〕22号)和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关于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和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20〕208号)规定,2024年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直属2个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3人(详见《甘肃省应急管理厅2024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列表》以下简称“岗位列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人员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品行良好。

(三)身心健康,无重大疾病,吃苦耐劳,勤奋敬业。

(四)具备岗位所需的学历、学位、专业、资格及工作经历等条件。对国内外相近专业、专业硕士、高校自设专业,由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公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后,决定是否纳入招聘范围。

(五)年龄条件:大学本科毕业人员1993年3月及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人员1988年3月及以后出生;2024年应届毕业生不受年龄限制,取得多个层次学历的应聘人员,按照与招聘岗位所要求的学历和专业相符的年龄报名。

(六)具备岗位要求的其他条件(见《甘肃省应急管理厅2024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列表》)。

(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

1.曾受过各类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公职的;

3.在各级人事考录招聘考试中因违纪违规行为被记入诚信档案且记录期限未满的人员;

4.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

5.受到党纪、政纪(校纪)处分,正在处分(罚)期间的;

6.尚处于试用期内的新录用公务员;

7.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他不能报考事业单位的情形。

二、招聘岗位

共计划招聘工作人员3名,岗位和要求详见《甘肃省应急管理厅2024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列表》(附件1)。

三、招聘程序

(一)网上报名和资格审查

1.岗位查询

报考人员请登录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单位网站(http://yjgl.gansu.gov.cn/)或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rst.gansu.gov.cn/)“人事考试”专栏“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列表,认真阅读公告内容及其他有关政策规定,查阅《甘肃省应急管理厅2024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列表》(附件1),详细了解有关信息,确定报考岗位。

2.报名

(1)提交报考申请。本次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进行,参加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集中统一报名,每名报考人员限报一个招聘单位的一个岗位。

报名时间为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00至3月12日(星期二)18∶00。

报考人员需登录“甘肃人事考试网”(https://ks.rst.gansu.gov.cn),进入“网上报名”栏目,点击“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省直)”,使用本人正确手机号码(需保持畅通)进行用户注册,注册时必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件必须一致),并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上传经“照片处理工具”软件审查后自动生成的照片,照片上传成功后无法修改。

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所提交的报考信息和材料必须真实、准确、有效,并且符合选报岗位的报考条件,否则造成的后果由报考人员本人承担。对伪造、变造、冒用有关证件、材料骗取考试资格的、恶意注册干扰正常报名秩序的,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严肃处理,所缴费用不予退还。

网上报名期间,报考人员如咨询岗位要求的专业、学历、资格条件等事项,请直接与甘肃省应急管理厅联系;报名技术咨询,请与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联系。

(2)网上资格审查。网上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由省应急管理厅根据公告要求和招聘岗位条件,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3.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报考人员可于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30至3月13日(星期三)18:00期间登录报名系统查询资格审查结果。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岗位,3月12日(星期二)18∶00前未通过审查的,可补充完善信息或改报其他岗位。如报考人员在最后一天报名,因审查不通过导致无法改报其他岗位的,责任由报考人员自负。

对报考资格的审查贯穿招聘全过程。在各环节发现报考人员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均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聘用资格。

(4)报名缴费。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进入缴费页面,按规定缴纳笔试报名费150元,缴费时间为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30至2024年3月14日(星期四)18:00。缴费成功后视为报名成功,未按规定报名并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报考人员报名成功后务必自行打印“报名表”,牢记本人报考岗位、考试类别等信息。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员、特困供养人员、脱贫享受政策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残疾人和临夏州积石山县户籍或生源地报考人员,可申请减免报名考试费。通过审核的拟减免考试费报考人员,需先在网上缴费,然后在报名系统的缴费环节提交减免申请,符合减免条件人员考试费按原缴费渠道退还。省内户籍和生源地的申请人员信息由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残联和临夏州积石山县核实,省外户籍和生源地的申请人员须分别将家庭所在地出具的最低生活保障证明、特困供养人员证明、残疾人证件原件等扫描或拍照上传至报名系统,由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负责审核,申请减免考试费的截止时间为2024年3月12日(星期二)18:00。

(5)报名信息修改。为确保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公正,报名期间,报考人员仅可申请更改填写错误的两类信息:一是报考人员姓名中明显的错别字,主要指同音字、形似字等;二是报考人员身份证号码中不涉及出生年月的个别错误数字;其他报名信息不予更改。

报考人员申请更改报名信息,须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并填写《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附件2),到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兰州市城关区东岗东路1415号劳动大厦A座708室)审查、修改。受理截止日期为2024年3月12日(星期二)12∶00,逾期不予受理。

(6)网上打印《准考证》。通过资格审查并缴费成功的报考人员,可于2024年4月16日(星期二)9:00至2024年4月21日(星期日)9:00登录“甘肃人事考试网”(https://ks.rst.gansu.gov.cn)打印准考证(A4纸),并妥善保管。

(二)笔试

1. 笔试时间及科目

2024年4月21日(星期日) 上午

08:30-10:00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10:00-12:00综合应用能力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两个科目满分均为150分。笔试参加甘肃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组织的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范围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2022年版)为准,具体请登录中国人事考试图书网(https://rsks.class.com.cn/)查看。

报考岗位笔试开考比例(岗位招聘计划人数与报名人数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3,达不到1:3的,由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公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划定笔试最低控制分数线,笔试前通过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网站(网址http://yjgl.gansu.gov.cn/)发布公告告知考生。

2.笔试地点

笔试地点以《准考证》打印地址为准。请报考人员提前熟悉考点路线,确保按时参加考试。

3.证件要求

考试当日,应试人员须携带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纸质《准考证》(A4纸)原件和与报名时一致的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含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和临时居民身份证)参加笔试,两证不全者不得参加考试。居民身份证遗失或过期的,应于考前至公安派出所补办有效临时居民身份证。

4.净化笔试考务环境

考试过程中考务组织部门将协调公安、无线电管理等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净化考试环境,严厉打击制作假身份证骗取考试资格、发送无线电信号进行高科技作弊等行为。各考点将对所有进入考场的应试人员进行入场安检,凡发现携带高科技作弊器材的,一律按违纪处理。

考试结束后,由专业机构进行试卷雷同检测,被甄别为雷同答卷的应试人员,将给予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被认定为雷同试卷的应试人员,有其他相关证据证明其作弊行为成立的,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5.成绩公布

笔试成绩拟于5月底,在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网站(http://yjgl.gansu.gov.cn/)公布笔试成绩,供应试人员查询。

(三)资格复审

面试前进行资格复审,由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统一组织,各招聘单位具体负责。资格复审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通过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网站公布。资格复审人员按照同岗位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以岗位招聘计划人数与参加资格复审人数1:3的比例确定;达不到1:3的,按达到笔试最低分数线全部人员参加资格复审。资格复审时,报考人员应提供以下材料:

1.准考证,个人身份有效证件原件及复印件1份;

2.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学信网学历备案证明复印件1份,尚未毕业高校毕业生需提供由所在院校出具2024年7月31日前能够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证明材料1份。

3.岗位所需要的其他证明材料,以及2张近期正面免冠1寸证件照(须与网上报名照片一致);

4.有工作单位的报名人员需提供有人事管理权限部门出具的报考证明;

5.留学回国人员须持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等材料。

对不符合招聘条件、不能提供资格复审所需材料、提供材料信息不实的报考人员,以及未按期参加资格复审的人员,一律取消面试资格,不退还报名费,并按照同岗位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递补。通过资格复审的报考人员发放《面试通知书》。

(四)面试

面试时间、地点等事宜在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网站公布。面试采用结构化等方式,实行百分制,由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公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资格复审合格人员入围面试,面试人选按照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以岗位招聘计划人数与入围面试人数1:3的比例确定,达不到1:3的,由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公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划定面试最低控制分数线,在面试前书面通知报考人员。面试成绩现场公布,由报考人员签字确认。

参加面试的报考人员,需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和《面试通知书》。缺少上述证件之一者,不得参加面试。

(五)总成绩确定

报考人员的考试总成绩按照6:4的比例确定,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总成绩(换算为百分制)=(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综合应用能力)÷3×60%+面试成绩×40%。笔试、面试和总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第三位小数按照“四舍五入”办法处理。总成绩相同,按照笔试成绩高低确定,笔试成绩也相同时,由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组织加试,按照加试成绩高低确定。笔试、面试成绩和总成绩在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网站公布。

(六)体检和考察

根据同一岗位总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等额确定体检人员。人员体检和考察由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组织,先体检后考察。体检通知在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网站公布。参加体检的人员,须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笔试《准考证》和《面试通知书》。缺少上述证件之一者,不得参加体检。体检参照关于修订及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文件执行,体检在兰州市三甲以上综合医院进行,体检费用由报考人员本人承担。初次体检后,如报考人员对体检结果有异议,可以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5日内,提出复检申请,由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安排报考人员到其他医院进行复检,复检只进行一次,最终以复检结论为准。

参加体检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做到身份真实有效,认真完成全部体检项目。对弄虚作假或者隐瞒真实情况(如隐瞒影响聘用的疾病、病史)致使体检结果失真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给予其不予聘用的处理。

体检结束后,由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公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体检合格人员进行考察。考察参照《公务员录用考察办法(试行)》执行,考察组将通过个别谈话、调阅档案等方式方法对考察对象德、能、勤、绩、学、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并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作出考察结论。

报考人员如在考察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隐瞒事实真相或者有其他妨碍考察工作的行为,干扰、影响考察单位客观公正作出考察结论的,将不予聘用。

报考人员在体检、考察阶段自愿放弃资格或因体检、考察不合格出现岗位空缺的,按该岗位总成绩排序由高到低顺序依次等额递补,只递补一次。面试成绩为零或成绩达不到最低控制线的报考人员不得递补。

(七)拟聘人员公示

体检、考察合格人员,在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及之后环节出现的空缺岗位不再递补。

(八)备案及聘用

公示无异议的人员,由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会研究确定为拟聘人员,报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后,按规定办理审批聘用手续,签订聘用合同、兑现相应待遇。

四、注意事项

1.本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不举办、不委托任何机构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辅导培训。

2.报考人员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聘岗位,即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岗位,以及有其他影响情形的岗位。具体回避情形请查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

3.本公告由甘肃省应急管理厅负责解释。

4.资格审查贯穿招聘全过程,报考人员提交的相关材料信息须真实、准确、有效,符合选报岗位报考条件,凡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发现,一经查实,即取消资格,所缴费用不予退还。

5.须在2024年7月31日前取得相应学历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毕业证信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无法查询及在“鼎力信”等网站查证有失信行为的报考人员,不予审批聘用。

6.甘肃省纪委监委派驻省应急管理厅纪检监察组和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直属机关纪委对本次公开招聘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7.报考人员在报名、体检等招聘过程中有违纪违规行为的,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处理。

8.资格复审、面试、体检等通知将通过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网站公告、电话等方式告知,请随时关注,并保持通讯畅通,若本人不及时阅读相关信息,造成后果,责任自负。

联系电话:

招聘主管单位:甘肃省应急管理厅人事处0931-7608189

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咨询电话:0931-4676230、4670278、8525772

报名技术咨询电话:4000010370

监督电话:甘肃省纪委监委派驻省应急管理厅纪检监察组电话:0931-7608583

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直属机关纪委监督电话:0931-7608638

附件1:甘肃省应急管理厅2024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列表

附件2: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

附件3:网上报名报考指南

来源:甘肃省应急管理厅

>>2024年甘肃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查询(持续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2024上半年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2024-03-07,全文共 6105 字

+ 加入清单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2024上半年公开招聘公告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甘办发〔2011〕22号)精神和工作需要,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0个直属事业单位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42名(详见《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2024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列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三)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能够适应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技能和身体条件。取得相应学历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应聘人员毕业证书上标注的学历及专业应当与招聘岗位要求的学历及专业一致。

(四)对国内外相近专业、高校自设专业、专业硕士由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后决定是否纳入招聘范围。

(五)大学本科年龄为1993年3月及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年龄为1988年3月及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年龄为1983年3月及以后出生。2024年应届毕业生不受年龄限制,取得多个层次学历的应聘人员,按照与招聘岗位所要求的学历和专业相符的年龄报名。

(六)具备招聘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七)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党籍、公职的;

3.曾在各级公职人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的;

4.个人征信不良的;

5.聘用后构成回避关系的岗位;

6.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报考的其他情形的。

二、网上报名和资格审查

(一)岗位查询

报考人员请登录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http://scjg.gansu.gov.cn/)或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rst.gansu.gov.cn/)“人事考试”专栏“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列表,认真阅读公告内容及其他有关政策规定,查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2024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列表》(附件1),详细了解有关信息,确定报考岗位。

(二)报名

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应当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报考指南》等内容,报名使用的身份证必须在有效期内,且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一致。

1.提交报考申请。本次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进行,参加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集中统一报名,每名报考人员限报一个招聘单位的一个岗位。

报考申请提交时间为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00至3月12日(星期二)18∶00。

报考人员需登录“甘肃人事考试网”(https://ks.rst.gansu.gov.cn),进入“网上报名”栏目,点击“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省直)”,使用本人正确手机号码(需保持畅通)进行用户注册,注册时必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件必须一致),并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上传经“照片处理工具”软件审查后自动生成的照片,照片上传成功后无法修改。

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所提交的报考信息和材料必须真实、准确、有效,并且符合选报岗位的报考条件,否则造成的后果由报考人员本人承担。对伪造、变造、冒用有关证件、材料骗取考试资格的、恶意注册干扰正常报名秩序的,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严肃处理,所缴费用不予退还。

网上报名期间,报考人员如咨询岗位要求的专业、学历、资格条件等事项,请直接与招聘单位联系;报名技术咨询,请与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联系。

各单位联系方式详见公告最后部分。

2.网上资格审查。网上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由各招聘单位根据公告要求和招聘岗位条件,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3.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报考人员可于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30至3月13日(星期三)18∶00期间登录报名系统查询资格审查结果。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岗位,3月12日(星期二)18∶00前未通过审查的,可补充完善信息或改报其他岗位。如报考人员在最后一天报名,因审查不通过导致无法改报其他岗位的,责任由报考人员自负。

对报考资格的审查贯穿招聘全过程。在各环节发现报考人员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均可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聘用资格。

4.报名缴费。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进入缴费页面,按规定缴纳笔试报名费150元,缴费时间为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30至2024年3月14日(星期四)18∶00。缴费成功后视为报名成功,未按规定报名并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建议报考人员报名成功后自行打印“报名表”,牢记本人报考岗位、考试类别等信息。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员、特困供养人员、脱贫享受政策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残疾人和临夏州积石山县户籍或生源地报考人员,可申请减免报名考试费。通过审核的拟减免考试费报考人员,需先在网上缴费,然后在报名系统的缴费环节提交减免申请,符合减免条件人员考试费按原缴费渠道退还。省内户籍和生源地的申请人员信息由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残联和临夏州积石山县核实,省外户籍和生源地的申请人员须分别将家庭所在地出具的最低生活保障证明、特困供养人员证明、残疾人证件原件等扫描或拍照上传至报名系统,由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负责审核,申请减免考试费的截止时间为2024年3月12日(星期二)18∶00。

5.报名信息修改。为确保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公正,报名期间,报考人员仅可申请更改填写错误的两类信息:一是报考人员姓名中明显的错别字,主要指同音字、形似字等;二是报考人员身份证号码中不涉及出生年月的个别错误数字;其他报名信息不予更改。

报考人员申请更改报名信息,须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并填写《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附件2),到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兰州市城关区东岗东路1415号劳动大厦A座708室)审查、修改。受理截止日期为2024年3月12日(星期二)12∶00,逾期不予受理。

6.打印《准考证》。通过资格审查并缴费成功的报考人员,可于2024年4月16日(星期二)9∶00至2024年4月21日(星期日)9∶00登录“甘肃人事考试网”(https://ks.rst.gansu.gov.cn)打印准考证(A4纸),并妥善保管。

三、笔试

(一)笔试时间及科目

2024年4月21日(星期日) 上午

08:30-10:00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10:00-12:00综合应用能力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两个科目满分均为150分。笔试参加甘肃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组织的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范围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2022年版)为准,具体请登录中国人事考试图书网(https://rsks.class.com.cn/)查看。笔试开考比例按照该岗位招聘计划人数与该岗位通过资格初审人数不低于1:3的比例确定,不足1:3的,由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划定最低分数线,在笔试前书面通知报考人员。

(二)笔试地点

笔试地点以《准考证》打印地址为准。请报考人员提前熟悉考点路线,确保按时参加考试。

(三)证件要求

考试当日,应试人员须携带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纸质《准考证》(A4纸)原件和与报名时一致的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含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和临时居民身份证)参加笔试,两证不全者不得参加考试。居民身份证遗失或过期的,应于考前至公安派出所补办有效临时居民身份证。

(四)净化笔试考务环境

考试过程中考务组织部门将协调公安、无线电管理等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净化考试环境,严厉打击制作假身份证骗取考试资格、发送无线电信号进行高科技作弊等行为。各考点将对所有进入考场的应试人员进行入场安检,凡发现携带高科技作弊器材的,一律按违纪处理。

考试结束后,由专业机构进行试卷雷同检测,被甄别为雷同答卷的应试人员,将给予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被认定为雷同试卷的应试人员,有其他相关证据证明其作弊行为成立的,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成绩公布

笔试成绩于5月底在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http://scjg.gansu.gov.cn/)公布。

四、资格复审

对拟参加面试人员进行资格复审,复审对象根据各岗位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按照岗位计划招聘人数与参加复审人员1:3的比例确定,达不到1:3比例要求的,按达到笔试最低控制线全部人员进行资格复审。资格复审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复审材料:1.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2.毕业证和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3.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历论证报告一份。4.近期正面免冠同底1寸证件照(彩照)2张(须与网上报名照片一致)。5.有工作单位的需要提供本人人事管理关系所在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6.尚未毕业高校毕业生需提供由所在院校出具2024年7月31日前能够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证明材料1份。7.招聘岗位要求的其他证明材料。8.留学回国人员须持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等材料。

通过资格复审的应聘人员领取《面试通知书》,资格复审材料与网上报名信息不一致的,不予通过,出现的空缺岗位依序等额递补。

五、面试

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式进行,满分为100分,主要测试应聘者专业素养、分析判断、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能力。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按该岗位招聘计划人数与参加面试人数1∶3的比例确定各岗位入围面试人员名单,达不到1:3的,由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划定面试最低控制线,在面试前书面通知面试人员。面试人员必须携带准考证、面试通知书和身份证原件参加面试,三证不全者不得参加面试。面试成绩当场公布,由考生签字确认。面试时间及地点见《面试通知书》。

六、综合成绩确定

综合成绩(换算为百分制)=〔(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综合应用能力)÷3〕×60%+

面试成绩×40%。综合成绩四舍五入后,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考生综合成绩并列的,按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确定排名,笔试成绩仍相同的,采取加试面试的方式确定排序。

考生综合成绩(含笔试、面试成绩)在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布。

七、体检

按照各岗位招聘计划,以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等额确定体检对象。体检参照《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文件执行,由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在省级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体检费用由应聘人员自理。应聘人员对体检结果有疑问时,可以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5日内,提出复检申请,由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安排到其他医院进行复检。复检以一次为限,以复检结论为准。应聘人员应严格遵守体检规定和要求,做到身份真实有效,认真完成全部体检项目。对弄虚作假或者隐瞒真实情况(如隐瞒影响聘用的疾病、病史)致使体检结果失真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不予聘用。体检时须携带身份证原件、准考证和面试通知书。因复检不合格或自愿放弃出现的岗位空缺,按同一岗位总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等额递补(面试缺考或成绩低于划定分数线,不得递补)。

八、考察

由各用人单位负责对体检合格人员进行考察。组成两人以上的考察小组,采取个别谈话、调阅档案等方法,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学、廉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作出考察结论。有考察不合格或放弃资格者,按应聘同一岗位综合成绩排名先后依次等额递补。

考察贯穿招聘全过程。应聘人员在考察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隐瞒事实真相或者有其他妨碍考察工作的行为,干扰、影响考察单位客观公正作出考察结论的,不予聘用。

九、拟聘人员公示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按招聘计划数量等额确定拟聘人员,在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

对公示期间反映的问题,由各招聘单位负责调查核实,经查证属实,不符合聘用规定的,取消聘用资格;一时难以查实的,可暂缓聘用,待查清后再决定是否聘用。

公示及以后环节出现的岗位空缺,经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研究同意,且体检、考察合格后可以递补。递补人员在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进行5个工作日的公示,递补人员公示及之后环节再出现的岗位空缺,不再递补。

十、备案及审批聘用

公示后符合聘用条件的人员,由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研究确定为拟聘人员并报省人社厅备案后,办理审批聘用手续。按照岗位设置管理有关规定签订聘用合同、兑现相应待遇,并按规定办理档案等相关手续。资格审核期间未取得岗位要求学历层次毕业证和学位证的、未取得教育部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的海外留学生及毕业证信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无法查询的,不予聘用。

本次招聘的工作人员,一经聘用,最低服务期限为5年。

十一、其他事项

1.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或者个人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对于社会上有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培训、网站或者出版物等,请广大报考者提高警惕、理性对待,避免上当受骗,防止权益受损。请社会各界加强监督,如发现以上情况,请向相关部门举报,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共同维护良好的考试秩序,营造公平公正、安全有序的考试环境。

2.领取准考证、笔试、资格复审、面试、体检等通知将通过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告、电话等方式告知,请随时关注,同时保持报名时提供的通讯方式畅通,若因本人不及时阅读相关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本人负责。

3.应聘人员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聘岗位,即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岗位,以及有其他影响情形的岗位。具体回避情形请查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

4.本公告由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招聘单位咨询电话:

甘肃省个体劳动者协会:0931-8412803

甘肃省质量审核中心:0931-8782569

甘肃省盐务安全监测中心:0931-8640962、8640968

甘肃省消费者协会:0931-8820121

甘肃省计量研究院:0931-7756055

甘肃省标准化研究院:0931-8418896

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0931-8722028

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0931-2805005

甘肃省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检查中心:0931-8678579

甘肃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0931-6196118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人事处:0931-8533260、8533360

监督电话:0931-8833205

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咨询电话:0931-4676230、4670278、8525772

报名技术咨询电话:4000010370

附件:1.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2024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列表

2.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

3.网上报名报考指南

来源: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甘肃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查询(持续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2024甘肃省统计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2024-03-07,全文共 6330 字

+ 加入清单

甘肃省统计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根据《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甘办发〔2011〕22号)和《关于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和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20〕208号)等有关政策规定,甘肃省统计局所属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6名(详见《甘肃省统计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列表》,以下简称《岗位列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应聘人员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品行端正,遵纪守法。

(三)具备岗位所需的学历、学位、专业、资格、技能及工作经历等条件,应试人员毕业证上标注的学历及专业应当与招聘岗位要求的学历及专业(专业方向)一致;对国内外相近专业、专业硕士、高校自设专业,由甘肃省统计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后决定是否纳入招聘范围。

(四)年龄要求:大学本科毕业人员为1993年3月及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为1988年3月及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为1983年3月及以后出生;2024年应届毕业生不受年龄限制,取得多个层次学历的应聘人员,按照与招聘岗位所要求的学历和专业相符的年龄报名。

(五)必须取得相应学历的毕业证、学位证。

(六)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七)具备岗位要求的其他条件,详见《岗位列表》。

(八)委培、定向毕业生,须征得原委培、定向单位同意。

(九)下列情形不得报考:

1.曾受过各类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公职的;

3.涉嫌违纪违法正接受有关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4.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的;

5.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和《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应当回避的;

6.新录用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工作未满五年的(含试用期);

7. 按照《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规定,由人民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认定的失信被执行人;

8.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定向单位工作未满服务年限或其他限制性规定的;

9. 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他不能报考事业单位的情形。

二、网上报名和资格初审

(一)岗位查询

报考人员请登录甘肃省统计局网站(https://tjj.gansu.gov.cn/)或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rst.gansu.gov.cn/)“人事考试”专栏“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列表,认真阅读公告内容及其他有关政策规定,查阅《甘肃省统计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列表》(附件1),详细了解有关信息,确定报考岗位。

(二)报名

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应当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报考指南》(附件3)等内容,报名使用的居民身份证必须在有效期内,且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一致。

1.提交报考申请。本次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进行,参加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集中统一报名,每名报考人员限报一个招聘单位的一个岗位。

报考申请提交时间为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00至3月12日(星期二)18∶00。

报考人员需登录“甘肃人事考试网”(https://ks.rst.gansu.gov.cn),进入“网上报名”栏目,点击“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省直)”,使用本人正确手机号码(需保持畅通)进行用户注册,注册时必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件必须一致),并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上传经“照片处理工具”软件审查后自动生成的照片,照片上传成功后无法修改。

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所提交的报考信息和材料必须真实、准确、有效,并且符合选报岗位的报考条件,否则造成的后果由报考人员本人承担。对伪造、变造、冒用有关证件、材料骗取考试资格的、恶意注册干扰正常报名秩序的,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严肃处理,所缴费用不予退还。

网上报名期间,报考人员如咨询岗位要求的专业、学历、资格条件等事项,请直接与甘肃省统计局联系;报名技术咨询,请与甘肃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联系。

2.网上资格审查。网上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由甘肃省统计局根据公告要求和招聘岗位条件,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3.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报考人员可于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30至3月13日(星期三)18∶00期间登录报名系统查询资格审查结果。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岗位,3月12日(星期二)18∶00前未通过审查的,可补充完善信息或改报其他岗位。报考人员特别注意:3月12日18∶00至3月13日18∶00只是招聘单位资格审查时间,报考人员提交报考申请的截止时间是3月12日18∶00,请报考人员合理安排报考时间尽早报考。如报考人员在最后一天(3月12日)报名,因审查不通过导致无法提交报考申请、改报其他岗位的,责任由报考人员自负。

对报考资格的审查贯穿招聘全过程。在各环节发现报考人员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均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聘用资格。

4.报名缴费。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进入缴费页面,按规定缴纳笔试报名费150元,缴费时间为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30至2024年3月14日(星期四)18∶00。缴费成功后视为报名成功,未按规定报名并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报考人员报名成功后自行打印“报名表”,牢记本人报考岗位、考试类别等信息。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员、特困供养人员、脱贫享受政策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残疾人和临夏州积石山县户籍或生源地报考人员,可申请减免报名考试费。通过审核的拟减免考试费报考人员,需先在网上缴费,然后在报名系统的缴费环节提交减免申请,符合减免条件人员考试费按原缴费渠道退还。省内户籍和生源地的申请人员信息由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残联和临夏州积石山县核实,省外户籍和生源地的申请人员须分别将家庭所在地出具的最低生活保障证明、特困供养人员证明、残疾人证件原件等扫描或拍照上传至报名系统,由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负责审核,申请减免考试费的截止时间为2024年3月12日(星期二)18∶00。

5.报名信息修改。为确保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公正,报名期间,报考人员仅可申请更改填写错误的两类信息:一是报考人员姓名中明显的错别字,主要指同音字、形似字等;二是报考人员身份证号码中不涉及出生年月的个别错误数字;其他报名信息不予更改。

报考人员申请更改报名信息,须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并填写《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附件2),到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兰州市城关区东岗东路1415号劳动大厦A座708室)审查、修改。受理截止日期为2024年3月12日(星期二)12∶00,逾期不予受理。

6.打印《准考证》。通过资格审查并缴费成功的报考人员,可于2024年4月16日(星期二)9∶00至2024年4月21日(星期日)9∶00登录“甘肃人事考试网”(https://ks.rst.gansu.gov.cn)打印准考证(A4纸),并妥善保管。

三、笔试

笔试开考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岗位招聘人数与该岗位通过资格初审人数之比的1∶3,岗位通过资格初审人数达不到开考比例的,由甘肃省统计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划定最低控制线,在笔试前书面通知应聘人员。

(一)笔试时间及科目

2024年4月21日(星期日) 上午

08:30-10:00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10:00-12:00综合应用能力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两个科目满分均为150分。笔试参加甘肃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组织的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范围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2022年版)为准,具体请登录中国人事考试图书网(https://rsks.class.com.cn/)查看。

(二)笔试地点

笔试地点以《准考证》打印地址为准。请报考人员提前熟悉考点路线,确保按时参加考试。

(三)证件要求

考试当日,应试人员须携带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纸质《准考证》(A4纸)原件和与报名时一致的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含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和临时居民身份证)参加笔试,两证不全者不得参加考试。居民身份证遗失或过期的,应于考前至公安派出所补办有效临时居民身份证。

(四)净化笔试考务环境

考试过程中考务组织部门将协调公安、无线电管理等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净化考试环境,严厉打击制作假身份证骗取考试资格、发送无线电信号进行高科技作弊等行为。各考点将对所有进入考场的应试人员进行入场安检,凡发现携带高科技作弊器材的,一律按违纪处理。

考试结束后,由专业机构进行试卷雷同检测,被甄别为雷同答卷的应试人员,将给予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被认定为雷同试卷的应试人员,有其他相关证据证明其作弊行为成立的,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成绩公布

笔试成绩于5月底,在甘肃省统计局网站公布。

四、资格复审

面试前进行资格复审,由甘肃省统计局负责。进入资格复审人员名单、时间及地点在甘肃省统计局网站公布。

资格复审人员按照同岗位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以招聘计划与应试人数1∶3比例确定,达不到1∶3的,按达到笔试最低控制线的人数进行资格复审。应聘人员需携带《准考证》,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原件和复印件(202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可在进入考察环节时再提供毕业证、学位证),两张近期正面免冠一寸证件照。尚未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应届毕业生需由所在院校出具证明,有工作单位的应聘人员须持所在单位有人事管理权限的部门出具的同意应聘证明,相近专业应聘人员需提供所学课程成绩单。对通过资格复审的应聘人员发放《面试通知书》。对不符合招聘条件、不能提供资格复审所需材料、提供材料信息不实的应聘人员,以及未按期参加资格复审的人员,一律取消面试资格,不退还报名费,并按照同一岗位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递补。

五、面试

面试时间、地点在甘肃省统计局网站公布。面试采用结构化等方式,实行百分制,主要考察应聘人员的综合素质、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应变能力。参加面试人选达不到1∶3的,由甘肃省统计局划定最低控制线,在面试前书面通知应聘人员。面试成绩现场公布,由考生签字确认。

参加面试的应聘人员需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准考证》和《面试通知书》。缺少上述证件之一者,不得参加面试。

六、总成绩确定

总成绩=笔试成绩(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综合应用能力)÷3×60%+面试成绩×40%。

笔试、面试和总成绩如出现小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第三位小数按照“四舍五入”办法处理。如出现总成绩相同情况,笔试成绩高者排名为先,笔试成绩、面试成绩都相同时,采用加试面试的方式确定排名先后。

面试工作结束后1个工作日内,在甘肃省统计局网站公布应聘人员总成绩。

七、体检

根据总成绩,按岗位招聘人数等额确定体检人员名单。招聘人员体检工作由甘肃省统计局统一安排组织体检,体检费用由应聘人员自理。体检时间由甘肃省统计局以电话等方式通知。参加体检的人员,须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准考证》和《面试通知书》。缺少上述证件之一者,不得参加体检。

体检工作参照《关于修订及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规定组织实施。

应聘人员严格遵守体检规定和要求,做到身份真实有效,认真完成全部体检项目。对于弄虚作假,或者隐瞒真实情况致使体检结果失真的应聘人员,给予不予聘用或取消聘用的处理。体检不合格者,在收到体检结果3日内申请复检一次,体检结果以复检结果为准,复检不合格,按应聘同一岗位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等额递补(面试缺考或成绩为零的应聘人员,不得递补)。

八、考察

甘肃省统计局组成考察组对应聘人员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岗位匹配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全面、客观、公正地予以评价。考察突出政治标准,重点了解考察对象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意识和政治表现。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坚决不予聘用。考察不合格者或本人放弃考察资格者,取消聘用资格,按应聘同一岗位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等额递补。

九、公示

按招聘计划数量,从考察合格人员中等额确定拟聘用人员名单,在甘肃省统计局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对公示中反映的问题,甘肃省统计局迅速调查核实,经查证属实,不符合聘用规定的,取消聘用资格;一时难以查实的,可暂缓聘用,待查清后再决定是否聘用。公示及以后环节出现的岗位空缺不再进行递补。

十、备案

公示后符合聘用条件的人员,由甘肃省统计局会议研究确定为拟聘用人员,报省人社厅备案。

十一、审批聘用

经省人社厅备案后的拟聘用人员,由甘肃省统计局办理审批聘用手续,按照岗位设置管理有关规定确定岗位等级、签订聘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

2024年7月31日前未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考生及毕业证信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无法查询的考生,不予聘用。经审核备案聘用的人员,本人提出放弃聘用资格的,记入其诚信记录备查。

本次招聘的工作人员,一经聘用,最低服务期限为3年,最低服务期限内不得调离招聘单位。招聘单位与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具体违约责任和相关要求。

十二、违纪认定与处理

应聘人员在考试聘用中的违纪违规行为认定和处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执行。

十三、其他事项

(一)本次公开招聘工作全程在省纪委监委派驻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纪检监察组和省统计局机关纪委监督下进行。

(二)本次招聘考试笔试考务工作委托甘肃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组织实施。

(三)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或者个人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对于社会上有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培训、网站或者出版物等,请广大报考者提高警惕、理性对待,避免上当受骗,防止权益受损。请社会各界加强监督,如发现以上情况,请向相关部门举报,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共同维护良好的考试秩序,营造公平公正、安全有序的考试环境。

(四)凡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发现,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应聘资格,所缴费用不予退还。

(五)应聘人员务必保持通讯畅通。

(六)本公告在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统计局网站发布。

(七)本公告所附《应聘指南》(附件3)的具体阐释与公告内容具有同等效力。

(八)领取准考证、笔试、资格复审、面试、体检等通知将通过甘肃省统计局或甘肃人事考试网等网站公告、电话等方式告知,请随时关注,同时保持报名时提供的通讯方式畅通,若因本人不及时阅读相关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本人负责。

(九)应聘人员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聘岗位,即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岗位,以及其他影响情形的岗位。具体回避情形请查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

(十)本公告由甘肃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甘肃省纪委监委派驻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纪检监察组监督电话:0931-8929133

甘肃省统计局机关纪委监督电话:0931-8856136

甘肃省统计局人事处咨询电话:0931-8856134、8856356

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咨询电话:0931-4676230、4670278、8525772

报名技术咨询电话:4000010370

附件:1.甘肃省统计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列表

2.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

3.网上报名报考指南

来源:甘肃省统计局

>>2024年甘肃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查询(持续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2024甘肃省体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2024-03-06,全文共 6404 字

+ 加入清单

2024甘肃省体育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甘办发〔2011〕22号)和《关于做好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24〕76号),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甘肃省体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拟公开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24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应聘人员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品行端正,身心健康,综合素质较好。

3.年龄要求。硕士研究生为1988年3月及以后出生;本科毕业生为1993年3月及以后出生。其中取得多个层次学历的应聘人员,按照与应聘岗位所要求的学历和专业相符的年龄报名。2024年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不受年龄限制。

4.具有岗位所需的学历、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须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齐全,毕业证上标注的学历及专业(专业方向)应当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学历及专业(专业方向)。国内外相近专业、高校自设专业、专业硕士经甘肃省体育局公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后纳入招聘范围。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具备岗位要求的其他条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或不予招聘:

(1)在各级人事考录招聘考试中因违纪违规行为被记入诚信档案且记录期限未满的人员。

(2)受过刑事处罚或治安管理处罚、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因违纪违规被开除辞退解聘的人员。

(3)提供虚假证件及材料的。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网上报名和资格审查

(一)岗位查询

报考人员请登录甘肃省体育局网站(http://tyj.gansu.gov.cn/)或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rst.gansu.gov.cn/)“人事考试”专栏“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列表,认真阅读公告内容及其他有关政策规定,查阅《甘肃省体育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列表》(附件1),详细了解有关信息,确定报考岗位。

(二)报名

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应当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报考指南》等内容,报名使用的身份证必须在有效期内,且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一致。

1.提交报考申请。本次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进行,参加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集中统一报名,每名报考人员限报一个招聘单位的一个岗位。

报考申请提交时间为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00至3月12日(星期二)18∶00。

报考人员需登录“甘肃人事考试网”(https://ks.rst.gansu.gov.cn),进入“网上报名”栏目,点击“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省直)”,使用本人正确手机号码(需保持畅通)进行用户注册,注册时必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件必须一致),并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上传经“照片处理工具”软件审查后自动生成的照片,照片上传成功后无法修改。

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所提交的报考信息和材料必须真实、准确、有效,并且符合选报岗位的报考条件,否则造成的后果由报考人员本人承担。对伪造、变造、冒用有关证件、材料骗取考试资格的、恶意注册干扰正常报名秩序的,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严肃处理,所缴费用不予退还。

网上报名期间,报考人员如咨询岗位要求的专业、学历、资格条件等事项,请直接与招聘单位联系;报名技术咨询,请与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联系。

2.网上资格审查。网上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由甘肃省体育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各招聘单位根据公告要求和招聘岗位条件,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3.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报考人员可于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30至3月13日(星期三)18∶00期间登录报名系统查询资格审查结果。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岗位,3月12日(星期二)18∶00前未通过审查的,可补充完善信息或改报其他岗位。如报考人员在最后一天报名,因审查不通过导致无法改报其他岗位的,责任由报考人员自负。

对报考资格的审查贯穿招聘全过程。在各环节发现报考人员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均可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聘用资格。

4.报名缴费。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进入缴费页面,按规定缴纳笔试报名费150元,缴费时间为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30至2024年3月14日(星期四)18∶00。缴费成功后视为报名成功,未按规定报名并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建议报考人员报名成功后自行打印“报名表”,牢记本人报考岗位、考试类别等信息。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员、特困供养人员、脱贫享受政策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残疾人和临夏州积石山县户籍或生源地报考人员,可申请减免报名考试费。通过审核的拟减免考试费报考人员,需先在网上缴费,然后在报名系统的缴费环节提交减免申请,符合减免条件人员考试费按原缴费渠道退还。省内户籍和生源地的申请人员信息由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残联和临夏州积石山县核实,省外户籍和生源地的申请人员须分别将家庭所在地出具的最低生活保障证明、特困供养人员证明、残疾人证件原件等扫描或拍照上传至报名系统,由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负责审核,申请减免考试费的截止时间为2024年3月12日(星期二)18∶00。

5.报名信息修改。为确保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公正,报名期间,报考人员仅可申请更改填写错误的两类信息:一是报考人员姓名中明显的错别字,主要指同音字、形似字等;二是报考人员身份证号码中不涉及出生年月的个别错误数字;其他报名信息不予更改。

报考人员申请更改报名信息,须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并填写《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附件2),到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兰州市城关区东岗东路1415号劳动大厦A座708室)审查、修改。受理截止日期为2024年3月12日(星期二)12∶00,逾期不予受理。

6.打印《准考证》。通过资格审查并缴费成功的报考人员,可于2024年4月16日(星期二)9∶00至2024年4月21日(星期日)9∶00登录“甘肃人事考试网”(https://ks.rst.gansu.gov.cn)打印准考证(A4纸),并妥善保管。

三、笔试

(一)笔试时间及科目

2024年4月21日(星期日) 上午,具体为:

08︰30-10︰00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10︰00-12︰00综合应用能力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两个科目满分均为150分。笔试参加甘肃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组织的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范围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2022年版)为准,具体请登录中国人事考试图书网(https://rsks.class.com.cn/)查看。

按照招聘岗位计划数与通过资格初审人数不低于1:3的比例确定笔试开考比例,不足1:3的,由甘肃省体育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划定最低控制线,在笔试前书面通知应聘人员。

(二)笔试地点

笔试地点以《准考证》打印地址为准。请报考人员提前熟悉考点路线,确保按时参加考试。

(三)证件要求

考试当日,应试人员须携带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纸质《准考证》(A4纸)原件和与报名时一致的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含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和临时居民身份证)参加笔试,两证不全者不得参加考试。居民身份证遗失或过期的,应于考前至公安派出所补办有效临时居民身份证。

(四)净化笔试考务环境

考试过程中考务组织部门将协调公安、无线电管理等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净化考试环境,严厉打击制作假身份证骗取考试资格、发送无线电信号进行高科技作弊等行为。各考点将对所有进入考场的应试人员进行入场安检,凡发现携带高科技作弊器材的,一律按违纪处理。

考试结束后,由专业机构进行试卷雷同检测,被甄别为雷同答卷的应试人员,将给予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被认定为雷同试卷的应试人员,有其他相关证据证明其作弊行为成立的,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成绩公布

笔试成绩于5月底,在甘肃省体育局网站(http://tyj.gansu.gov.cn/)公布。

四、资格复审

资格复审由甘肃省体育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招聘单位具体实施,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按招聘岗位计划数和参加复审人员1:3的比例进行资格复审,确定入围面试资格人选,达不到比例要求的,按达到最低分数控制线全部人员进行资格复审。进入资格复审人员名单、时间及地点在甘肃省体育局官网公布。资格复审时,应聘人员本人应提供以下材料:

1.个人身份有效证件原件及复印件1份;

2.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及学信网学历备案证明,2024年应届毕业生,尚未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须持由所在院校出具的证明;

3.岗位所需的其他印证材料,以及2张近期正面免冠1寸证件照(须与报名表中照片一致)。

4.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须提供相关证明。

5.有工作单位的应聘人员须按人事管理权限提供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加盖单位公章)或离职证明等。

6.留学回国人员须持我国驻外使(领)馆教育(文化)处(组)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等材料。

对不符合招聘条件的应聘人员、有关材料信息不实并影响资格审查结果的、未按期参加资格复审的人员,一律取消应聘资格,不退还报名费。通过资格复审的应聘人员,进入后续程序。

因资格复审不合格出现岗位空缺的,按该岗位笔试成绩排序由高到低依次等额递补。资格复审通过后,现场发放《面试通知书》,由本人签字领取。

五、面试

1.面试时间、地点:以《面试通知书》为准。

2.面试内容: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式进行,满分为100分,主要测试应聘者从事招聘岗位工作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分析判断、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能力。招聘岗位列表中明确须加试试训、试讲的岗位,在参加结构化面试之外,加试实际操作,实际操作总分100分,得分占面试成绩的30%。

3.通过资格复审人员进入面试,开考比例达不到1:3的,由甘肃省体育局划定最低分数控制线,在面试前书面通知应试人员。面试成绩现场公布,由应试人员签字确认。

4.参加面试人员须持有效身份证件、准考证和《面试通知书》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面试。

六、总成绩确定

总成绩按笔试成绩60%、面试成绩40%的比例确定。笔试、面试和总成绩如出现小数,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如出现总成绩相同情况,笔试成绩高者排名在先,笔试成绩也相同时,采取加试面试的方式确定排名先后。面试缺考者,不计算总成绩。

总成绩计算公式为:总成绩=(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综合应用能力)÷3×60%+面试成绩×40%。

总成绩(笔试、面试成绩)在甘肃省体育局官网公布。

七、体检

根据应聘人员的总成绩由高到低,按各岗位招聘人数等额确定体检人员名单。招聘人员体检工作在省内三甲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由甘肃省体育局人事处统一组织实施,体检费用由应聘人员自理。体检时间、地点由各招聘单位电话、微信等方式通知应聘人员。参加体检的应聘人员,须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准考证和面试通知书。缺少上述证件之一者,不得参加体检。

体检参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公务员局《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规定组织实施。应聘人员对体检项目结果有疑问时,可以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5日内,提出复检申请,由甘肃省体育局安排到其他医院进行复检。复检以一次为限,以复检结论为准。应聘人员应严格遵守体检规定和要求,做到身份真实有效,认真完成全部体检项目。对弄虚作假或者隐瞒真实情况(如隐瞒影响聘用的疾病、病史)致使体检结果失真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不予聘用。

因体检不合格或自愿放弃体检出现的岗位空缺,按同一岗位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等额递补(面试缺考或成绩低于划定分数线的,不得递补)。

八、考察

体检合格人员确定为考察人选,由各用人单位派出考察组对考察人选德、能、勤、绩、廉等进行综合考察。考察组应深入考察对象所在学校或者单位,采取个别谈话、查询社会信用记录、同考察人选面谈等方法,根据需要也可进行民主测评、家访、见习考察、延伸考察等,全面了解考察对象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职位匹配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况。考察后,形成书面考察材料。

考察不合格者或本人放弃考察资格者,该岗位经甘肃省体育局公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核准后,按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等额递补。

九、公示

根据体检、考察情况,研究提出拟招聘人选建议,提请甘肃省体育局党组会议研究确定后在甘肃省体育局官网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有问题反映,且经查证确属不符合招聘条件的,取消资格;一时难以查实的,可暂缓聘用,待查清后再决定是否聘用。公示及之后环节出现的岗位空缺不再递补。

十、审批备案、聘用

公示无异议不影响招聘的,由甘肃省体育局党组会议研究确定拟聘人员并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后办理审批聘用手续,按照岗位设置管理有关规定确定岗位等级,签订聘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

应聘人员须在2024年7月底前取得相应学历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未取得毕业证书、毕业证信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无法查询或在“鼎力信”等网站查证有失信行为的应聘人员,不予审批聘用。

本次招聘的工作人员,一经聘用,最低服务期限为3年,在最低服务期限内不得调离招聘单位。招聘单位与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具体违约责任和相关要求。

十一、其他事项

1.本次招聘工作在省纪委监委派驻省体育局纪检监察组和省体育局机关纪委监督下,由甘肃省体育局人事处具体组织实施。

2.本次招聘考试不指定考试教材,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

3.凡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发现,一经查实,立即取消资格,所缴费用不予退还;情节严重的,追究相关责任。

4.领取准考证、笔试、资格复审、面试体检等通知将通过甘肃省体育局官网公告、电话等方式告知,请随时关注,同时保持报名时提供的通讯方式畅通,若因本人不及时阅读相关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本人负责。

5.应聘人员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聘岗位,即与本人由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岗位,以及有其他影响情形的岗位。具体回避情形请查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制度》。

6.本公告由甘肃省体育局负责解释。

联系电话:

省体育局人事处咨询电话:0931-8819034

监督举报电话:0931-8819029

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0931-4670278

系统技术支持电话:4000010370

招聘单位:

甘肃省体育工作第二大队:0931-8498600

甘肃省田径曲棍球运动管理中心:0931-2665490

甘肃省冬季运动管理中心:0931-8827526

甘肃省体育运动学校:0931-8492328

甘肃省航空运动学校:0931-5162410

甘肃省临洮体育训练基地:0931-2326778

甘肃省体育科学研究所:0931-8614037

甘肃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0931-8814290

甘肃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0931-2663135

甘肃省体育局体育场馆设施设备管理中心:0931-8720690

附件:

1.2024年甘肃省体育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列表

2.附件2: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

3.附件3:网上报名报考指南

来源:甘肃省体育局

>>2024年甘肃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查询(持续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2024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2024-03-06,全文共 5642 字

+ 加入清单

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2024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甘办发〔2011〕22号)和《关于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和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20〕208号)有关规定及精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甘肃省药物警戒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共11名(具体招考岗位详见《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列表》,以下简称《岗位列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三)具有岗位所需的学历、专业及技能等条件。其中,应考人员毕业证上标注的学历及专业应当与招考岗位要求的学历及专业一致。国内外相近专业、专业硕士、高校自设专业,经省药监局招聘领导小组研究后,决定是否纳入招聘范围;

(四)年龄要求:大学本科毕业人员为1993年3月5日及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为1988年3月5日及以后出生;2024年应届毕业生不受年龄限制,取得多个层次学历的应聘人员,按照与招聘岗位所要求的学历和专业相符的年龄报名。

(五)除个别岗位需本科及以上学历外(见《岗位列表》),应考人员必须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024年应届毕业生须于2024年9月底前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六)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七)具备岗位要求的其它条件;

(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

1.曾在各级公职人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的;

2.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

3.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

4.聘用后构成回避关系的岗位;

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报考的其他情形的。

二、网上报名和资格初审

(一)岗位查询

报考人员请登录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单位网站(http://yjj.gansu.gov.cn/yjj/index.shtml)或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rst.gansu.gov.cn/)“人事考试”专栏“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列表,认真阅读公告内容及其他有关政策规定,查阅《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列表》(附件1),详细了解有关信息,确定报考岗位。

(二)报名

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应当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报考指南》等内容,报名使用的身份证必须在有效期内,且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一致。

1.提交报考申请。本次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进行,参加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集中统一报名,每名报考人员限报一个招聘单位的一个岗位。

报考申请提交时间为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00至3月12日(星期二)18∶00。

报考人员需登录“甘肃人事考试网”(https://ks.rst.gansu.gov.cn),进入“网上报名”栏目,点击“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省直)”,使用本人正确手机号码(需保持畅通)进行用户注册,注册时必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件必须一致),并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上传经“照片处理工具”软件审查后自动生成的照片,照片上传成功后无法修改。

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所提交的报考信息和材料必须真实、准确、有效,并且符合选报岗位的报考条件,否则造成的后果由报考人员本人承担。对伪造、变造、冒用有关证件、材料骗取考试资格的、恶意注册干扰正常报名秩序的,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严肃处理,所缴费用不予退还。

网上报名期间,报考人员如咨询岗位要求的专业、学历、资格条件等事项,请直接与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甘肃省药物警戒中心联系;报名技术咨询,请与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联系。

2.网上资格审查。网上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由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甘肃省药物警戒中心根据公告要求和招聘岗位条件,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3.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报考人员可于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30至3月13日(星期三)18∶00期间登录报名系统查询资格审查结果。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岗位,3月12日(星期二)18∶00前未通过审查的,可补充完善信息或改报其他岗位。如报考人员在最后一天报名,因审查不通过导致无法改报其他岗位的,责任由报考人员自负。

对报考资格的审查贯穿招聘全过程。在各环节发现报考人员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均可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聘用资格。

4.报名缴费。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进入缴费页面,按规定缴纳笔试报名费150元,缴费时间为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30至2024年3月14日(星期四)18∶00。缴费成功后视为报名成功,未按规定报名并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建议报考人员报名成功后自行打印“报名表”,牢记本人报考岗位、考试类别等信息。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员、特困供养人员、脱贫享受政策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残疾人和临夏州积石山县户籍或生源地报考人员,可申请减免报名考试费。通过审核的拟减免考试费报考人员,需先在网上缴费,然后在报名系统的缴费环节提交减免申请,符合减免条件人员考试费按原缴费渠道退还。省内户籍和生源地的申请人员信息由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残联和临夏州积石山县核实,省外户籍和生源地的申请人员须分别将家庭所在地出具的最低生活保障证明、特困供养人员证明、残疾人证件原件等扫描或拍照上传至报名系统,由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负责审核,申请减免考试费的截止时间为2024年3月12日(星期二)18∶00。

5.报名信息修改。为确保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公正,报名期间,报考人员仅可申请更改填写错误的两类信息:一是报考人员姓名中明显的错别字,主要指同音字、形似字等;二是报考人员身份证号码中不涉及出生年月的个别错误数字;其他报名信息不予更改。

报考人员申请更改报名信息,须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并填写《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附件2),到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兰州市城关区东岗东路1415号劳动大厦A座708室)审查、修改。受理截止日期为2024年3月12日(星期二)12∶00,逾期不予受理。

6.打印《准考证》。通过资格审查并缴费成功的报考人员,可于2024年4月16日(星期二)9∶00至2024年4月21日(星期日)9∶00登录“甘肃人事考试网”(https://ks.rst.gansu.gov.cn)打印准考证(A4纸),并妥善保管。

三、笔试

(一)笔试时间及科目

2024年4月21日(星期日) 上午

08︰30-10︰00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10︰00-12︰00综合应用能力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两个科目满分均为150分。笔试参加甘肃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组织的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范围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2022年版)为准,具体请登录中国人事考试图书网(https://rsks.class.com.cn/)查看。

笔试开考比例按照该岗位招聘计划人数与该岗位通过资格初审人数不低于1:3的比例确定,不足1:3的,由省药监局公招领导小组划定最低分数控制线,在笔试前书面通知应聘人员。

(二)笔试地点

笔试地点以《准考证》打印地址为准。请报考人员提前熟悉考点路线,确保按时参加考试。

(三)证件要求

考试当日,应试人员须携带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纸质《准考证》(A4纸)原件和与报名时一致的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含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和临时居民身份证)参加笔试,两证不全者不得参加考试。居民身份证遗失或过期的,应于考前至公安派出所补办有效临时居民身份证。

(四)净化笔试考务环境

考试过程中考务组织部门将协调公安、无线电管理等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净化考试环境,严厉打击制作假身份证骗取考试资格、发送无线电信号进行高科技作弊等行为。各考点将对所有进入考场的应试人员进行入场安检,凡发现携带高科技作弊器材的,一律按违纪处理。

考试结束后,由专业机构进行试卷雷同检测,被甄别为雷同答卷的应试人员,将给予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被认定为雷同试卷的应试人员,有其他相关证据证明其作弊行为成立的,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成绩公布

笔试成绩于5月底,在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http://yjj.gansu.gov.cn/yjj/index.shtml)公布。

四、资格复审

面试前进行资格复审。资格复审时间、地点通过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通知。资格复审人员按照招考计划与参加复审人员1:3比例确定,达不到1:3的,按达到笔试最低控制线的全部人员进行资格复审。应考人员需携带准考证,提供有关证件(居民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复印件和2张近期正面免冠1寸证件照,有工作单位的报名应聘者需提供该单位有人事管理权限的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尚未毕业高校毕业生需提供由所在院校出具2024年7月31日前能够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证明材料1份。对不符合招考条件、不能提供资格复审所需材料、提供材料信息不实的应考人员,以及未按期参加资格复审的人员,一律取消面试资格, 不退还报名费。省药监局对通过资格复审的应考人员发放面试通知书。

五、面试

面试时间、地点在省药监局网站公布。面试实行百分制。参加面试人选按招考计划与应试人数1:3比例,按应考岗位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达不到1:3的,由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招聘领导小组划定面试最低控制线,在面试前书面通知应考人员。面试成绩现场公布,由考生签字确认。

参加面试的应考人员,需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笔试准考证和面试通知书。缺少上述证件之一者,不得参加面试。

六、总成绩确定

面试工作结束后的7个工作日内,省药监局负责计算出应考人员总成绩,在省药监局网站公布。笔试、面试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60%和40%,计算公式为:总成绩(换算为百分制)=(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综合应用能力)÷3×60%+面试成绩×40%。笔试、面试和总成绩如出现小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第三位四舍五入)。如出现总成绩相同情况,笔试成绩高者排名为先,笔试成绩、面试成绩都相同时,采用加试面试的方式确定排名先后。

七、体检

根据应试人员的总成绩,按岗位招考人数等额确定体检人员名单。招考人员体检工作由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安排。体检、复检费用由考生本人负责,体检时间由招考单位电话通知。参加体检的人员,须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准考证和面试通知书。缺少上述证件之一者,不得参加体检。

体检工作参照《关于修订及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规定组织实施。体检不合格者,可在3个工作日内申请复检一次,复检只进行一次,以复检结果为准。

因体检不合格或自愿放弃出现的岗位空缺,按同一岗位总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等额递补(面试缺考或成绩低于划定分数线的,不得递补)。

八、考察

体检合格人员确定为考察人选,由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组织,招考单位派出考察组,对应考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遵纪守法、道德品质、个人诚信、业务能力、学习成绩等情况进行考察,全面、客观、公正地予以评价。考察贯穿招聘全过程,因考察不合格或自动放弃出现岗位空缺的,按应考同一岗位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等额递补。

九、公示

按招考计划数量,从考察合格人员中等额确定拟聘用人员名单,在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对公示中反映的问题,由省药监局迅速调查核实,经查证属实,不符合使用规定的,取消聘用资格;一时难以查实的,可暂缓聘用,待查清后再决定是否聘用。公示及之后环节出现的岗位空缺不再进行递补。

十、备案

公示后符合聘用条件的人员,由中共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会议研究确定拟聘人员,将结果报省人社厅备案。

十一、审批聘用

经省人社厅备案后的拟聘用人员,按照程序办理聘用手续。招考单位按照岗位设置管理有关规定确定岗位等级、签订聘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

本次招考的工作人员,一经聘用,最低服务期限为5年,最低服务期限内不得调离招考单位。招考单位与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关系,明确具体违约责任和相关要求。

十二、其他事项

1.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或者个人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对于社会上有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培训、网站或者出版物等,请广大报考者提高警惕、理性对待,避免上当受骗,防止权益受损。请社会各界加强监督,如发现以上情况,请向相关部门举报,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共同维护良好的考试秩序,营造公平公正、安全有序的考试环境。

2.领取准考证、笔试、资格复审、面试、体检等通知将通过省药监局网站公告、电话等方式告知,请随时关注,同时保持报名时提供的通讯方式畅通,若因本人不及时阅读相关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本人负责。

3.应聘人员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聘岗位,即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岗位,以及有其他影响情形的岗位。具体回避情形请查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

4.本公告由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招聘单位咨询电话:

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   0931-7822925、7822996

甘肃省药物警戒中心     0931-7633020、7617324

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咨询电话:0931-4676230、4670278、8525772

附件:1.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列表

2.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

3.网上报名报考指南

来源: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4年甘肃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查询(持续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2024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2024-03-06,全文共 6033 字

+ 加入清单

2024年上半年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直属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甘办发〔2011〕22号)规定,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结合工作需要,2024年上半年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直属事业单位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人。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应聘人员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品行良好。

(三)具有招聘岗位所需的文化程度、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四)具有招聘岗位所要求的学历、专业及技能条件。其中,应聘人员毕业证上标注的学历及专业应当与招聘岗位要求的学历及专业一致。国内外相近专业、高校自设专业、专业硕士等专业是否符合岗位所列专业条件,由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招聘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是否纳入招聘范围。

(五)具有适应招聘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六)年龄要求:本科生:1993年3月及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1988年3月及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1983年3月及以后出生,2024年应届毕业生年龄不受限制,取得多个层次学历的应聘人员,按照与招聘岗位所要求的学历和专业相符的年龄报名。

(七)具备招聘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详见《岗位列表》)。

(八)下列情形不得报考: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

2.在国家法定考试、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

3.提供虚假证件及材料的人员。

4.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报考的其他情形人员。

二、网上报名和资格审查

(一)岗位查询

报考人员请登录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网站(http://tyjr.gansu.gov.cn)或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rst.gansu.gov.cn/)“人事考试”专栏“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列表,认真阅读公告内容及其他有关政策规定,查阅《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公开招聘岗位列表》(附件1),详细了解有关信息,确定报考岗位。

(二)报名

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应当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报考指南》等内容,报名使用的身份证必须在有效期内,且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一致。

1.提交报考申请。本次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进行,参加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集中统一报名,每名报考人员限报一个招聘单位的一个岗位。

报考申请提交时间为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00至3月12日(星期二)18∶00。

报考人员需登录“甘肃人事考试网”(https://ks.rst.gansu.gov.cn),进入“网上报名”栏目,点击“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省直)”,使用本人正确手机号码(需保持畅通)进行用户注册,注册时必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件必须一致),并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上传经“照片处理工具”软件审查后自动生成的照片,照片上传成功后无法修改。

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所提交的报考信息和材料必须真实、准确、有效,并且符合选报岗位的报考条件,否则造成的后果由报考人员本人承担。对伪造、变造、冒用有关证件、材料骗取考试资格的、恶意注册干扰正常报名秩序的,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严肃处理,所缴费用不予退还。

网上报名期间,报考人员如咨询岗位要求的专业、学历、资格条件等事项,请直接与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系;报名技术咨询,请与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联系。

2.网上资格审查。网上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由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根据公告要求和招聘岗位条件,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3.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报考人员可于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30至3月13日(星期三)18∶00期间登录报名系统查询资格审查结果。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岗位,3月12日(星期二)18∶00前未通过审查的,可补充完善信息或改报其他岗位。如报考人员在最后一天报名,因审查不通过导致无法改报其他岗位的,责任由报考人员自负。

对报考资格的审查贯穿招聘全过程。在各环节发现报考人员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均可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聘用资格。

4.报名缴费。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进入缴费页面,按规定缴纳笔试报名费150元,缴费时间为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30至2024年3月14日(星期四)18∶00。缴费成功后视为报名成功,未按规定报名并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建议报考人员报名成功后自行打印“报名表”,牢记本人报考岗位、考试类别等信息。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员、特困供养人员、脱贫享受政策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残疾人和临夏州积石山县户籍或生源地报考人员,可申请减免报名考试费。通过审核的拟减免考试费报考人员,需先在网上缴费,然后在报名系统的缴费环节提交减免申请,符合减免条件人员考试费按原缴费渠道退还。省内户籍和生源地的申请人员信息由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残联和临夏州积石山县核实,省外户籍和生源地的申请人员须分别将家庭所在地出具的最低生活保障证明、特困供养人员证明、残疾人证件原件等扫描或拍照上传至报名系统,由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负责审核,申请减免考试费的截止时间为2024年3月12日(星期二)18∶00。

5.报名信息修改。为确保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公正,报名期间,报考人员仅可申请更改填写错误的两类信息:一是报考人员姓名中明显的错别字,主要指同音字、形似字等;二是报考人员身份证号码中不涉及出生年月的个别错误数字;其他报名信息不予更改。

报考人员申请更改报名信息,须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并填写《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附件2),到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兰州市城关区东岗东路1415号劳动大厦A座708室)审查、修改。受理截止日期为2024年3月12日(星期二)12∶00,逾期不予受理。

6.打印《准考证》。通过资格审查并缴费成功的报考人员,可于2024年4月16日(星期二)9∶00至2024年4月21日(星期日)9∶00登录“甘肃人事考试网”(https://ks.rst.gansu.gov.cn)打印准考证(A4纸),并妥善保管。

三、笔试

(一)笔试时间及科目

2024年4月21日(星期日) 上午

08︰30-10︰00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10︰00-12︰00综合应用能力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两个科目满分均为150分。笔试参加甘肃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组织的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范围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2022年版)为准,具体请登录中国人事考试图书网(https://rsks.class.com.cn/)查看。按照招聘岗位计划数与通过资格初审人数不低于1:3的比例确定笔试开考比例,不足1:3时,由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招聘领导小组划定最低控制线,在笔试前书面通知应聘人员。

(二)笔试地点

笔试地点以《准考证》打印地址为准。请报考人员提前熟悉考点路线,确保按时参加考试。

(三)证件要求

考试当日,应试人员须携带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纸质《准考证》(A4纸)原件和与报名时一致的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含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和临时居民身份证)参加笔试,两证不全者不得参加考试。居民身份证遗失或过期的,应于考前至公安派出所补办有效临时居民身份证。

(四)净化笔试考务环境

考试过程中考务组织部门将协调公安、无线电管理等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净化考试环境,严厉打击制作假身份证骗取考试资格、发送无线电信号进行高科技作弊等行为。各考点将对所有进入考场的应试人员进行入场安检,凡发现携带高科技作弊器材的,一律按违纪处理。

考试结束后,由专业机构进行试卷雷同检测,被甄别为雷同答卷的应试人员,将给予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被认定为雷同试卷的应试人员,有其他相关证据证明其作弊行为成立的,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成绩公布

笔试成绩于5月底,在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网站(http://tyjr.gansu.gov.cn)公布。

四、资格复审

资格复审由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具体实施,资格复审人选按报考岗位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按招聘岗位计划数与参加复审人员的1:3确定。达不到要求比例的,按达到最低控制分数线全部人员参加资格复审。参加资格复审时需按照招聘岗位条件要求,应聘者应提供:

1.本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1份。

2.本人报名信息相一致的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复印件1份及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历认证报告1份,尚未毕业高校毕业生需提供由所在院校出具2024年7月31日前能够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证明材料1份。

3.留学回国人员须持我国驻外使(领)馆教育(文化)处(组)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证书等材料。

4.有工作单位的应聘人员须持所在单位有人事管理权限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进行资格复审。

对不符合招聘条件的应聘人员、不能提供同意报考证明的、有关材料信息不实并影响资格审查结果的、未按期参加资格复审的人员,一律取消应聘资格,不退还报名费。

因资格复审不合格或自动放弃出现岗位空缺的,按该岗位笔试成绩排序由高到低依次递补。

资格复审通过后,现场发放《面试通知书》及《专业能力测试准考证》,资格复审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五、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

资格复审合格即进入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面试时须持面试通知书和有效身份证明(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参加面试。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式进行,满分为100分,主要测试应聘者从事招聘岗位工作应当具备的分析判断、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能力。招聘计划与面试人选达不到1:3的,由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划定面试最低控制线,在面试前书面通知应聘人员。面试成绩现场公布,由考生签字确认。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所有参加面试人员全部进入专业能力测试。专业能力测试方式为闭卷笔试,主要测试应聘者从事招聘岗位工作应当具备的专业能力,参加专业能力测试时须持专业能力测试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明(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参加考试。参加专业能力测试人选达不到1:3的,由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划定专业能力测试最低控制线,在专业能力测试前书面通知应聘人员。专业能力测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六、综合成绩确定

综合成绩按照笔试成绩、面试成绩、专业能力测试成绩6:2:2的比例确定,笔试平均成绩换算为百分制后,按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20%,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占20%的比例计算总成绩。即综合成绩=笔试成绩(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成绩+综合应用能力成绩)÷3×60%+面试成绩×20%+专业能力测试成绩×20%。综合成绩四舍五入后,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应聘者末位总成绩出现并列时,按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确定人选,若笔试成绩也相同,则按面试成绩由高到低确定人选。如笔试、面试成绩仍相同的,采取加试面试的方式确定人选。未参加笔试或面试,笔试成绩、面试成绩低于合格线和考试中违规违纪人员不计算总成绩。笔试、面试成绩和考生总成绩在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网站公布。

七、体检

体检对象按照各岗位总成绩由高到低1:1比例确定。由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负责组织体检,参照《关于修订及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文件执行,按照规定在三甲以上综合医院进行。体检费用由应聘人员自理。应聘人员对体检项目结果有疑问时,可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5日内,提出复检申请,由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安排到其他医院进行复检,体检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

应聘人员应严格遵守体检规定和要求,时刻保持电话畅通,做到身份真实有效,认真完成全部体检项目。对弄虚作假或者隐瞒真实情况(如隐瞒影响聘用的疾病、病史)致使体检结果失真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不予聘用。

八、考察

体检结束后,由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负责对体检合格人员进行考察。组成两人以上的考察小组,采取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调阅档案等方法,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学、廉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作出考察结论。

考察贯穿公开招聘全过程。应聘人员在考察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隐瞒事实真相或者有其他妨碍考察工作的行为,干扰、影响考察单位客观公正作出考察结论的,不予聘用。

在体检、考察环节因个人放弃或不合格出现的岗位空缺,按同一岗位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等额递补。

九、拟聘人员公示

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按招聘计划数量择优等额确定拟聘人员报厅党组会议研究后,在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公示及之后环节出现岗位空缺不再递补。

十、审批备案

公示后符合聘用条件的人员,由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研究审定后报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对2024年7月31日前未取得“毕业证、学位证”或相关证件信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无法查询的应届毕业生,以及提供虚假材料,填报虚假信息的应聘人员不予备案。

十一、聘用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批备案后,按照岗位设置管理有关规定确定岗位等级、签订聘用合同、兑现相应待遇,并按规定办理档案等相关手续。

十二、其他事项

1.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或者个人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对于社会上有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培训、网站或者出版物等,请广大报考者提高警惕、理性对待,避免上当受骗,防止权益受损。请社会各界加强监督,如发现以上情况,请向相关部门举报,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共同维护良好的考试秩序,营造公平公正、安全有序的考试环境。

2.报考人员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聘岗位,即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岗位,以及有其他影响情形的岗位。具体回避情形请查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

3.应聘人员在报名、体检等招聘过程中有违纪违规行为的,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处理。

4.厅直属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全程受甘肃省纪委监委派驻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纪检监察组监督。

5.本公告由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负责解释。

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咨询电话

0931-7852586

甘肃省纪委监委派驻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纪检监察组电话

0931-7852985

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咨询电话:0931-4676230、4670278、8525772

报名技术咨询电话:4000010370

附件:1.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公开招聘岗位列表

2.信息更改申请表

3.网上报名报考指南

来源: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4年甘肃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查询(持续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2024上半年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直属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2024-03-06,全文共 5687 字

+ 加入清单

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直属事业单位2024上半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根据《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甘办发〔2011〕22号)《关于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和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20〕208号)《关于做好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24〕76号)精神,结合事业单位工作需求,现将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直属事业单位2024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计划

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直属6家事业单位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6名工作人员。具体岗位和专业详见《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直属事业单位2024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列表》(附件1)。

应届高校毕业生是指国家统一招生的2024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和国家统一招生的2022年、202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且未缴纳过社保的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对待。

二、应聘人员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三)具备岗位所需的文化程度、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其中,应聘人员毕业证上标注的学历及专业应当与招聘岗位要求的学历及专业完全一致。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和符合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六)202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不受年龄限制。往届毕业生中,本科生年龄不超过30周岁(1993年3月8日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8年3月8日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3年3月8日以后出生)。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报名:

(一)在各级人事考录招聘考试中因违纪违规行为被记入诚信档案且记录期限未满的人员。

(二)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的人员。

(三)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

(四)聘用后构成回避关系的岗位。

(五)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报考等其他情形的。

三、网上报名和资格审查

(一)岗位查询

报考人员请登录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网站(http://www.gsdpf.org.cn)或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rst.gansu.gov.cn)“人事考试”专栏“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列表,认真阅读公告内容及其他有关政策规定,查阅《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直属事业单位2024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列表》(附件1),详细了解有关信息,确定报考岗位。

(二)报名

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应当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报考指南》等内容,报名使用的居民身份证必须在有效期内,且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一致。

1.提交报考申请。本次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进行,参加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集中统一报名,每名报考人员限报一个招聘单位的一个岗位。

报考申请提交时间为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00至3月12日(星期二)18∶00。

报考人员需登录“甘肃人事考试网”(https://ks.rst.gansu.gov.cn),进入“网上报名”栏目,点击“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省直)”,使用本人正确手机号码(需保持畅通)进行用户注册,注册时必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和居民身份证号(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件必须一致),并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上传经“照片处理工具”软件审查后自动生成的照片,照片上传成功后无法修改。

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所提交的报考信息和材料必须真实、准确、有效,并且符合选报岗位的报考条件,否则造成的后果由报考人员本人承担。对伪造、变造、冒用有关证件、材料骗取考试资格的、恶意注册干扰正常报名秩序的,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严肃处理,所缴费用不予退还。

网上报名期间,报考人员如咨询岗位要求的专业、学历、资格条件等事项,请直接与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人事处联系;报名技术咨询,请与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联系。

2.网上资格审查。网上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由招聘单位根据公告要求和招聘岗位条件,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3.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报考人员可于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30至3月13日(星期三)18∶00期间登录报名系统查询资格审查结果。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岗位,3月12日(星期二)18:00前未通过审查的,可补充完善信息或改报其他岗位。如报考人员在最后一天报名,因审查不通过导致无法改报其他岗位的,责任由报考人员自负。

对报考资格的审查贯穿招聘全过程。在各环节发现报考人员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均可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聘用资格。

4.报名缴费。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进入缴费页面,按规定缴纳笔试报名费150元,缴费时间为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30至2024年3月14日(星期四)18∶00。缴费成功后视为报名成功,未按规定报名并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建议报考人员报名成功后自行打印“报名表”,牢记本人报考岗位、考试类别等信息。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员、特困供养人员、脱贫享受政策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残疾人和临夏州积石山县户籍或生源地报考人员,可申请减免报名考试费。通过审核的拟减免考试费报考人员,需先在网上缴费,然后在报名系统的缴费环节提交减免申请,符合减免条件人员考试费按原缴费渠道退还。省内户籍和生源地的申请人员信息由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残联和临夏州积石山县核实,省外户籍和生源地的申请人员须分别将家庭所在地出具的最低生活保障证明、特困供养人员证明、残疾人证件原件等扫描或拍照上传至报名系统,由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负责审核,申请减免考试费的截止时间为2024年3月12日(星期二)18∶00。

5.报名信息修改。为确保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公正,报名期间,报考人员仅可申请更改填写错误的两类信息:一是报考人员姓名中明显的错别字,主要指同音字、形似字等;二是报考人员身份证号码中不涉及出生年月的个别错误数字;其他报名信息不予更改。

报考人员申请更改报名信息,须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并填写《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附件2),到甘肃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兰州市城关区东岗东路1415号劳动大厦A座708室)审查、修改。受理截止日期为2024年3月12日(星期二)12∶00,逾期不予受理。

6.打印《准考证》。通过资格审查并缴费成功的报考人员,可于2024年4月16日(星期二)9∶00至2024年4月21日(星期日)9∶00登录“甘肃人事考试网”(https://ks.rst.gansu.gov.cn)打印准考证(A4纸),并妥善保管。

四、笔试

(一)笔试时间及科目

2024年4月21日(星期日) 上午

08︰30-10︰00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10︰00-12︰00综合应用能力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两个科目满分均为150分。笔试参加甘肃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组织的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范围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2022年版)为准,具体请登录中国人事考试图书网(https://rsks.class.com.cn)查看。

(二)笔试地点

笔试地点以《准考证》打印地址为准。请报考人员提前熟悉考点路线,确保按时参加考试。

(三)证件要求

考试当日,应试人员须携带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纸质《准考证》(A4纸)原件和与报名时一致的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含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和临时居民身份证)参加笔试,两证不全者不得参加考试。居民身份证遗失或过期的,应于考前至公安派出所补办有效临时居民身份证。

(四)净化笔试考务环境

考试过程中考务组织部门将协调公安、无线电管理等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净化考试环境,严厉打击制作假身份证骗取考试资格、发送无线电信号进行高科技作弊等行为。各考点将对所有进入考场的应试人员进行入场安检,凡发现携带高科技作弊器材的,一律按违纪处理。

考试结束后,由专业机构进行试卷雷同检测,被甄别为雷同答卷的应试人员,将给予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被认定为雷同试卷的应试人员,有其他相关证据证明其作弊行为成立的,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成绩公布

笔试成绩于5月底,在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网站(http://www.gsdpf.org.cn)公布。

五、资格复审

(一)按照岗位招聘计划1:3的比例及考生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原则,确定资格复审人员。对不符合报考条件、不能提供资格复审所需材料、提供材料信息不实的报考人员,取消面试资格。

(二)参加资格复审的人员须提供近期2寸免冠白底彩色正面证件照3张、《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学信网免费申请)、有效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及其他相关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

2024年国内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应届毕业生和留学回国的毕业生,相应学历(学位)证书须于2024年7月31日前取得。

(三)复审时间和地点,在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网站发布通知。

(四)对资格复审后符合报考条件的应试人员,现场发放《面试通知书》,由本人签字领取。《面试通知书》保存至体检环节。

六、面试

(一)面试时间及地点:向资格复审合格人员现场发放《面试通知书》时通知。

(二)面试人选: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按照招聘岗位数与参加面试人数1:3的比例确定面试人选,其中未达到1:3开考比例的,可采取降低面试比例的方式,确定进入面试人选,但不得低于1:2,且面试后最终总成绩不低于60分,方可进入体检环节。未达到1:2开考比例的,取消该岗位招聘计划。因应聘人员未按规定时间参加面试或放弃资格形成的缺额不再递补。

(三)面试形式:采取结构化面试,实行百分制。主要考察应聘人员的综合素质、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应变能力。个人面试成绩当场公布,考生签字确认。

面试人员须携带本人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准考证和《面试通知书》参加面试。面试过程录音录像。

七、总成绩确定

(一)笔试平均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计算公式为:最终总成绩=[(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成绩+综合应用能力成绩)÷3]×60%+面试成绩×40%。笔试、面试和总成绩如出现小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第三位小数按照“四舍五入”办法处理。总成绩出现并列时,笔试成绩高者排名为先。

(二)最终总成绩公布:应聘人员最终成绩(笔试、面试成绩)在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网站(http://www.gsdpf.org.cn)公布。

八、体检

根据应聘人员总成绩由高到低,按岗位招聘计划数依次等额确定体检人员。体检参照《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文件执行,体检复检在兰州市内三甲综合医院进行,费用由考生自理。体检不合格人员只进行一次复检,体检结论以复检结论为准。体检考生需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准考证和面试通知书,体检时间、地点通过电话方式通知考生,统一体检。

体检过程中因有不合格、自愿放弃等原因出现岗位空缺的,按该岗位总成绩排序由高到低依次等额递补,本环节递补只进行一次(在考察环节再递补情形除外)。

九、考察

对体检合格人员进行考察。采取实地走访、个别谈话、审核人事档案、查询社会信用记录、同本人面谈等方法,了解考察人选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情况,以及是否有应当回避的情形,身心健康状况,与招考岗位的匹配度等情况。考察不合格者或本人放弃考察资格者,按该岗位总成绩排序由高到低依次等额递补,本环节递补只进行一次。

十、公示

考察合格人员确定为拟聘人员,在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网站公示,公示时间为7个工作日。对公示中反映的问题,经调查核实,不符合聘用条件的拟聘用人员,取消聘用资格。公示及之后的环节出现岗位空缺,不再递补。

十一、备案及聘用

对公示符合聘用条件的人员,经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党组研究确定并报省委组织部备案后,招聘单位按照程序办理聘用手续,聘用后按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确定岗位等级、签订聘用合同、兑现相应待遇、办理档案迁转等手续。

十二、注意事项

(一)招聘工作全程在甘肃省纪委监委派驻省民政厅纪检监察组和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机关纪委监督下进行,接受广大考生和社会监督。

(二)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或者个人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对于社会上有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培训、网站或者出版物等,请广大报考者提高警惕、理性对待,避免上当受骗,防止权益受损。请社会各界加强监督,如发现以上情况,请向相关部门举报,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共同维护良好的考试秩序,营造公平公正、安全有序的考试环境。

(三)本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除报名和体检费用由考生本人承担外,不再收取任何费用。

(四)根据残疾考生的残疾情况和需要,提供必要条件和合理便利。

(五)本公告由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负责解释。

咨询电话:

甘肃省纪委监委派驻省民政厅纪检监察组监督电话:0931-8790255

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机关纪委监督电话:0931-8803591

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人事处咨询电话:0931-8410048

甘肃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咨询电话:0931-4676230、4670278、8525772

报名技术咨询电话:4000010370

附件:1.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直属事业单位2024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列表

2.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

3.甘肃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报名系统网上报名报考指南

来源:甘肃省残联

>>2024年甘肃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查询(持续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甘肃省科学技术厅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公告

2024-03-06,全文共 5701 字

+ 加入清单

2024甘肃省科学技术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公告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甘办发〔2011〕22号)和《关于做好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24〕76号),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研究决定,为厅属8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3人(具体岗位见《甘肃省科学技术厅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列表》(附件1))。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应聘人员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2.遵守宪法和法律,品行良好。

3.具有岗位所需的学历、专业及技能等条件。其中,应聘人员毕业证上标注的学历及专业(专业方向)应当与招聘岗位要求的学历及专业(专业方向)一致。国内外相近专业、高校自设专业、专业硕士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厅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后纳入招聘范围。

4.应聘人员年龄条件:硕(博)士研究生为1988年3月及以后出生;本科毕业生为1993年3月及以后出生。其中取得多个层次学历的应聘人员,按照与应聘岗位所要求的学历和专业相符的年龄报名。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具备岗位要求的其他条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或不予招聘:

1.在各级人事考录招聘考试中因违纪违规行为被记入诚信档案且记录期限未满的人员。

2.受过刑事处罚或治安管理处罚、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因违纪违规被开除辞退解聘的人员。

3.提供虚假证件及材料的人员。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网上报名和资格初审

(一)岗位查询

报考人员请登录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网站(https://kjt.gansu.gov.cn)或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rst.gansu.gov.cn/)“人事考试”专栏“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列表,认真阅读公告内容及其他有关政策规定,查阅《甘肃省科学技术厅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列表》(附件1),详细了解有关信息,确定报考岗位。

(二)报名

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应当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报考指南》等内容,报名使用的身份证必须在有效期内,且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一致。

1.提交报考申请。本次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进行,参加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集中统一报名,每名报考人员限报一个招聘单位的一个岗位。

报考申请提交时间为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00至3月12日(星期二)18∶00。

报考人员需登录“甘肃人事考试网”(https://ks.rst.gansu.gov.cn),进入“网上报名”栏目,点击“甘肃省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省直)”,使用本人正确手机号码(需保持畅通)进行用户注册,注册时必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件必须一致),并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上传经“照片处理工具”软件审查后自动生成的照片,照片上传成功后无法修改。

网上报名时,报考人员所提交的报考信息和材料必须真实、准确、有效,并且符合选报岗位的报考条件,否则造成的后果由报考人员本人承担。对伪造、变造、冒用有关证件、材料骗取考试资格的、恶意注册干扰正常报名秩序的,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严肃处理,所缴费用不予退还。

网上报名期间,报考人员如咨询岗位要求的专业、学历、资格条件等事项,请直接与招聘单位联系;报名技术咨询,请与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联系。

2.网上资格审查。网上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厅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各招聘单位根据公告要求和招聘岗位条件,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3.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报考人员可于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30至3月13日(星期三)18∶00期间登录报名系统查询资格审查结果。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岗位,3月12日(星期二)18∶00前未通过审查的,可补充完善信息或改报其他岗位。如报考人员在最后一天报名,因审查不通过导致无法改报其他岗位的,责任由报考人员自负。

对报考资格的审查贯穿招聘全过程。在各环节发现报考人员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均可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聘用资格。

4.报名缴费。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进入缴费页面,按规定缴纳笔试报名费150元,缴费时间为2024年3月8日(星期五)9∶30至2024年3月14日(星期四)18∶00。缴费成功后视为报名成功,未按规定报名并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建议报考人员报名成功后自行打印“报名表”,牢记本人报考岗位、考试类别等信息。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员、特困供养人员、脱贫享受政策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残疾人和临夏州积石山县户籍或生源地报考人员,可申请减免报名考试费。通过审核的拟减免考试费报考人员,需先在网上缴费,然后在报名系统的缴费环节提交减免申请,符合减免条件人员考试费按原缴费渠道退还。省内户籍和生源地的申请人员信息由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残联和临夏州积石山县核实,省外户籍和生源地的申请人员须分别将家庭所在地出具的最低生活保障证明、特困供养人员证明、残疾人证件原件等扫描或拍照上传至报名系统,由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负责审核,申请减免考试费的截止时间为2024年3月12日(星期二)18∶00。

5.报名信息修改。为确保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公正,报名期间,报考人员仅可申请更改填写错误的两类信息:一是报考人员姓名中明显的错别字,主要指同音字、形似字等;二是报考人员身份证号码中不涉及出生年月的个别错误数字;其他报名信息不予更改。

报考人员申请更改报名信息,须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并填写《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附件2),到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兰州市城关区东岗东路1415号劳动大厦A座708室)审查、修改。受理截止日期为2024年3月12日(星期二)12∶00,逾期不予受理。

6.打印《准考证》。通过资格审查并缴费成功的报考人员,可于2024年4月16日(星期二)9∶00至2024年4月21日(星期日)9∶00登录“甘肃人事考试网”(https://ks.rst.gansu.gov.cn)打印准考证(A4纸),并妥善保管。

三、笔试

(一)笔试时间及科目

2024年4月21日(星期日) 上午,具体为:

08︰30-10︰00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10︰00-12︰00综合应用能力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两个科目满分均为150分。笔试参加甘肃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组织的2024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范围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2022年版)为准,具体请登录中国人事考试图书网(https://rsks.class.com.cn/)查看。

笔试开考比例按照招聘岗位计划数与通过资格初审人数不低于1:3的比例确定,不足1:3的,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厅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划定最低控制线,在笔试前书面通知应聘人员。

(二)笔试地点

笔试地点以《准考证》打印地址为准。请报考人员提前熟悉考点路线,确保按时参加考试。

(三)证件要求

考试当日,应试人员须携带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纸质《准考证》(A4纸)原件和与报名时一致的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含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和临时居民身份证)参加笔试,两证不全者不得参加考试。居民身份证遗失或过期的,应于考前至公安派出所补办有效临时居民身份证。

(四)净化笔试考务环境

考试过程中考务组织部门将协调公安、无线电管理等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净化考试环境,严厉打击制作假身份证骗取考试资格、发送无线电信号进行高科技作弊等行为。各考点将对所有进入考场的应试人员进行入场安检,凡发现携带高科技作弊器材的,一律按违纪处理。

考试结束后,由专业机构进行试卷雷同检测,被甄别为雷同答卷的应试人员,将给予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被认定为雷同试卷的应试人员,有其他相关证据证明其作弊行为成立的,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成绩公布

笔试成绩于5月底,在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网站(https://kjt.gansu.gov.cn)公布。

四、资格复审和面试

(一)资格复审。资格复审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厅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招聘单位具体实施,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按招聘岗位计划数和应聘人员1:3的比例进行资格复审,确定入围面试资格人选,达不到比例要求的,按达到笔试最低控制分数线全部资格复审。参加资格复审时按照招聘岗位条件要求,应聘者应提供:

1.身份证原件、复印件1份。

2.与本人报名信息相一致的学历、学位、相应资格证、职称证等相关材料原件、复印件1份,以及2张近期正面免冠1寸证件照(须与报名表中照片一致)。

3.笔试准考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4.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历认证报告1份。

5.有工作单位的应聘人员须按人事管理权限提供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加盖单位公章)或离职证明等。

6.留学回国人员须持我国驻外使(领)馆教育(文化)处(组)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等材料。

资格复审通过后,现场发放《面试通知书》,由本人签字领取。因资格复审不合格等出现的岗位空缺,按应聘者的笔试成绩由高到低依次等额递补。资格复审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二)面试。资格复审合格人员持笔试准考证、面试通知书和有效身份证明(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参加面试。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式进行,满分为100分,主要测试应聘者从事招聘岗位工作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分析判断、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能力。面试人选达不到1:3的,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厅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划定面试最低控制线,在面试前书面通知应聘人员。面试成绩现场公布,由考生签字确认。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五、总成绩确定

总成绩按照笔试、面试成绩6:4的比例确定,笔试平均成绩换算为百分制后,按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的比例计算总成绩。总成绩=〔(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成绩+综合应用能力成绩)÷3〕×60%+面试×40%。总成绩四舍五入后,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应聘者总成绩出现并列时,按笔试成绩高者确定人选,若笔试成绩也相同,则采取加试面试的方式竞聘。未参加笔试或面试,笔试成绩、面试成绩低于合格线和考试中违纪违规人员不计算总成绩。笔试、面试成绩和考生总成绩在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网站公布。

六、体检

体检工作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厅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体检费用由应聘人员自理。根据应聘人员的总成绩,按岗位招聘人数等额确定体检人员名单。参加体检的应聘人员,须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笔试准考证和面试通知书。缺少上述证件之一者,不得参加体检。体检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应聘人员对体检项目结果有疑问时,可以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5日内,提出复检申请,安排到其他医院进行复检。复检以一次为限,以复检结论为准。复检不合格或应聘人员放弃体检出现空缺的,按应聘同一岗位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等额递补(面试缺考或成绩为零的,不得递补)。

应聘人员应严格遵守体检规定和要求,做到身份真实有效,认真完成全部体检项目。对弄虚作假或者隐瞒真实情况(如隐瞒影响聘用的疾病、病史)致使体检结果失真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不予聘用。

七、考察

体检结束后,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厅招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体检合格人员进行考察。组成两人以上的考察小组,采取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调阅档案等方法,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学、廉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作出考察结论。有考察不合格者,按应聘同一岗位总成绩排名先后依次等额递补。

应聘人员在考察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隐瞒事实真相或者有其他妨碍考察工作的行为,干扰、影响考察单位客观公正作出考察结论的,取消拟聘人员资格。

八、拟聘人员公示

体检、考察合格人员在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公示及之后环节出现的岗位空缺不再递补。

九、审批备案、聘用

经公示无异议后,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会议研究确定聘聘人员,并报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2024年9月30日前未取得岗位要求学历层次“毕业证”“学位证”的,毕业证信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无法查询,提供虚假材料、填报虚假信息的应聘人员,不予备案。

对备案后的聘用人员,按照程序办理审批聘用手续,聘用后按岗位设置管理有关规定确定岗位等级、签订聘用合同、兑现相应待遇、办理档案迁转等手续。

十、其他事项

1.本次考试考务工作在甘肃省纪委监委派驻省科学技术厅纪检监察组和省科学技术厅机关纪委的监督下,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厅人事处具体组织实施。

2.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或者个人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对于社会上有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培训、网站或者出版物等,请广大报考者提高警惕、理性对待,避免上当受骗,防止权益受损。请社会各界加强监督,如发现以上情况,请向相关部门举报,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共同维护良好的考试秩序,营造公平公正、安全有序的考试环境。

3.应聘人员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聘岗位,即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岗位,以及其他影响情形的岗位。具体回避情形请查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

4.本公告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厅负责解释。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人事处咨询电话:0931-4648949

监督举报电话:0931-8834604 8837041

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咨询电话:0931-4676230、4670278、8525772

报名技术咨询电话:4000010370

附件:1.甘肃省科学技术厅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列表

2.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

3.网上报名报考指南

来源:甘肃省科学技术厅

>>2024年甘肃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查询(持续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搜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