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便民服务

0

广州高层次

广州高层次专题栏目,提供与广州高层次相关内容的文章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广州高层次问题。

分享

浏览

5678

文章

628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招聘高层次人才公告2024

2024-02-28,全文共 176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招聘高层次人才公告

一、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主要从事“资源与固体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两大领域的基础研究。现有在职人员340余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1人,博士生导师70余人。

研究所学科结构合理,现有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行星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4个博士一级学科培养点,地理学和海洋科学2个硕士一级学科培养点。拥有7个博士授权点、11个学术型硕士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地质学、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地球化学、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动力学、海洋地质学、古气候学以及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学科优势,以及有机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矿物学与成矿学、边缘海与大洋地质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和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矿物物理与矿物材料研究开发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实验平台支撑,研究所在“资源与固体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两大领域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为解决我国和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知识基础与技术支撑。

二、招聘学科

因研究所发展与科研布局需要,现面向海内外长期诚聘地质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各方向的高层次人才,重点招聘方向包括:有机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环境与健康、地表环境过程与区域环境质量、生态环境工程与技术、油气地球化学、生物有机地球化学、页岩油气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行星科学、地球复杂系统模型、全球构造与地球系统科学、深部地球物理(重磁电震)、勘探地球物理、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和机理)、高精度年代学、高温高压实验模拟、计算地球化学/计算地球动力学、地球宜居性、超深金刚石与深部物质组成、地球内部挥发份、岩浆储库动力学演化、金属矿产、诱导成矿学和行星地质与矿产资源等。

三、招聘岗位信息及应聘条件

(一)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

1. 长期项目:

申请人一般应当取得博士学位,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终身教职的副教授及以上的职务,年龄不超过55岁。

2. 青年项目:

申请人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并已取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40岁。为所从事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领军人才的发展潜力。申报时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

(二)中国科学院高层次人才计划

1. A类:

申请人应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或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能够解决关键技术难题,达到用人单位正高级岗位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水平,具有科技领军才能和团队组织能力。应具有在知名科研机构、高校或大型企业研发机构等担任教授或相当岗位的任职经历;对在海外工作的特别优秀或急需者,可放宽至副教授或相当资历。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0周岁。

2. B类:

申请人应具有博士学位,具备优良的科技创新潜质,有独立开展工作和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应具有取得博士学位后在知名科研机构、高校或大型企业研发机构等不少于3年(含)的科研工作经历,或具有担任副教授或相当岗位的任职经历;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国家重大任务急需,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特别优秀者,工作年限可适当放宽。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0周岁。

(三)所级优秀青年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

涂光炽青年学者计划

申请人应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在34周岁以下。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本研究领域取得了较突出的创新研究成果;具有科技创新潜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应聘材料

详细个人简历(包括教育、工作经历、发表论文情况等材料)。

五、工作待遇

1. 提供租住房或购房补贴、科研启动经费、实验和办公场地和必要的人力资源支持,实行协议薪酬等。特别优秀者,待遇面议。

2. 符合条件者可申请省级人才项目,获得资助者可享受生活补贴。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曾老师,联系电话:86-20-85290223

E-mail:zenglingjun@gig.ac.cn

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科华街511号(邮编:510640)

了解更多广州地化所和各实验室的相关信息,请登录研究所网址:http://www.gig.ac.cn

人事教育处

2024年2月27日

展开阅读全文

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长期招聘高层次人才

2023-09-16,全文共 2487 字

+ 加入清单

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一、学科方向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流体力学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

二、人才条件

(一)“百人计划”人才

1.“百人计划”A类人才

任职于海内外著名大学的教授,或海内外著名研究机构资深研究员,能带领本学科在其领域赶超或者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的领军人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0周岁,相当于下列水平人才:

(1) 国家级人才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

(2)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3)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4) 省级人才计划杰出人才或创新团队带头人或南粤百杰或相当级别人才;

(5) 国家重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负责人;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

(7) 国家科技奖励第一完成人;

(8) 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主任。

2.“百人计划”B类人才

具有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副教授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的人才,或具有国内一流高校、科研机构正高级职称的人才,或担任海内外知名企业技术负责人等职位的高级研发人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0周岁,相当于下列水平人才:

(1)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人才入选者;

(2)“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4)“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或者省级人才计划(工程)领军人才入选者;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

(6)省科技奖励第一完成人、中国专利金奖或银奖第一发明人;

(7)海内外知名企业高级研发人才。

3.“百人计划”C类人才

具有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拥有正式科研职位,或在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国内外知名企业技术负责人以上职务,或相当于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级人才计划(工程)项目入选者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且近五年科研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1)在《Science》、《Nature》或SCI影响因子20以上的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或者在影响因子大于10的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本人排名第一或为通讯作者。

(2)作为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中国科学院一区或者在本学科权威期刊上发表6篇及以上学术论文;

(3)作为主要执笔人获得省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不少于3项,或发布省级规划等咨询报告3篇及以上;

(4)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学术论文有2篇及以上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5)其他学术水平与上述条件相当的人才。

4.“百人计划”D类人才

毕业于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优秀博士,或具有在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学习经历并完成至少一期博士后科研工作的人员,或工程化领域紧缺人才,或在海内外知名企业担任部门主管及以上职务且连续工作3年以上的人员。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且近五年科研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1)近五年内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科院二区以上或本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不少于5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不少于2篇);

(2)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件以上。

(二)“千名博士(后)计划”人才

毕业于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优秀博士(后),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三、薪酬待遇

人才层次

聘期

待遇

科研岗位

“百人计划”A

五年

税前薪酬平均130万元/年,科研启动经费:1000万元。生活补贴:提供税前300万元的生活补贴(购房补贴、安家费)。

智能检测技术研究

机器人技术研究

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研究

数字化制造技术研究

装备可靠性技术研究

“百人计划”B

五年

税前薪酬平均80万元/年,科研启动经费:300万元。生活补贴:提供税前150万元的生活补贴(购房补贴、安家费)。

“百人计划”C

五年

税前薪酬平均50万元/年,科研启动经费:150万元;生活补贴:提供税前80万元的生活补贴(购房补贴、安家费)。

“百人计划”D

五年

税前薪酬平均40万元/年,科研启动经费:75万元;生活补贴:提供税前40万元的生活补贴(购房补贴、安家费)。

“千名博士(后)计划”

两年

(博后)

税前薪酬平均35万元/年,科研启动经费:30万元。生活补贴:提供每月2500元租房补贴,时间为2年。

三年

(博后)

税前薪酬平均30万元/年,科研启动经费:20万元。生活补贴:提供每月2500元租房补贴,时间为2年。

三年

(博士)

税前薪酬平均25万元/年,科研启动经费:20万元。生活补贴:提供每月2500元租房补贴,时间为3年。

注:除以上待遇,按规定享有研究所科研成果奖励等,上不封顶。

四、报名方法

1、报名方式:有意应聘者,请将电子版简历及相关业绩证明材料发送至邮箱:yb.huo@giim.ac.cn,邮件主题为:“应聘岗位+姓名”。

2、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大院13号楼

邮编:510070

电话:020-37656295、87686026

邮箱:yb.huo@giim.ac.cn

联系人:霍老师、李老师

广东省科学院是广东省政府直属科研院所,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是我国首批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简称“研究所”)成立于1969年1月,是广东省科学院下属骨干科研院所之一,公益二类科研事业单位,位于广州市科教文卫中心越秀区。

研究所围绕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当家”工作部署,开展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关键技术攻关,建设有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现代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创新平台,为广东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检测技术、机器人技术、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装备可靠性技术,是我省智能制造技术领域重要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基地。

围绕研究所发展及团队建设需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现面向海内外长期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提供优厚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提供生活补贴或过渡性住房,符合相关条件的人才可按程序办理事业单位编制和广州户口,并可协助编内人员适龄子女就读广东省科学院幼儿园(省一级)。

热诚欢迎各位杰出英才加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