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市便民服务

0

2024年咸阳高考报名条件有哪些?

2024年咸阳高考报名条件有: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截至2024年8月31日,本人户籍应在陕且满3年;截至高考当年,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陕连续学籍满3年。具体内容,详见正文。

2023-10-21,全文共 1136 字

+ 加入清单

2024年高考者须于2023年11月1日至7日,登录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完成网上报名程序,逾期未报名者责任自负。具体报考条件如下:

一、报名条件

(一)申请在陕报名参加高考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 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3. 截至2024年8月31日,本人户籍应在陕且满3年;

4.截至高考当年,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陕连续学籍满3年。即从第一学年开始,在我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注册学籍并连续就读满3年,按规定完成学业并可获得陕西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

(二)户籍在陕但不满足以上户籍或学籍要求者:

1.根据教育部规定,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可以申请报名参加高考。但在陕申请报考者本人及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必须在陕,且本人初次户籍登记在陕。报名前本人写出同等学力书面说明,户籍所在县(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并出具同意意见后,由户籍所在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受理其报名申请。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同等学力认定办法由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自2025年高考报名起,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按照《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暂行办法的通知》(陕教〔2023〕14号)执行。

2.随外出务工的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在外省就读,不符合就读省份高考报名条件,且本人初次户籍登记在陕、本人及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在陕的报考者,持相关人员户籍、就读省份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籍等材料,可申请在户籍所在县(区、市)报名参加高考。

3.本人随其父亲或母亲因军转安置、工作调动(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人事管理部门办理的调动)正常迁转户籍至我省,并将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籍转入我省,可不受户籍、学籍年限限制。

4.截至高考当年8月31日,学籍在陕满3年但户籍在陕不满3年,在户籍迁入我省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持有陕西省居住证,且持证期间在陕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的陕西省居住证时间与其取得陕西户籍时间连续,且两项时间相加满3年,可申请在学籍所在县(区、市)报名参加高考。

(三)外省来陕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陕西户籍在陕就业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在陕参加高考,按照《陕西省教育厅等三部门关于印发做好外省来陕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陕西户籍在陕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在陕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施细则的通知》(陕教规范〔2021〕3号)执行。

(四)在我省定居的外国侨民报名,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同等学力,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并须持有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点击查看:2024年咸阳高考报名(时间+安排)

更多相似推荐

2024年咸阳高考报名考生信息采集安排是怎样的?

2023-10-21,全文共 1099 字

+ 加入清单

一、考生信息采集

1.报考者本人须在规定时间内,到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地点采集居民身份证信息和本人正面免冠彩色头像。考生头像采集规范及标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图像采集规范及信息标准》执行。

注:因不出具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未现场采集头像而影响报名手续办理的,责任由报考者自负。

2.各县(区、市)要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图像采集规范及信息标准》采集报考者头像,务必确保头像符合要求。要严格核查考生身份,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人、证、照”合一,严密防范“高考移民”和借机代考者。对在采集头像过程中弄虚作假的考生,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考试工作人员的责任。

二、网上报名和信息确认

1. 完成报考资格审查和考生信息采集后,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生成报考者报名条。

2.报考者凭本人报名条,登录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进入网上报名系统,查验本人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信息,认真阅读《考生须知》《2024年高考考生诚信承诺书》《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条款,同意履行诚信承诺后输入报名信息。

3. 报名信息必须真实准确,考生须对填写的个人信息负责。任何人、任何单位不得代替考生填写应由考生本人填写的信息。

4.

报考者须从文史、艺术(文)、理工、艺术(理)、体育(理)5个科类中选报一类。任何人、任何单位不得强制考生选择报考科类。选报艺术(文)、艺术(理)和体育(理)的考生应注意:

(1)填报提前批次志愿时,只能填报相应科类志愿,不能兼报包括文史类和理工类本、专科(含军队院校、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司法本科专业、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国家免费医学生;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优师专项;公费师范生;综合评价招生;急需紧缺涉农专业;定向培养军士;航海类专业以及其他经批准参加提前批次录取的高校及专业)在内的其他科类志愿。在其他批次,艺术(文)类考生可以填报文史类志愿,艺术(理)类、体育(理)类考生可以填报理工类志愿。文史类、理工类考生不得兼报其他科类志愿。

5.报考费通过网上银行或微信支付缴纳,缴费成功后方可办理确认报名信息等后续手续。网上缴费时间为2023年11月1日至7日。

6.完成网上报名后,考生应于11月14日前确认报名信息。考生本人要在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出具的考生报名信息校验单上签字确认。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各中学要提醒考生认真确认本人姓名、身份证号、应往届、政治面貌、个人简历、联系地址及电话等报名信息,确保准确无误。对考生提出的信息错误,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要及时更正。

>>点击查看:2024年咸阳高考报名费用是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咸阳高考报名费用是多少?

2023-10-21,全文共 1035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省物价局、省财政厅核定的标准,报考者须缴纳报名考试费110元。报考费通过网上银行或微信支付缴纳,缴费成功后方可办理确认报名信息等后续手续。

一、加强管理

1. 严防“高考移民”

(1)各地要根据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做好综合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教学〔2016〕2号)精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决防范和打击违法违规跨省(市、区)获取在陕高考资格的“高考移民”行为。要将高考报名资格审查责任明确到岗、落实到人。充分发挥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强化对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重点时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

(2)对因工作责任心不强、审核把关不严、监管不力,造成不符合条件的报考者蒙混过关、违规获取我省高考报名资格的,要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对有关单位主管领导进行问责。对组织或参与“高考移民”活动以及为伪造户籍、学籍档案等行为提供便利的工作人员,要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涉及“高考移民”的违规案件,除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还要追究主管领导及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 确保报名信息安全

(1)高考报名工作通过网络进行,期间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报名学校均可通过考务平台取得相关考生信息。要严格执行《陕西省考试招生信息管理工作实施细则》(陕试综〔2016〕23号)相关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所下载的考生报名信息不被泄露,特别是考生的身份证号、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等涉及考生隐私的信息不被泄露。所下载的考生报名信息只能用于考试招生工作,不得将考生信息交予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将考生信息交予中介机构开展违规招生活动,不得以任何理由在校际间交换考生信息,坚决杜绝以任何形式利用考生信息进行牟利。考生本人对自己的报名信息要严密保管,无论有意或不慎将信息泄露给他人,由此产生与考生意愿相悖的后果,责任自负。

(2)考试招生信息实行省、市、县、报名学校分级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报名学校要明确岗位责任,确保信息管理责任落实,确保信息处理及使用规范高效,确保信息交接及存储安全可靠。因管理不善导致信息泄露,由相关责任单位负责处理;产生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注:教育部及陕西省如有新的规定,按照新的规定执行。

>>点击查看:咸阳高考报名网上信息确认时间是什么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咸阳高考报名有什么政策照顾?

2023-10-21,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一、照顾政策和特殊类型

(一)资格审查

1. 享受录取照顾政策的各类特殊考生,要交验相关原始证件,同时填写《陕西省高考享受照顾政策考生申请表》,并接受主管部门审查。

2. 其中仅属于少数民族同时不具备其他照顾资格的考生无需填写此表,其少数民族资格由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采集考生身份证信息后审查确认。

3.各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要将除少数民族考生外的特殊考生分类造册,报送省教育考试院,由省教育考试院复核后在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和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公示。

4.

有关市(区)、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要参照《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陕西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重点高校在陕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陕试普招〔2023〕13号)规定,严格审查国家、地方、高校3个专项计划的考生报考资格,并于2023年12月16日前,为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在网上报名系统中加注相应标记。

5. 往年被上述3个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主动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3个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6.残疾考生须于2023年11月1日至7日,持本人第二代及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向报名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提出提供合理便利正式书面申请,逾期不再受理。各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要将残疾考生的残疾证号等信息录入网上报名系统,并组织专家组对残疾考生进行现场确认完成综合评估,并于2024年3月15日前将书面评估报告报省教育考试院。

7.各地要将所有对考生资格有特殊要求的招生类型资格审查结果在考生所在中学和当地进行公开公示,接受广大考生和社会监督,公示内容及时限等严格执行教育部信息公开公示工作规定。要认真受理有关信访、投诉与举报,务必做到事事有调查、件件有回复。

对在资格审查中伪造、变造、篡改、假冒户籍和学籍等提供虚假个人信息及证明材料的考生,均认定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将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

>>点击查看:咸阳高考报名网上信息确认时间是什么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咸阳高考报名资格审查是怎么审查的?

2023-10-21,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一、报考资格审查

1.网上报名前,所有报考者须提供本人有关证明材料,接受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报考资格审查。

2.高考报考资格审查工作的重点是初次户籍登记不在我省的报考者的户籍(或父母居住及参保缴费)、学籍和实际就读情况。

3.各市、县(区、市)要在当地招委会领导下,制定严格规范、切实有效的资格审查办法。要会同公安机关对初次户籍登记不在我省的报考者进行重点核查,对单独进行户口迁移、有组织集体户口迁移等各类涉嫌“高考移民”的情况,要严格审核把关。

4.对公安机关发现的通过办理非正常户籍迁移手续等违规落户的报考者,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在陕报考资格。要会同学籍管理部门严格审查此类报考者在陕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籍取得方式和入学注册手续,严格审查报考者学籍注册和实际就读是否一致,严格审查学籍信息变更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确认学籍真实并符合规定,严禁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籍、空挂学籍、人籍分离者违规报考。

5.各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应汇总辖区内通过审查的初次户籍登记不在我省考生情况,并报所属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备案。各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负责将辖区内初次户籍登记不在我省考生登记造册,并请本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公安机关、人社部门对考生学籍(实际就读)、户籍(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居住)和参保缴费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复核。对经复核查实确属不符合报名条件者,坚决取消其在陕报考资格。

6.各县(区)招生考试机构要将通过资格审查的初次户籍登记不在我省考生,在其学籍所在(毕业)中学进行公示,公示信息应包括考生姓名、性别、注册学籍时间、户籍迁入我省时间、父母户籍(居住)与参保缴费情况等,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接受社会监督。

7.

各市(区)、县(区、市)、各中学要高度重视高考报名政策宣传工作,要将高考报名政策告知工作前置。在初三年级开学、中考报名、高一新生入学等时间节点,将我省高考报名条件、办法等政策规定及时、准确地告知每一位在校中学生。对初次户籍登记不在我省的学生,要采取逐人告知并要求其本人和家长签署政策知晓书的办法,确保高考报名政策宣传无遗漏、无死角。

>>点击查看:2024年咸阳高考报名不能报考的情况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咸阳高考报名不能报考的情况有哪些?

2023-10-21,全文共 1321 字

+ 加入清单

2024年高考者须于2023年11月1日至7日,登录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完成网上报名程序,逾期未报名者责任自负。

一. 下列人员不得在陕西省报名

1. 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 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高考(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 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考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 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其中,未成年人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

(六)不符合我省高考报名条件的随迁子女、户籍已迁入我省但不符合我省高考报名条件者,必须及时返回户籍所在省份或户籍流出省份报名参加高考。

二、加强管理

1. 严防“高考移民”

(1)各地要根据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做好综合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教学〔2016〕2号)精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决防范和打击违法违规跨省(市、区)获取在陕高考资格的“高考移民”行为。要将高考报名资格审查责任明确到岗、落实到人。充分发挥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强化对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重点时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

(2)对因工作责任心不强、审核把关不严、监管不力,造成不符合条件的报考者蒙混过关、违规获取我省高考报名资格的,要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对有关单位主管领导进行问责。对组织或参与“高考移民”活动以及为伪造户籍、学籍档案等行为提供便利的工作人员,要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涉及“高考移民”的违规案件,除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还要追究主管领导及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 确保报名信息安全

(1)高考报名工作通过网络进行,期间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报名学校均可通过考务平台取得相关考生信息。要严格执行《陕西省考试招生信息管理工作实施细则》(陕试综〔2016〕23号)相关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所下载的考生报名信息不被泄露,特别是考生的身份证号、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等涉及考生隐私的信息不被泄露。所下载的考生报名信息只能用于考试招生工作,不得将考生信息交予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将考生信息交予中介机构开展违规招生活动,不得以任何理由在校际间交换考生信息,坚决杜绝以任何形式利用考生信息进行牟利。考生本人对自己的报名信息要严密保管,无论有意或不慎将信息泄露给他人,由此产生与考生意愿相悖的后果,责任自负。

(2)考试招生信息实行省、市、县、报名学校分级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报名学校要明确岗位责任,确保信息管理责任落实,确保信息处理及使用规范高效,确保信息交接及存储安全可靠。因管理不善导致信息泄露,由相关责任单位负责处理;产生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注:教育部及陕西省如有新的规定,按照新的规定执行。

>>点击查看:2024年咸阳高考报名条件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咸阳高考报名(时间+安排)

2023-10-21,全文共 7163 字

+ 加入清单

一.2024年高考报名安排

1. 报名时间:2023年11月1日至7日

2. 报名入口:点此进入

注:包括保送生、少年班、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强基计划、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残障单招等各类特殊类型招生,逾期未报名者责任自负。

3.

报名地点:陕西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学籍(毕业中学)所在县(区、市)报名,往届毕业生也可在户籍所在县(区、市)报名。在陕就读内地西藏班、新疆班学生在就读学校所在县(区、市)报名。少年班报考者凭报考高校通知单在学籍所在县(区、市)报名。

二、报名条件

(一)申请在陕报名参加高考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 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3. 截至2024年8月31日,本人户籍应在陕且满3年;

4.

截至高考当年,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陕连续学籍满3年。即从第一学年开始,在我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注册学籍并连续就读满3年,按规定完成学业并可获得陕西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

(二)户籍在陕但不满足以上户籍或学籍要求者:

1.

根据教育部规定,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同等学力人员可以申请报名参加高考。但在陕申请报考者本人及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必须在陕,且本人初次户籍登记在陕。报名前本人写出同等学力书面说明,户籍所在县(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并出具同意意见后,由户籍所在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受理其报名申请。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同等学力认定办法由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自2025年高考报名起,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按照《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暂行办法的通知》(陕教〔2023〕14号)执行。

2.

随外出务工的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在外省就读,不符合就读省份高考报名条件,且本人初次户籍登记在陕、本人及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在陕的报考者,持相关人员户籍、就读省份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籍等材料,可申请在户籍所在县(区、市)报名参加高考。

3.

本人随其父亲或母亲因军转安置、工作调动(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人事管理部门办理的调动)正常迁转户籍至我省,并将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籍转入我省,可不受户籍、学籍年限限制。

4.截至高考当年8月31日,学籍在陕满3年但户籍在陕不满3年,在户籍迁入我省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持有陕西省居住证,且持证期间在陕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的陕西省居住证时间与其取得陕西户籍时间连续,且两项时间相加满3年,可申请在学籍所在县(区、市)报名参加高考。

(三)外省来陕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陕西户籍在陕就业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在陕参加高考,按照《陕西省教育厅等三部门关于印发做好外省来陕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陕西户籍在陕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在陕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施细则的通知》(陕教规范〔2021〕3号)执行。

(四)在我省定居的外国侨民报名,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同等学力,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并须持有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五)下列人员不得在陕西省报名:

1. 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 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高考(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 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考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 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其中,未成年人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

(六)不符合我省高考报名条件的随迁子女、户籍已迁入我省但不符合我省高考报名条件者,必须及时返回户籍所在省份或户籍流出省份报名参加高考。

三、报考资格审查

1. 网上报名前,所有报考者须提供本人有关证明材料,接受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报考资格审查。

2. 高考报考资格审查工作的重点是初次户籍登记不在我省的报考者的户籍(或父母居住及参保缴费)、学籍和实际就读情况。

3.

各市、县(区、市)要在当地招委会领导下,制定严格规范、切实有效的资格审查办法。要会同公安机关对初次户籍登记不在我省的报考者进行重点核查,对单独进行户口迁移、有组织集体户口迁移等各类涉嫌“高考移民”的情况,要严格审核把关。

4.

对公安机关发现的通过办理非正常户籍迁移手续等违规落户的报考者,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在陕报考资格。要会同学籍管理部门严格审查此类报考者在陕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籍取得方式和入学注册手续,严格审查报考者学籍注册和实际就读是否一致,严格审查学籍信息变更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确认学籍真实并符合规定,严禁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籍、空挂学籍、人籍分离者违规报考。

5.

各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应汇总辖区内通过审查的初次户籍登记不在我省考生情况,并报所属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备案。各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负责将辖区内初次户籍登记不在我省考生登记造册,并请本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公安机关、人社部门对考生学籍(实际就读)、户籍(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居住)和参保缴费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复核。对经复核查实确属不符合报名条件者,坚决取消其在陕报考资格。

6.

各县(区)招生考试机构要将通过资格审查的初次户籍登记不在我省考生,在其学籍所在(毕业)中学进行公示,公示信息应包括考生姓名、性别、注册学籍时间、户籍迁入我省时间、父母户籍(居住)与参保缴费情况等,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接受社会监督。

7.各市(区)、县(区、市)、各中学要高度重视高考报名政策宣传工作,要将高考报名政策告知工作前置。在初三年级开学、中考报名、高一新生入学等时间节点,将我省高考报名条件、办法等政策规定及时、准确地告知每一位在校中学生。对初次户籍登记不在我省的学生,要采取逐人告知并要求其本人和家长签署政策知晓书的办法,确保高考报名政策宣传无遗漏、无死角。

四、考生信息采集

1.

报考者本人须在规定时间内,到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地点采集居民身份证信息和本人正面免冠彩色头像。考生头像采集规范及标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图像采集规范及信息标准》执行。

注:因不出具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未现场采集头像而影响报名手续办理的,责任由报考者自负。

2.

各县(区、市)要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图像采集规范及信息标准》采集报考者头像,务必确保头像符合要求。要严格核查考生身份,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人、证、照”合一,严密防范“高考移民”和借机代考者。对在采集头像过程中弄虚作假的考生,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考试工作人员的责任。

五、网上报名和信息确认

1. 完成报考资格审查和考生信息采集后,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生成报考者报名条。

2.

报考者凭本人报名条,登录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进入网上报名系统,查验本人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信息,认真阅读《考生须知》《2024年高考考生诚信承诺书》《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条款,同意履行诚信承诺后输入报名信息。

3. 报名信息必须真实准确,考生须对填写的个人信息负责。任何人、任何单位不得代替考生填写应由考生本人填写的信息。

4.报考者须从文史、艺术(文)、理工、艺术(理)、体育(理)5个科类中选报一类。任何人、任何单位不得强制考生选择报考科类。选报艺术(文)、艺术(理)和体育(理)的考生应注意:

(1)填报提前批次志愿时,只能填报相应科类志愿,不能兼报包括文史类和理工类本、专科(含军队院校、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司法本科专业、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国家免费医学生;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优师专项;公费师范生;综合评价招生;急需紧缺涉农专业;定向培养军士;航海类专业以及其他经批准参加提前批次录取的高校及专业)在内的其他科类志愿。在其他批次,艺术(文)类考生可以填报文史类志愿,艺术(理)类、体育(理)类考生可以填报理工类志愿。文史类、理工类考生不得兼报其他科类志愿。

5.

按照省物价局、省财政厅核定的标准,报考者须缴纳报名考试费110元。报考费通过网上银行或微信支付缴纳,缴费成功后方可办理确认报名信息等后续手续。网上缴费时间为2023年11月1日至7日。

6.

完成网上报名后,考生应于11月14日前确认报名信息。考生本人要在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出具的考生报名信息校验单上签字确认。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各中学要提醒考生认真确认本人姓名、身份证号、应往届、政治面貌、个人简历、联系地址及电话等报名信息,确保准确无误。对考生提出的信息错误,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要及时更正。

六、照顾政策和特殊类型

(一)资格审查

1. 享受录取照顾政策的各类特殊考生,要交验相关原始证件,同时填写《陕西省高考享受照顾政策考生申请表》,并接受主管部门审查。

2. 其中仅属于少数民族同时不具备其他照顾资格的考生无需填写此表,其少数民族资格由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采集考生身份证信息后审查确认。

3.

各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要将除少数民族考生外的特殊考生分类造册,报送省教育考试院,由省教育考试院复核后在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和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公示。

4. 有关市(区)、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要参照《陕西省教育考试院

陕西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重点高校在陕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陕试普招〔2023〕13号)规定,严格审查国家、地方、高校3个专项计划的考生报考资格,并于2023年12月16日前,为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在网上报名系统中加注相应标记。

5. 往年被上述3个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主动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3个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6.

残疾考生须于2023年11月1日至7日,持本人第二代及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向报名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提出提供合理便利正式书面申请,逾期不再受理。各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要将残疾考生的残疾证号等信息录入网上报名系统,并组织专家组对残疾考生进行现场确认完成综合评估,并于2024年3月15日前将书面评估报告报省教育考试院。

7.

各地要将所有对考生资格有特殊要求的招生类型资格审查结果在考生所在中学和当地进行公开公示,接受广大考生和社会监督,公示内容及时限等严格执行教育部信息公开公示工作规定。要认真受理有关信访、投诉与举报,务必做到事事有调查、件件有回复。

对在资格审查中伪造、变造、篡改、假冒户籍和学籍等提供虚假个人信息及证明材料的考生,均认定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将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

七、准考证和考场编排

1.2023年11月21日前,各市(区)完成考生准考证号编排工作。11月25日后,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可登录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下载《艺术类专业课考试报考证》或《体育类专业课考试报考证》。

2.

2024年4月底前为参加高考考生(不含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及其他特殊类型提前录取考生)确定考点、考场,编排座位号。高考座位号按照文史、理工两大类编排,艺术(文)类考生与文史类考生混编,艺术(理)及体育(理)类与理工类考生混编。内地西藏班、新疆班、少年班考生编排在尾数考场。小语种考生单独编排考场。考生准考证上将同时印制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其中考场号、座位号仅供考生参加统一考试使用。

3.

高考前已经被高校录取的所有考生不得再参加高考。省教育考试院在高考前将已录取考生名单整理分发各市(区)、县(区、市),各地不再制发已录取考生的准考证。

八、思想政治品德考核

1.2023年11月17日前,对考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考生所在学校或单位负责对其政治态度、思想品德做出全面鉴定,并对其真实性负责。对受过刑事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或其他违法违纪处理的考生,要提供所犯错误的事实、处理意见和本人对错误的认识及改正错误的现实表现等翔实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2.

在校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由所在学校指定专人输入网上报名系统,非在校生由其工作单位填写(无工作单位的由乡镇、街道办事处填写)。县(区、市)要指定专人将非在校生和在户籍地报名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鉴定内容输入网上报名系统。考核表原件留存备查。

3.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是考生电子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县级招生考试机构、学校及其他鉴定单位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采取专人负责、据实填写、严格审核等有效措施,确保不出差错。因工作失误导致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内容影响考生录取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 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未能提供对错误的认识及改正错误的现实表现等证明材料的,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

(一)有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言行或参加邪教组织,情节严重的;

(二)触犯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刑事处罚或治安管理处罚且情节严重、性质恶劣,尚在处罚期内的。

九、体检

1. 2024年2月底前,所有考生均须接受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并如实填写本人的既往病史。考生体检按照《教育部 卫生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的通知》(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有关规定实施。

2.

我省高考实行“无纸化”体检,须在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进行,主检医师应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责任心强的医生担任。体检结论由副主任医师(含)以上职称的医生作出。呈现在体检表上的信息和数据要规范、准确。检查结果和体检结论必须有医师签名。非指定的医疗机构为考生做出的体检结论无效。

3.

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应将体检结论及时反馈给考生本人。体检结论作出后,考生本人须签字确认。考生隐瞒“既往病史”或在参检过程中弄虚作假,由此而导致影响本人录取或新生入学注册的,其责任由考生自负。不参加体检者,视其为主动放弃本年度高考录取资格。各县(区)应于2024年3月底前上传考生体检结果。

4.

各市(区)招生委员会要指定一所较好的市级医院作为高考体检争议市级仲裁医院。对体检结论提出异议的考生,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先安排在原体检医院进行复检。对原体检医院无法确诊、或考生对复检仍持有争议的问题,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安排时间组织有关考生到市级仲裁医院进行复检。对于市级仲裁医院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汇总后于2024年4月15日前报送省教育考试院安排终检。陕西省人民医院为我省高考体检的终检医院,负责对县、市级体检和复检医院无法确诊的问题做出最终裁定。

5.

高考体检工作“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因错检、漏检、结论错误而影响考生录取的责任由相关体检工作人员及体检医院承担。在体检工作中弄虚作假,伪造、变造《体检表》的体检工作人员,由当地招委会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

十、加强管理,

1. 严防“高考移民”

(1)各地要根据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做好综合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教学〔2016〕2号)精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决防范和打击违法违规跨省(市、区)获取在陕高考资格的“高考移民”行为。要将高考报名资格审查责任明确到岗、落实到人。充分发挥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强化对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重点时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

(2)对因工作责任心不强、审核把关不严、监管不力,造成不符合条件的报考者蒙混过关、违规获取我省高考报名资格的,要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对有关单位主管领导进行问责。对组织或参与“高考移民”活动以及为伪造户籍、学籍档案等行为提供便利的工作人员,要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涉及“高考移民”的违规案件,除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还要追究主管领导及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十一、加强信息管理,

1. 确保报名信息安全

(1)高考报名工作通过网络进行,期间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报名学校均可通过考务平台取得相关考生信息。要严格执行《陕西省考试招生信息管理工作实施细则》(陕试综〔2016〕23号)相关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所下载的考生报名信息不被泄露,特别是考生的身份证号、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等涉及考生隐私的信息不被泄露。所下载的考生报名信息只能用于考试招生工作,不得将考生信息交予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将考生信息交予中介机构开展违规招生活动,不得以任何理由在校际间交换考生信息,坚决杜绝以任何形式利用考生信息进行牟利。考生本人对自己的报名信息要严密保管,无论有意或不慎将信息泄露给他人,由此产生与考生意愿相悖的后果,责任自负。

(2)考试招生信息实行省、市、县、报名学校分级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报名学校要明确岗位责任,确保信息管理责任落实,确保信息处理及使用规范高效,确保信息交接及存储安全可靠。因管理不善导致信息泄露,由相关责任单位负责处理;产生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注:教育部及陕西省如有新的规定,按照新的规定执行。

>>附件1:高考报名学籍证明及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表样).docx

>>附件2: 附件2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图像采集规范及信息标准.docx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咸阳高考在哪个网站报名?

2023-10-21,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2024年咸阳高考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完成网上报名程序,逾期未报名者责任自负。

一. 2024年高考报名安排

1. 报名时间:2023年11月1日至7日

注:包括保送生、少年班、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强基计划、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残障单招等各类特殊类型招生,逾期未报名者责任自负。

2.报名地点:我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学籍(毕业中学)所在县(区、市)报名,往届毕业生也可在户籍所在县(区、市)报名。在陕就读内地西藏班、新疆班学生在就读学校所在县(区、市)报名。少年班报考者凭报考高校通知单在学籍所在县(区、市)报名。

二、不得报考的情况

(一)申请在陕报名参加高考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 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3. 截至2024年8月31日,本人户籍应在陕且满3年;

4.截至高考当年,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陕连续学籍满3年。即从第一学年开始,在我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注册学籍并连续就读满3年,按规定完成学业并可获得陕西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

>>点击查看:2024年咸阳高考报名条件有哪些?

>>点击查看:2024年咸阳高考报名(时间+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咸阳高考报名时间是什么?

2023-10-21,全文共 1287 字

+ 加入清单

2024年高考者须于2023年11月1日至7日。高考报告包括保送生、少年班、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强基计划、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残障单招等各类特殊类型招生。

一、报考资格审查

1. 网上报名前,所有报考者须提供本人有关证明材料,接受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报考资格审查。

2. 高考报考资格审查工作的重点是初次户籍登记不在我省的报考者的户籍(或父母居住及参保缴费)、学籍和实际就读情况。

3.各市、县(区、市)要在当地招委会领导下,制定严格规范、切实有效的资格审查办法。要会同公安机关对初次户籍登记不在我省的报考者进行重点核查,对单独进行户口迁移、有组织集体户口迁移等各类涉嫌“高考移民”的情况,要严格审核把关。

4.对公安机关发现的通过办理非正常户籍迁移手续等违规落户的报考者,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在陕报考资格。要会同学籍管理部门严格审查此类报考者在陕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籍取得方式和入学注册手续,严格审查报考者学籍注册和实际就读是否一致,严格审查学籍信息变更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确认学籍真实并符合规定,严禁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籍、空挂学籍、人籍分离者违规报考。

5.各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应汇总辖区内通过审查的初次户籍登记不在我省考生情况,并报所属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备案。各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负责将辖区内初次户籍登记不在我省考生登记造册,并请本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公安机关、人社部门对考生学籍(实际就读)、户籍(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居住)和参保缴费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复核。对经复核查实确属不符合报名条件者,坚决取消其在陕报考资格。

6.各县(区)招生考试机构要将通过资格审查的初次户籍登记不在我省考生,在其学籍所在(毕业)中学进行公示,公示信息应包括考生姓名、性别、注册学籍时间、户籍迁入我省时间、父母户籍(居住)与参保缴费情况等,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接受社会监督。

7.

各市(区)、县(区、市)、各中学要高度重视高考报名政策宣传工作,要将高考报名政策告知工作前置。在初三年级开学、中考报名、高一新生入学等时间节点,将我省高考报名条件、办法等政策规定及时、准确地告知每一位在校中学生。对初次户籍登记不在我省的学生,要采取逐人告知并要求其本人和家长签署政策知晓书的办法,确保高考报名政策宣传无遗漏、无死角。

二、考生信息采集

1.报考者本人须在规定时间内,到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地点采集居民身份证信息和本人正面免冠彩色头像。考生头像采集规范及标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图像采集规范及信息标准》执行。

注:因不出具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未现场采集头像而影响报名手续办理的,责任由报考者自负。

2.各县(区、市)要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图像采集规范及信息标准》采集报考者头像,务必确保头像符合要求。要严格核查考生身份,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人、证、照”合一,严密防范“高考移民”和借机代考者。对在采集头像过程中弄虚作假的考生,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考试工作人员的责任。

>>点击查看:2024年咸阳高考报名条件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咸阳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招生报名结束后还能报名吗?

2024-03-12,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不能。报名结束后不受理考生补报名,报考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体育类专业课全省统考和文化课全国统考。

一. 报名安排

1. 报名时间:2024年3月15日9∶00至17日17∶00。

报名入口:点此进入

2. 报名费用:45元。

二. 报考条件

报考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必须已完成2024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且报考科类为体育(理),要具备体育运动要求的身体素质和基础,一般男性身高不低于170厘米、女性身高不低于160厘米。

三. 考试安排

(一)考试安排

1.专业课统考由计算机系统随机编排考生参加考试的组别和时间,请报名并完成缴费的考生于3月22日后登录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查看考试安排,并认真阅读考生须知。

2.考生必须按照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公布的考生进入考点时间安排,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到西安体育学院(地址:西安市含光北路65号)领取《专业课考试准考证》并参加考试。

3. 考点实行封闭式管理,家长及带队教师不得进入考点,且不得在考点大门处聚集。

4. 西安体育学院要认真核对考生信息,确认无误后发放制式的《专业课考试准考证》。

(二)考试项目

共4项,分别为:100米跑、立定跳远、原地推铅球、800米跑。

1. 考试方法:所有考试项目全部采用电子设备进行测量。各项目的数据测量、显示、传输、打印、保存、统计等全部使用计算机自动完成。点击查看:2024咸阳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招生报考(时间+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咸阳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报名(时间+条件)

2024-02-29,全文共 3921 字

+ 加入清单

一.报名注意事项

(一)退役士兵资格初审及信息录入

1. 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退役士兵的资格初审及信息录入。

2.

符合报名条件的退役士兵考生(含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生和退役士兵非免试生)于3月5日至8日按要求完成退役士兵资格初审及信息录入,未进行信息录入的往届退役士兵考生将无法参加本次专升本考试网上报名、应届退役士兵考生将无法享受相应照顾政策。具体安排如下:

(1)安置地在陕西省的退役士兵,在安置地所在区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办理。

(2)安置地非陕西省,但从陕西入伍的退役士兵,在入伍地所在区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办理。

(3)安置地和入伍地均非陕西省,但户籍在陕西的退役士兵,在户籍所在区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办理。

(4)退役士兵资格初审及信息录入时,须携带身份证、入伍通知书、退役证、个人三等功及以上奖励证书。

(5)区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地址及办公电话将通过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官网、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公布。

(二)报考前注意事项

1. 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生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放弃免试,参加统考,但不得兼报。

2. 考生应按照2024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专业对应目录选报一个本科招生专业。

3. 凡不符合报名条件要求、填报信息不实或违反专业报考规定所产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

在校生报名出现异常情况的,由生源学校核查学籍注册情况,确属学籍注册遗漏或错误的应届毕业生,生源学校必须于3月12日前统一汇总相关情况,向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出具经学籍主管部门认可的相关证明文件,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审核同意后方可参加报名。

二. 网上报名

1. 报名时间:2024年3月11日9∶00至13日18∶00。

>>报名入口:点此进入

注:进入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报名系统,按照提示和要求,输入本人身份证号和手机号,通过手机短信验证码完成报名账号注册,准确填写个人基本信息,核验无误后确认提交。

2. 信息采集及资格审查:2024年3月11日至3月15日。

3. 缴费时间:2024年3月11日至3月16日12∶00。

4. 网上打印准考证:考生于考前一周登录报名系统,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按准考证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注:报名资格审查合格并完成信息采集的考生,再次登录报名系统缴纳报名考试费。考生缴费成功后,报名完成,否则报名无效。

三. 招生对象

1.陕西省内2024年普通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以下简称“在校生”。

2.

普通高职(专科)录取后及在校期间,从陕西省应征入伍,退役复学后的2024年应届毕业生;普通高职(专科)在校期间或毕业后,从陕西省应征入伍,退役后两年内(2022年1月1日后退役)的往届毕业生。以下简称“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生”。

3. 具有陕西户籍和退役证的普通高职(专科)应届、往届毕业生(含自愿放弃免试资格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以下简称“退役士兵非免试生”。

注:上述三类招生对象中含五年一贯制、“3+2”连读毕业生,但未达到毕业条件的结业生等不得报考。

四. 报考条件

1. 在校生

(1)首次报考专升本,高职学习期间表现良好,成绩合格;

(2)参加生源学校组织的专业课考核且成绩合格,考生所考科目应符合拟报考本科专业课程要求。参加全省文化课统一考试(以下简称统考)。

2. 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生

(1)退役后首次报考专升本,在校学习和服役期间综合表现良好,无不良记录;

(2)免试全省统一文化课考试及专业课考核,须参加职业技能综合测试。

3. 退役士兵非免试生

(1)退役后首次报考专升本,在校学习和服役期间综合表现良好,无不良记录;

(2)免试专业课考核,参加全省统考。

以上三类考生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报考专业须符合陕西省教育厅制定的《2024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专业对应目录》规定,报考专业应为高职阶段所学专业对应的本科招生专业之一。

五. 资格审查材料

1.

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生:二代身份证、普通高职毕业证(应届生携带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往届生还须携带学信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入伍通知书和退役证原件及复印件,如有个人三等功及以上奖励的,还须携带立功授奖证书。

2.

退役士兵非免试生:二代身份证、户籍证明、普通高职毕业证(应届生携带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往届生还须携带学信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入伍通知书和退役证原件及复印件。

3.

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资格复审合格后进行身份验证和信息采集,打印《2024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 报考资审表》,填写资格复审意见并签字确认,资格审查材料的复印件或扫描件留存备查。

六. 考试安排

1. 统考科目:文史、医学、艺术类:大学英语、大学语文。

2. 理工类:大学英语、高等数学。

3. 各科目满分均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实行分卷考试。陕西省教育考试院公布各科目考试说明。

4.

职业技能综合测试:职业技能综合测试实行笔试方式,时间150分钟,满分200分。测试内容根据退役大学生士兵特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军事基本理论、思想政治与中国近代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基本常识等内容,不指定教材。

注: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生在报名资审市区参加职业技能综合测试。

七. 考试时间

八. 录取分数线划定原则

1.

专升本文化课统考各招生专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由省招办按照招生计划和考生统考成绩划定,专项计划(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职毕业生)、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单独划线。

2. 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照招生计划和职业技能综合测试结果划定,退役士兵非免试生不再实行计划单列、单独划线。

九. 填报志愿

1. 统考成绩及职业技能综合测试结果公布后,考生登陆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或陕西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专升本招生报名系统,查询招生计划,填报志愿。

2.

专升本志愿设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生志愿、专项计划(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职毕业生)志愿和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志愿(含职业教育本科)。符合条件的考生,在相应志愿栏填报志愿,最多可填报10个学校。

3. 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还可填报相应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志愿(含职业教育本科)。

4. 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志愿填报,确认后提交。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志愿填报,视为放弃录取,责任自负。

十. 考生档案

1. 考生电子档案由省招办汇总建立,包括考生基本信息、照片、统考成绩或职业技能综合测试结果、报考志愿等内容。

2.

在校生(含本校应届退役士兵)纸介质档案由各生源学校建立,包括《2024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 报考资审表》、学籍档案(含《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名单》复印件、入学原始资料、学年鉴定、学年成绩表、专业调整公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职毕业生相关档案、入伍及退役档案材料等)。

3. 生源学校应对本校考生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4.

退役士兵纸介质档案(不含省内应届退役士兵)由各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建立。包括《2024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 报考资审表》、应征入伍通知书和退役证复印件、户籍复印件、学籍证明(应届生)或高职毕业证复印件(往届生)、学信网下载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等。

十一. 录取

(一)新生录取工作在省招生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由省招办组织实施,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办法。

(二)统考生录取依照招生计划,实行平行志愿规则投档(文化课总分相同的,语文/数学成绩高者优先投档)。专业投档中,学校投档最低分有语文/数学、英语成绩都相同的考生,则全部投档,超计划部分由招生学校向省教育厅申请增补计划录取。

在符合报名条件、考试成绩达到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的考生中,由招生学校按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遗留问题由招生学校负责处理。省招办根据招生政策对招生学校提出的录取名单进行审核,对不符合招生政策的情况予以纠正。同时,各招生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要履行监督职能,监督政策执行,确保公平公正。

(三)正式投档录取后,省招办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专业,进行征集志愿。对征集志愿录取后,未完成招生计划且线上生源不足的专业,根据计划缺额、生源情况、招生学校意愿实行降分征集志愿录取。征集志愿信息在录取期间通过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和陕西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发布。

(四)免试生录取

1.竞赛获奖免试入学。在世界技能组织主办的“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的普通高职应届毕业生中国国家代表队选手可免试升入本科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学习。

2.退役大学生士兵立功免试入学。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生服役期间荣立个人三等功及以上奖励的,免于职业技能综合测试,由招生高校根据考生选报专业录取。

3.符合免试条件、参加职业技能综合测试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生,根据考生职业技能综合测试结果、学校志愿,按照平行志愿规则投档录取。专业投档中,学校投档最低分有职业技能综合测试结果相同的考生,则全部投档,超计划部分由招生学校向省教育厅申请增补计划录取。

(五)符合条件、参加统考的退役士兵享受文化课总分增加10分投档的照顾政策。

(六)专升本招生实行局域网录取,统一使用考生电子档案,招生学校录取时在录取现场下载。招生学校按省招办审批后的录取新生名单,签发录取通知书。录取通知书由招生学校直接邮寄考生本人。

(七)档案交接。录取结束后,生源学校通过专升本 报名系统院校管理端下载录取名单,录取新生(含本校应届退役士兵)的纸介质档案由生源学校密封后统一移交招生学校。退役士兵(不含本省高校应届退役士兵)报名时产生的纸介质档案由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密封后统一移交招生学校。纸介质档案移交要严格履行交接手续。

陕西省教育考试院举报电话:029—85221726,85221762。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咸阳征兵报名(时间+入口)

2023-12-02,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2024年征兵报名工作已全面展开,具体的安排如下:

一. 征兵安排

1. 上半年应征报名:2023年12月1日至 2024年2月18日18时。

2. 下半年应征报名:2023年12月1日至 2024年8月10日18时。

>>报名入口点此进入

3. 征集对象和年龄:

(1)上半年应征报名对象为男青年。

(2)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毕业生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含高校在校生),年满18至22周岁(2002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出生);

(3)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上半年符合毕业条件的毕业班学生,年满18至24周岁;

(4)研究生毕业生及在校生放宽至26周岁;

(5)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男青年,年满18至20周岁。

二. 征兵政策

1. 保留学籍与入学资格: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正在高校就读的学生(含新生),服役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2年内允许复学或入学

2. 学费补偿、减免与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1)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军士、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高等学校学生实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减免。

(2)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6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20000元。

(3)超出标准部分不予补偿、代偿或减免。

三. 征兵体检

1. 视力和体重的标准

(1)视力:(1)任何一眼裸眼视力低于4.5,不合格。

(2)任何一眼裸眼视力低于4.8,需进行矫正视力检查,任何一眼矫正视力低于4.8或矫正度数超过600度,不合格屈光不正经准分子激光手术(不含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等其他术式)后半年以上,无并发症,任何一眼裸眼视力达到4.8,眼底检查正常,除条件兵外合格

体重:符合下列条件且空腹血糖

男性: 17.5

女性: 17

注:BMI=体重(千克) 除以身高 (米)的平方。

>>点击查看:2024年咸阳征兵报名对体检有什么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咸阳征兵报名对体检有什么要求?

2023-12-01,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一.征兵体检

1. 视力和体重的标准

(1)视力:(1)任何一眼裸眼视力低于4.5,不合格。

(2)任何一眼裸眼视力低于4.8,需进行矫正视力检查,任何一眼矫正视力低于4.8或矫正度数超过600度,不合格屈光不正经准分子激光手术(不含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等其他术式)后半年以上,无并发症,任何一眼裸眼视力达到4.8,眼底检查正常,除条件兵外合格

体重:符合下列条件且空腹血糖

男性: 17.5

女性: 17

注:BMI=体重(千克) 除以身高 (米)的平方。

二. 征兵政策

1. 保留学籍与入学资格: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正在高校就读的学生(含新生),服役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2年内允许复学或入学

2. 学费补偿、减免与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1)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军士、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高等学校学生实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减免。

(2)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6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20000元。

(3)超出标准部分不予补偿、代偿或减免。

>>点击查看:2024年咸阳征兵报名(时间+入口)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咸阳选调报名专项选调只能报考一个岗位吗?

2023-11-18,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一.报名注意事项

1. 学校同意推荐的学生,登录“2024年度陕西省招录选调生报名”系统上传《报名推荐表》进行报名。

2. 报名专项选调的,只可选择一个岗位,也可同时报名基层选调;报名基层选调的,可选择5个志愿,志愿为梯次志愿,西安市所属县(区)只可填报1次。

3. 报名时,需上传受表彰奖励、担任学生干部等相关证明材料,报考岗位“其他条件”要求的相关资格证书扫描件。

4.报名审核未通过的学生可在规定时限内重新报名。资格审核贯穿选调工作全过程,凡发现报名者有不符合资格条件、档案造假、违规违纪等行为,即取消选调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

相关政策详见各招录高校公告,可向所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具体信息。

热忱欢迎有志于投身陕西建设的优秀学子踊跃报名!

联系电话:029-63905587

电话咨询时间为周一至周五:8:30-12:00,14:30-18:00

电子邮箱:sxzzbghb@163.com

>>点击查看:2024年咸阳省级选调生招录(入口+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咸阳省级选调生招录条件

2023-11-18,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一.选调条件

(一)除符合《公务员录用规定》要求的资格条件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1. 对党忠诚,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3.年满18周岁(2005年7月1日以前出生),本科生的年龄在24周岁以下(1999年7月1日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的年龄在27周岁以下(1996年7月1日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的年龄在30周岁以下(1993年7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参军入伍经历的可放宽2周岁。

4.2024年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院校录取时须为第二批次录取及以上。

5.学习成绩优良,能如期毕业,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应于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范围内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博士研究生应于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范围内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6. 有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甘于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奉献,志愿到基层工作。

7. 作风朴实、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8. 中共党员,担任班委及以上职务不少于1年,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校级以上奖励,具有参军入伍经历的,同等条件下优先选调。

>>点击查看:咸阳省级选调生招录对象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咸阳下半年事业单位招聘硕士不符合报名条件有哪些

2023-11-10,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硕士研究生工作人员25名(其中:市级9名,秦都区16名)。

一. 招聘程序

(一)网上报名与资格初审

1. 报名时间:2023年11月16日08:00至11月18日20:00。

2. 资格审查时间:2023年11月16日08:00至11月19日12:00。

二. 不符合报名应聘的主要情形

1. 2023年11月15日(含)前,已被招聘为2023年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以发文为准);

2.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受过开除处分;在立案审查期间或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的;

3. 曾在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纪律行为的;

4. 现役军人和在读的非2023年应届毕业生,以及在读的非2023年应届毕业生用以往取得的学历报名的;

5.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需要回避的;

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有服务年限规定且服务年限未满的;特岗教师、“三支一扶”人员在服务期内的;(服务期计算时间截止2023年12月31日);

7. 失信被执行人;

8. 法律、法规规定不符合本次招聘要求的。

>>点击查看:2023年咸阳市下半年事业单位招聘硕士(条件+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咸阳国家公务员遴选和公开选调报名条件

2023-10-29,全文共 2222 字

+ 加入清单

一.公开遴选报名条件

1. 报名人员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素质过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品行端正,实绩突出,群众公认。

(3)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注:①本次公开遴选要求的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

②军队转业干部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③直辖市区(县)机关工作经历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

(4)除报考专门面向选调生职位外,一般应当在本级机关工作2年以上。

(5)近3年年度考核没有基本称职以下等次。

(6)具有公开遴选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和任职经历。报考一级调研员及以下职级职位,须现任相同层次的职务职级。

注:①除对年龄有特殊要求的职位外,报考一级、二级调研员职位的,年龄在43周岁以下(1979年11月以后出生);报考三级、四级调研员职位的,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82年11月以后出生);

②报考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职级职位的,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87年11月以后出生),其中,报考专门面向选调生职位,现为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或者三级、四级主任科员的,年龄在32周岁以下(1990年11月以后出生);

③现为一级、二级科员的,年龄在29周岁以下(1993年11月以后出生)。

(7)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8)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9)符合公开遴选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工作经历年限、任职经历年限和年龄的计算时间截至2023年11月,现任职务职级以报名前的任职为准。

2.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参加公开遴选:

(1)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2)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3)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专门机关审查调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4)受到诫勉、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务处分等影响期未满或者期满影响使用的。

(5)新录用乡镇公务员在乡镇机关工作未满5年的(含试用期)。

(6)按照有关规定,到艰苦边远地区以及定向单位工作未满最低服务年限或者对转任有其他限制性规定的。

注:①对于通过降低进入门槛等倾斜政策录用的人员,应当在所报考市(地、州、盟)辖区内的艰苦边远县乡机关最低服务5年(含试用期);

②未满5年的,不得参加本次公开遴选。

(7)尚在试用期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未满1年的。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报名人员不得报考任职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遴选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二. 公开选调报名条件

1.报名人员除应当具备公务员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务员调任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的资格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下列工作经历和任职资历:

①现任中央企业总部工作部门下设处室负责同志或者企业总部及下属单位相当职务层次人员;

②现任省(自治区、直辖市)属企业工作部门(处室)或者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及相当职务层次人员;

③现任市(地、州、盟)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当职务层次人员;在中央企业地方下属单位工作的,比照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市(地、州、盟)属企业现任相当职务层次人员;

④以及在上述国有企业工作,担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或者已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⑤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工作人员,须在五级、六级管理岗位,其中报考一级、二级调研员职位的,须在五级管理岗位;

⑥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须在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及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市(地、州、盟)直属事业单位副高级岗位2年以上或者正高级岗位。

(2)具有公开选调职位要求的相关工作经历。

(3)除对年龄有特殊要求的职位外,报考一级、二级调研员职位的,年龄在43周岁以下(1979年11月以后出生);报考副处长或者三级、四级调研员职位的,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82年11月以后出生)。

(4)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5)具备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规定的晋升至公开选调职务职级累计所需的最低工作年限。

(6)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7)符合公开选调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注:工作经历年限、任职经历年限和年龄的计算时间截至2023年11月,现任职务以报名前的任职为准。

2.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参加公开选调: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3)被开除公职的。

(4)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5)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专门机关审查调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6)受到诫勉、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务处分等影响期未满或者期满影响使用的。

(7)正在接受审计机关审计的。

(8)尚在试用期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未满1年的。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注:报名人员不得报考任职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选调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遴选和选调报名范围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咸阳军队文职公开招聘报考条件有哪些?

2023-10-21,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一.报考条件

报考人员应当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同时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政治条件。应当符合军队招录聘用文职人员政治考核的标准条件。

(二)学历条件。一般应当具有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报考在艰苦边远地区、岛屿的岗位,以及有毒有害等特殊岗位的,可不作全日制要求。驻艰苦边远地区、岛屿的单位定向招考军队烈士和因公牺牲军队人员的配偶子女、未婚军队烈士的兄弟姐妹以及现役军人配偶,除教学、科研、工程、医疗专业技术岗位外,报考学历要求可以放宽至大学专科。报考护理、艺术、体育专业岗位的,报考人员的学历可以放宽至大学专科。

(三)资格条件。应当具有招考岗位要求的职称和职业资格。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外,报考初级专业技术岗位,以及博士研究生报考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不作职称要求。

(四)身体条件。应当符合《军队选拔军官和文职人员体检标准》规定的招录聘用文职人员体检标准条件。其中,身高标准总体执行《军队选拔军官和文职人员体检标准》,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文职人员选拔需要适当放宽,但男性不得低于160厘米、女性不得低于155厘米;经中央军委机关部委、战区、军兵种、中央军委直属单位、武警部队认定的高层次人才、特殊专业人才,以及相关急需紧缺专业人才,身高标准可以再作适当放宽。

(五)年龄条件。报考九级文员以下管理岗位或者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年龄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7年10月至2005年10月期间出生);报考八级文员、七级文员管理岗位或者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年龄为18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1977年10月至2005年10月期间出生)。

(六)其他条件。除上述条件外,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军事职业特点和岗位职责要求,对招考岗位设置不超过3个附加条件。

报考人员取得学历学位和职称、职业资格的截止时间为2024年7月31日,其中免笔试直接面试岗位截止时间可以为录用时间,但不得超过2024年12月31日。

>>点击查看:2024年咸阳军队文职公开招聘(时间+报考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咸阳高考报名网上信息确认时间是什么时候?

2023-10-21,全文共 940 字

+ 加入清单

网上缴费时间为2023年11月1日至7日,于11月14日前确认报名信息。报考者须缴纳报名考试费110元。报考费通过网上银行或微信支付缴纳,缴费成功后方可办理确认报名信息等后续手续。

一、网上报名和信息确认

1. 完成报考资格审查和考生信息采集后,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生成报考者报名条。

2.报考者凭本人报名条,登录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进入网上报名系统,查验本人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信息,认真阅读《考生须知》《2024年高考考生诚信承诺书》《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条款,同意履行诚信承诺后输入报名信息。

3. 报名信息必须真实准确,考生须对填写的个人信息负责。任何人、任何单位不得代替考生填写应由考生本人填写的信息。

4.

报考者须从文史、艺术(文)、理工、艺术(理)、体育(理)5个科类中选报一类。任何人、任何单位不得强制考生选择报考科类。选报艺术(文)、艺术(理)和体育(理)的考生应注意:

(1)填报提前批次志愿时,只能填报相应科类志愿,不能兼报包括文史类和理工类本、专科(含军队院校、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司法本科专业、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国家免费医学生;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优师专项;公费师范生;综合评价招生;急需紧缺涉农专业;定向培养军士;航海类专业以及其他经批准参加提前批次录取的高校及专业)在内的其他科类志愿。在其他批次,艺术(文)类考生可以填报文史类志愿,艺术(理)类、体育(理)类考生可以填报理工类志愿。文史类、理工类考生不得兼报其他科类志愿。

5.按照省物价局、省财政厅核定的标准,报考者须缴纳报名考试费110元。报考费通过网上银行或微信支付缴纳,缴费成功后方可办理确认报名信息等后续手续。网上缴费时间为2023年11月1日至7日。

6.完成网上报名后,考生应于11月14日前确认报名信息。考生本人要在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出具的考生报名信息校验单上签字确认。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各中学要提醒考生认真确认本人姓名、身份证号、应往届、政治面貌、个人简历、联系地址及电话等报名信息,确保准确无误。对考生提出的信息错误,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要及时更正。

>>点击查看:2024年咸阳高考报名资格审查是怎么审查的?

展开阅读全文

咸阳2023年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2023-07-13,全文共 103 字

+ 加入清单

报名条件

(一)遵守宪法、法律、广播电视相关法规、规章;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四)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含2024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

展开阅读全文
搜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