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市便民服务

0

合肥公办

合肥公办专题栏目,提供与合肥公办相关内容的文章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合肥公办问题。

分享

浏览

4647

文章

918

2024年黄山市中心城区公办初中学区划分

2024-04-26,全文共 1668 字

+ 加入清单

(一)学区划分

根据《关于印发2017年中心城区初中学区调整方案的通知》(黄教基〔2017〕18号),今年各公办初中学区与2023年基本一致,具体划分如下:

屯溪三中:新安北路—北海路(视情况可扩至铁路沿线)—前园北路—黄山东路—仙人洞南路—长干路—滨江中路围成区域。招生计划:6个教学班。

屯溪四中:横江、率水以西,江南片新安南路(新安大道)以西;江北片老城区,滨江西路—新安北路—北海路—华山路围成区域。招生计划:13-14个教学班。

屯溪五中:滨江路以北、北海路—前园北路—黄山东路—仙人洞南路一线以东。招生计划:10个教学班。

屯溪六中:江南片新安南路(新安大道)以东;江北片滨江中路—长干路—仙人洞南路围成区域(此区域可根据自愿原则选择屯溪三中)。招生计划:10个教学班。

新城实验学校初中部:黄山高新区范围内皖赣铁路以北小区,新潭镇长源村、长林村、陈坑村、蕉充村、霞高村、瓯山村。招生计划:6-7个教学班。

为盘活区域义务教育资源,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梅林实验学校初中部生源继续进行分流,原梅林实验学校初中部学区范围内(黄山高新区范围内皖赣铁路以南小区,新潭镇华资社区、新潭村、上资村、东关村、汗山桥村、梅林村、竹林村、仙林村、仙和村和引充社区)的学生可根据自愿原则选择屯溪三中或新城实验学校初中部。

(二)入学方式及学区认定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坚持以户籍地为主,坚持划片就近免试入学原则。今年公办初中入学继续实行按实际居住地(住宅性质房产)就近安排入学,租房协议原则上不得作为就近入学的依据。学生所在学区认定具体原则是:

1.屯溪户籍小学毕业生

(1)屯溪户籍(含高新区,下同)小学毕业生,其户籍地址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学生本人房产证地址一致的为学区内固定生源,优先安排在学区内初中。

(2)屯溪户籍小学毕业生,其户籍地址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以实际居住地为准(房产所有权人须为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学生本人),原则上安排在学区内初中,若学区内初中学位已满,由市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3)屯溪户籍小学毕业生,如以祖辈房产入学,须父母双方及学生本人名下在屯溪区(含高新区)无房产,出生申报时户籍与父母其中一方户籍均与祖辈在同一户口簿上且从未迁出;如以父母与祖辈共同共有房产入学,须父母双方及学生本人名下在屯溪区(含高新区)无其他房产。以上两类学生原则上安排在学区内初中,若学区内初中学位已满,由市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4)屯溪户籍小学毕业生,其户籍跟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以外亲属的,属于挂户,不得以户籍地址申请学区内初中,由市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2.非屯溪户籍小学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进城务工人员须提供在中心城区稳定居住、稳定工作的证明,市教育局将根据学校学位情况、监护人在中心城区房产权属、居住年限、工作年限及社保缴纳年限等情况相对就近统筹安排就读初中。属外地户籍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应回户籍地或父母工作地就读初中。

3.特殊类型招生

对烈士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落实教育优待政策。

(1)烈士子女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2)军人子女按照《安徽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实施细则》(政联〔2021〕1号)、《黄山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实施办法》(黄拥办〔2022〕9号)要求执行,通过信息系统向军分区人武部政治工作部门提报,集中出具优待资格证明信,退出现役1年内军人由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复核;

(3)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按照《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皖应急〔2019〕61号)要求执行;

(4)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按照《安徽省公安厅 安徽省教育厅转发公安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皖公政治〔2018〕347号)要求执行;

(5)高层次人才子女,按照市人才办相关要求执行;

(6)其他优抚对象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2023年巢湖公办学校网上报名登记需要哪些材料?

2023-08-02,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2023年巢湖公办学校网上报名登记需要哪些材料

答:(1)适龄儿童少年一年级入学,须提供: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房产证;②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③儿童出生医学证明;④适龄儿童少年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户口簿。

(2)适龄儿童少年七年级入学,须提供: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房产证;②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③小学完成证书(或学籍证明);④适龄儿童少年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户口簿(如户口簿不能体现房主和适龄儿童少年关系时,需提供适龄儿童少年出生医学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2024黄山市直公办小学学区划分

2024-04-26,全文共 1361 字

+ 加入清单

(一)学区划分

市新城实验学校小学部:黄山高新区范围内皖赣铁路以北小区,新潭镇长源村、长林村、陈坑村、瓯山村、蕉充村、霞高村居民子女。

市梅林实验学校小学部:黄山高新区范围内皖赣铁路以南、仙林村区间道路以西小区,新潭镇梅林村、竹林村、仙林村、仙和村、引充社区居民子女。其中,引充社区属皖赣铁路以北的居民子女可根据自愿原则选择市新城实验学校。

市新潭小学:新潭镇华资社区、新潭村、汗山桥村、东关村、上资村及仙林村区间道路以东小区居民子女。

根据义务教育班额要求,原则上小学招生每班不超过45人。

(二)就读学区认定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坚持以户籍地为主,坚持划片就近免试入学原则。公办小学入学继续实行按实际居住地(住宅性质房产)就近安排入学,租房协议原则上不得作为就近入学的依据。

1.屯溪户籍适龄儿童

(1)屯溪户籍(含高新区,下同)适龄儿童(出生申报或迁入满一年),其户籍地址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学生本人房产证地址一致的为学区内固定生源,优先安排在学区内小学。户籍迁入时间不满一年的,待固定生源安排后优先安排。

(2)屯溪户籍适龄儿童,其户籍地址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以实际居住地为准(房产所有权人须为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学生本人),原则上安排在学区内小学,若学区内小学学位已满,由市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3)屯溪户籍适龄儿童,如以祖辈房产入学,须父母双方及学生本人名下在屯溪区(含高新区)无房产,出生申报时户籍与父母其中一方户籍均与祖辈在同一户口簿上且从未迁出;如以父母与祖辈共同共有房产入学,须父母双方及学生本人名下在屯溪区(含高新区)无其他房产。以上两类适龄儿童原则上安排在学区内小学,若学区内小学学位已满,由市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4)屯溪户籍适龄儿童,其户籍跟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以外亲属的,属于挂户,不得以户籍地址申请学区内小学,由市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2.非屯溪户籍适龄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进城务工人员须提供在屯溪区(含高新区)稳定居住、稳定工作的证明,市教育局将根据学校学位情况、监护人在屯溪区(含高新区)居住情况、工作年限及社保缴纳年限等情况,相对就近统筹安排就读小学。属外地户籍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应回户籍地或父母工作地就读小学。

3.特殊类型招生

对烈士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落实教育优待政策。

(1)烈士子女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2)军人子女按照《安徽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实施细则》(政联〔2021〕1号)、《黄山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实施办法》(黄拥办〔2022〕9号)要求执行,通过信息系统向军分区人武部政治工作部门提报,集中出具优待资格证明信,退出现役1年内军人由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复核;

(3)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按照《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皖应急〔2019〕61号)要求执行;

(4)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按照《安徽省公安厅 安徽省教育厅转发公安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皖公政治〔2018〕347号)要求执行;

(5)高层次人才子女,按照市人才办相关要求执行;

(6)其他优抚对象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合肥居住证满一年的居民子女如何在网上报名公办学校?

2023-04-14,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合肥居住证满一年的居民子女如何在网上报名公办学校

答:户籍、房产地址不一致和居住证满一年的居民子女,可通过网上报名系统预约线下审核时间。按照系统提示,携带相关材料到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指定地点进行线下审核。

参考:2022年

2022合肥公办小学居住证满半年的网上报名操作步骤

进入报名系统首页,选择您入学意向所在区域,进入服务选择页面。

点击“公办报名登记”,进入公办服务页面,点击“居住证 满半年”,进入入学阶段选择页面。

点击“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进入预约信息填写页面, 填写学生信息、居住证以及预约信息后提交,信息提交后不可修改,请按照预约日期,携带报名所需证件材料,前往登 记点进行登记,现场向招生工作人员报“预约号”。登记期间 若出现问题,可拨打“小学初中报名”->“政策信息”->“咨询电 话”中的技术支持电话进行咨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