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城市便民服务

0

海口社会

海口社会专题栏目,提供与海口社会相关内容的文章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海口社会问题。

分享

浏览

1293

文章

1416

海口对低收入人口的社会救助有哪些?

2024-05-24,全文共 3497 字

+ 加入清单

一、分层分类社会救助

第一圈层是最困难的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是指符合“三无”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低保对象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状况符合当地相关规定的家庭成员。

第二圈层是低保边缘家庭。他们的家庭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标准,但低于低保标准1.5倍,并且财产状况符合当地相关规定;

第三圈层是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财产状况符合相关规定,且家庭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2倍,在医疗、教育等方面有较大支出,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

低收入人口还包括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和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困难人员。这也是低收入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

所谓救助分类,就是把社会救助按照基本生活救助(含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救助供养)、专项救助(含医疗、教育、住房、就业救助和受灾人员救助)、急难救助、服务类救助以及其他救助帮扶进行划分,针对不同困难类型的低收入人口给予差异化救助帮扶。针对第一圈层的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主要给予基本生活救助以及必要的专项救助;针对第二、第三圈层的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按照“什么困难救什么”的原则,主要给予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同时,针对遭遇各类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基本生活困难的,给予临时救助。通过这种制度设计,不同圈层的救助对象获得不同的救助政策,能够有效防止和避免“悬崖效应”,形成多层次的梯度救助格局。

二、助学补助

享受特惠性学生资助的对象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阶段的海南省户籍农村低保、农村特困供养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含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突发严重困难)家庭学生。资助的标准是:学前幼儿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生活费,小学生每人每年补助2000元生活费、400元学习生活用品费,初中生每人每年补助2500元生活费、400元学习生活用品费,高中生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生活费、1000元住宿费和教材费(已经免的不再发补助),中职学生每人每年补助3500元生活费,且不需要学生申请,由市县教育局对民政、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提供的人员信息与在校学生进行比对,核实学生就读情况,公示无异议后,按程序通过社保卡将特惠性学生资助资金发给符合条件的学生。

享受残疾人教育扶持资金的对象为: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的海南省户籍农村低保、农村特困供养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含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突发严重困难)家庭学生中的残疾学生。扶持资金的标准是:学前幼儿、高中学生每人每年补助3000元生活费,且由学生或家长向残联部门申请,经残联部门审核、审批后发给符合条件的学生。

享受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助学补助的对象为:海南省农村户籍中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原建档立卡脱贫户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学生。补助的标准是:每人每年补助3500元生活费,且不需要学生申请,但要求学生提供在校就读证明,由乡村振兴部门核实学生就读情况,公示无异议后,乡村振兴部门发放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助学补助给符合条件的学生。

推荐阅读:海口助学补助

三、就业救助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从四个精准,多措并举帮助就业、提高收入。

一是精准识别低收入人口。依托各级民政部门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为分层分类开展就业救助获取信息查询、需求推送等服务支持。积极对接教育、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医保、残联、妇联等相关部门,通过大数据交互分析,精准识别低收入人口,为开展分层分类就业救助匹配合适的政策和服务。

二是精准落实就业政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投入“真金白银”全方位支持低收入人口就业创业。

●对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低收入人口按照属地原则落实就业救助政策。

●低收入人口单位就业的,运用“直补快办”模式,给予吸纳企业和单位社保补贴和招用奖励补贴。

●灵活就业的,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落实农村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奖补。

●创业或创办小微企业的,落实税收减免政策,首次创业并正常运营一年给予创业补贴。低收入人口可申请最高个人30万,小微企业400万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给予贷款实际利率50%的财政贴息。低收入人口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获得相应证书,可享受职业培训补贴。

●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各市县可开发公益性岗位予以兜底帮扶。

三是精准开展就业服务。省人力资源开发局将针对低收入人口分类开展就业服务。联合省残联、省妇联、高校等举办专场招聘会,为不同低收入人群开展职业指导、创业指导等服务。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低收入人口积极学习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开展就业帮扶“晴天行动”,采取“铁脚板+大数据”全面摸排,“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制定帮扶措施,做到人员底数清、就业意向清、技能水平清、服务需求清,目前已为2.87万名困难人员建立就业帮扶档案。今年以来,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行动,实现5300多名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和3.27万失业人员再就业。

四是精准搭建服务平台。当前全省已经建成了244个就业驿站,就业驿站分布在全省的乡镇、重点园区、高校、城市的社区,就业驿站起到很好地把就业服务向低收入人口身边推送的作用。就业驿站今后将继续深度参与全省各项的就业专项服务,主动走进低收入人口的家庭,讲解就业政策、登记就业意向、摸底培训需求,开展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职业介绍,组织人员就近灵活就业和到单位稳定就业。

目前已有海南好就业的小程序,已经覆盖了全省所有的市县,只要在小程序上进行求职登记,24小时内就有专人来取得联系。

推荐阅读:海口就业救助

四、返贫监测

认定监测对象可分为两类情况:一是农户人均纯收入在当地监测范围内(2024年为8300元),且因受各种原因影响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或“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出现突出问题,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识别为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二是虽然农户人均纯收入超出当地监测范围,但因突发事件等各类因素导致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或“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出现突出问题,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识别为突发严重困难户。存在上述情况的农户可以向所在村(社区)口头申请、手机扫描二维码申请等方式进行自主申报。接到农户申请后,通过乡村入户核实,民主评议和公示,县级审核批准和公告等监测对象认定程序进行识别认定。除了农户自主申报外,还有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等多种渠道来发现需要监测的对象。

完成识别认定的监测对象,村级要根据返贫致贫风险及时完成帮扶计划制定和帮扶措施申报。同时县级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部门要会同相关行业部门根据职能尽快将帮扶措施落实到位。

五、医疗救助

医保部门主要开展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聚焦主责,落实医疗救助政策。

●一是对特困群众、孤儿,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资助;普通门诊合规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100%给予救助,年度限额2000元;住院和门特合规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按100%救助,年度无限额。

●二是对低保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按90%资助,普通门诊合规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按80%救助,年度限额2000元;住院和门诊慢特病合规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按80%~85%的比例给予救助,年度限额8万元。

●三是对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和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符合条件的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按90%资助,住院和门诊慢特病合规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超出本省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的部分按60%救助,超出20%的部分按65%救助,年度限额6万元。

●四是对支出型贫困救助对象,住院和门诊慢特病合规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超出本省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的部分按50%救助,超出35%的部分按55%救助,年度限额4万元。2023年全省医疗救助基金资助参保18.33万人、资助资金5875.55万元,门诊和住院救助18.01万人、救助资金1.8亿元。

第二,主动探索,推进多层次医疗救助示范区建设。目前,已经初步构建起多层次救助机制,基本实现了四个“转变”——变“多地跑”为“数据跑”,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变“事后救助”为“全过程管理”,变“单一救助”为“合力救助”。2023年8月“海惠帮”信息平台运行以来,已有785名患者通过多层次医疗救助平台申请获得救助,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1.08亿元,经医保报销7100.87万元,多层次医疗救助金额共计1648.66万元。

推荐阅读:海口医疗救助

展开阅读全文

海南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费补差怎么办理

2023-12-07,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海南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费补差方法:携带本人身份证件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填写《海南省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表》,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费补差业务,即时将免收滞纳金。

补差时间:2023年12月31日之前。

补差人群:2023年1月1日以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低于4830元或高于22458元,需要按照2023年基数上下限进行补差的灵活就业人员。

具体内容:

根据《关于我省2023年度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执行时间有关问题的通知》(琼人社发〔2023〕88号)精神,2023年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为24150元/月,下限为4830元/月,从2023年1月1日起执行。为落实好琼人社发〔2023〕88号文精神,保障参保人的合法权益,我中心已优化完成相关业务模块,各位灵活就业人员2023年1月1日以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低于4830元或高于22458元,需要按照2023年基数上下限进行补差的,请您于2023年12月31日之前,携带本人身份证件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填写《海南省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表》,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费补差业务,即时将免收滞纳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