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市便民服务

0

扬州展览

扬州展览专题栏目,提供与扬州展览相关内容的文章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扬州展览问题。

分享

浏览

1880

文章

649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2024年度展览计划

2024-03-28,全文共 1839 字

+ 加入清单

温馨提醒:展览如有调整以实际情况为准,大展空降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哦~

展览时间:2023年12月29日至2024年3月31日

展览地点:中国大运河博物馆5、8号展厅

展览内容:“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齐白石是中国二十世纪画坛巨匠,精通诗、书、画、印,堪称四绝。在他笔下,四季皆有生机:春有“煦风和暖日初长”,夏有“北海青荷动影凉”,秋有“玉阶满地化燕脂”,冬有“寒夜客来茶当酒”。他创“红花墨叶”派,将大写意推向了极致,齐白石意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生命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展览时间:2023年12月31日至2024年4月7日

展览地点:中国大运河博物馆14、15号展厅

展览内容:龙的形象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而言,如同黄河与长江,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更是连接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值此中华传统十二生肖中的甲辰龙年到来之际,中运博携手中国文物报社,集50多家文博机构数百幅祥龙题材的文物艺术品映像,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大展鲲鹏羽翼,壮怀龙马精神!

展览时间:2024年2月起至长期

展览地点: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官方账号

展览内容:本云展以元代书画界领军人物赵孟頫的视角为切入点,以动态展陈与多效交互的技术手段,带领您跟随他的脚步,全面深入地了解元代大都城的建筑规划、运河治理、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等方面知识,揭示大都与大运河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历史关系,再现元代大都城的繁华盛景。

展览时间:2024年2月起

展览地点:中国大运河博物馆11、12号展厅

展览内容:布达拉宫与大运河同属世界文化遗产,她雄踞拉萨市红山之巅,殿宇重迭、气贯苍穹,凝结着人民智慧、展现着民族交流,以其辉煌的雄姿和浩瀚的珍宝被誉为“世界屋脊的文化艺术宝库”。2024年中运博“文化遗产”系列特展聚焦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带您走近婆娑净土中屹立千年的西藏布达拉宫。

展览时间:2024年5月-8月

展览地点:中国大运河博物馆5号展厅

展览内容: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4年恰逢申遗成功十周年。十载耕耘,运河考古成果斐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运而生。此次展览汇聚运河沿线八省市重大考古新发现,以近十年以来运河考古发掘的重要遗址为主线,用重大考古新成果来展现大运河文化新内涵。

展览时间:2024年6月-9月

展览地点:中国大运河博物馆5号展厅

展览内容:20世纪初的俄罗斯充满着变革。社会的动荡促使着俄罗斯的艺术家们向旧时代的艺术告别,去探索和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尽管时间短暂,俄罗斯先锋派艺术仍对世界艺术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马克·夏加尔、瓦西里·康定斯基和卡齐米尔·马列维奇无疑是最闪耀的三颗明星。本展览将致力于展现三位大师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理念,一瞥俄罗斯先锋艺术的大胆进取和复杂政治背景下艺术家命运历程。

展览时间:2024年9月-11月

展览地点:中国大运河博物馆5号展厅

展览内容:中国刺绣文化源远流长,作为“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大运河沿线非遗技艺的代表性符号之一。2024年中运博“运河非遗”系列特展将聚焦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姚建萍,向观众呈现“精、细、雅、洁”的苏绣之美,以及传统非遗技艺与人们日常生活在新时代下的交融和传承。

展览时间: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

展览地点:中国大运河博物馆11、12号展厅

展览内容:“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水之畔,古都开封,自古繁华。从“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的帝王之都,到“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的喧嚣市井,雅与俗交织成了北宋汴京城的一体两面。这里诞生了耳熟能详的“文人天团”,这里也孕育了满足吃货的“百样食事”。2024年11月,中运博再造东京梦华,邀您一同与我们那“迷人的老祖宗”对话古今!

展览时间: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

展览地点:中国大运河博物馆5号展厅

展览内容:麦积山,高耸入云,平地拔起,山势险峻。每当大雨过境,水雾由山间生起,于茂林中缭绕,宛若仙境。悬崖峭壁之上,自十六国北朝起开凿的二百余个佛教洞窟,星罗棋布。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这里,承载着跨越千年的“中国古代泥塑陈列”之大观。2024年12月,中运博等待着您前来一睹“东方微笑”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常设展览

2024-03-28,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展览全景展示中国大运河历史面貌与文化价值,观沧桑运河之历史沿革,叹水利工程之天工巧夺,晓国家管理之天下转漕,读万民生业之流蕴风物,并结合大运河漫漫申遗长路,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新时代背景,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做了全方位回顾与展望。

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

展览以“城市历史景观再现”的模式打造一个有历史场景和真实业态、让观众可以互动体验的展厅。入口以船行至岸边开始,由一条主街将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运河故事”串联,以真实的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体验,从多个维度让观众身临其境,开启一场穿越时空之旅。

展开阅读全文

扬州中运博展览紫禁城与大运河简介

2024-03-28,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展览紫禁城大运河” 分为“运河漂来紫禁城”“天下美物聚宫城”两个部分,阐释了紫禁城营建与大运河的密切关系,并以北上宫廷的瓷器、漆器、 玉器等文物将清代宫廷生活片段呈现在观众眼前。

01运河漂来紫禁城

展览在空间上讲究通透关联、景展融合,巧妙运用故宫建筑元素,化繁为简,达到实用功能与形式美感的融合统一,通过透景的空间设计,构建展品间的内在联系,搭建空间中心观景平台, 营造最佳视点,领略紫禁皇宫的美轮美奂。

02天下美物聚宫城

从砖石木料、车马船只、军需仪仗,到时鲜果蔬、锦衣华服、香帛贡品,紫禁城中的生活物资多由运河送达。苏州的玉器、刺绣、缂丝,扬州的玉雕、雕漆,南京的云锦、绒花,常州的梳篦,宜兴的紫砂,还有江浙一带的家具......天下美物,无不汇聚皇宫。彼时,常年航行于运河上的船只,少则数百艘,多时三千有余,络绎不绝,昼夜不歇。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专题展览

2024-03-28,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漫步非遗展厅,简约雅致的背景,衬托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活力。展览设计以观众参与体验为核心,考虑不同层次、年龄观展群体的需求,用静态(展品)、活态(展示、展演)相结合的表现形式突出非遗项目的观赏性,描绘大运河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美好生活。

世界运河与运河城市

展览以运河为纽带,以具有共同运河文化基因和身份认同的运河城市为主体,从世界遗产、水利智慧和城市风情三个方面,探索世界运河的渊源,诠释运河城市特色。

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

《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总长135 米,高3 米,由江苏省书画家为主创成员,大运河沿线8 个省(直辖市)的15 位书画家共同参与完成。展览以图卷与图像的形式将百米长卷合理排置,展示与记录了史诗图卷及其创作历程,呈现出运河史诗的恢宏气魄。

隋炀帝与大运河

展览以隋炀帝杨广乘坐龙舟南下,自作《早渡淮诗》为引,徐徐展开这个历史人物与大运河的故事。通过文物配合场景再现、文字展板的形式,讲述隋炀帝与扬州及大运河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

紫禁城与大运河

展览设计巧妙运用故宫建筑元素,景展融合,化繁为简,既让观众领略到紫禁皇宫的美轮美奂,又阐释了紫禁城营建与大运河的密切关系,并以北上宫廷的玉器、漆器、瓷器等文物将清代宫廷生活片段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

运河湿地寻趣

“运河湿地寻趣”主要面向少儿群体,参与性强,在互动中呈现运河两千年的生态涵养,探寻运河湿地的奥秘。展览实现了博物馆陈列从静态到动态、从单一到多元、从参观到参与、从知识到见识、从技术到艺术等多维度功能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