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市便民服务

0

2023年成都个税专项继续教育扣除标准

成都2023年个税专项继续教育扣除指南来啦,包括扣税标准、扣税方式,还有常见问答等。

2022-12-05,全文共 1379 字

+ 加入清单

扣除标准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个人接受本科及以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符合规定扣除条件的,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选择由本人扣除。

扣除方式:个人所得税app

常见问答

1、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范围是怎么规定的?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2、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主体是谁?

继续教育的扣除主体以纳税人本人为主。大学本科及以下的学历继续教育可以由接受教育的本人扣除,暂可以由其父母按照子女教育扣除,但对于同一教育事项,不得重复扣除。

3、纳税人因病、因故等原因休学且学籍继续保留的休学期间,以及施教机构按规定组织实施的寒暑假是否连续计算?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48个月。48个月包括纳税人因病、因故等原因休学且学籍继续保留的休学期间,以及施教机构按规定组织实施的寒暑假期连续计算。

4、如果纳税人在接受学历继续教育的同时取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或者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如何享受继续教育扣除?

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纳税人接受学历继续教育,可以按照每月400元的标准扣除,全年共计4800元;在同年又取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或者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且符合扣除条件的,可按照36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但是,只能同时享受一个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和一个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因此,对同时符合此类情形的纳税人,该年度可叠加享受两个扣除,当年其继续教育共计可扣除8400元(4800+3600)。

5、如果在国外进行的学历继续教育,或者是拿到了国外颁发的技能证书,能否享受每月400元或每年3600元的扣除?

根据《暂行办法》规定,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的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支出,以及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可以扣除。由于您在国外接受的学历继续教育和国外颁发的技能证书,不符合“中国境内”的规定,不能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6、我现在处于本硕博连读的博士阶段,父母已经申报享受了子女教育。我博士读书时取得律师资格证书,可以申报扣除继续教育吗?

如您有综合所得(比如稿酬或劳务报酬等),一个纳税年度内,在取得证书的当年,可以享受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扣除(3600元/年)。

7、参加自学考试,纳税人应当如何享受扣除?

按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考者取得一门课程的单科合格证书后,省考委即应为其建立考籍管理档案。具有考籍管理档案的考生,可以按照《暂行办法》的规定,享受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8、纳税人参加夜大、函授、现代远程教育、广播电视大学等学习,是否可以按照继续教育扣除?

纳税人参加夜大、函授、现代远程教育、广播电视大学等教育,所读学校为其建立学籍档案的,可以享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扣除。

更多相似推荐

成都各项个税专项扣除最新扣除范围+方式+标准

2023-12-08,全文共 2327 字

+ 加入清单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要点

子女教育支出如何扣除

扣除

范围

学前教育支出

学历教育支出

满3周岁至小学入学前(不包括0-3岁阶段)

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扣除

方式

定额扣除

定额扣除

扣除

标准

2000元/月/每个子女

扣除

主体

父母(法定监护人)各扣除50%

父母(法定监护人)选择一方全额扣除

注意

事项

1. 子女在境内学校或境外学校接受教育,在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接受教育均可享受。

2. 子女已经不再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不可以填报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3. 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4.纳税人子女在境内接受教育的,享受子女教育专项扣除不需留存任何资料。纳税人子女在境外接受教育的,应当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的证明资料备查。

02继续教育支出如何扣除

扣除

范围

学历继续教育支出

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

境内学历(学位)教育期间

取得证书的年度

扣除

方式

定额扣除

定额扣除

扣除

标准

400/月

最长不超过48个月

3600元

扣除

主体

本人扣除

本人扣除

个人接受本科(含)以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

注意

事项

1.对同时接受多个学历继续教育,或者同时取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的,只需填报其中一个即可。但如果同时存在学历继续教育、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两类继续教育情形,则每一类都要填写。

2. 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应当留存相关证书等资料备查。

03大病医疗支出如何扣除

扣除

范围

基本医保相关医药费除去医保报销后发生的支出

个人负担(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

扣除

方式

限额内据实扣除

扣除

标准

每年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扣除

主体

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

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注意

事项

1.次年汇算清缴时享受扣除。

2.纳税人应当留存大病患者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或者医疗保障部门出具的纳税年度医药费用清单等资料备查。

温馨

提示

可通过手机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并注册、登录、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后,通过首页的“年度费用汇总查询”模块查询大病医疗相关数额。

04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如何扣除

扣除

范围

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

(不超过240个月)

扣除

方式

定额扣除

扣除

标准

1000元/月

扣除

主体

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婚后可选择其中一套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或对各自购买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注意

事项

1.所称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

2.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备查。

05住房租金支出如何扣除

扣除

范围

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

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城市

市辖区户籍人口

>100万

市辖区户籍人口

≤100万

扣除

方式

定额扣除

扣除

标准

1500元/月

1100元/月

800元/月

扣除

主体

签订租赁合同的承租人

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只能由一方(即承租人)扣除

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同,且各自在其主要工作城市都没有住房的:分别扣除

注意

事项

1.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2. 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租赁合同、协议等有关资料备查。

06赡养老人支出如何扣除

扣除

范围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

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周岁(含)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周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

扣除

方式

定额扣除

定额扣除

扣除

标准

3000元/月

每人不超过1500元/月(分摊每月3000元的扣除额度)

扣除

主体

本人扣除

平均分摊:赡养人平均分摊

约定分摊:赡养人自行约定分摊比例

指定分摊: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比例

注意

事项

1.指定分摊及约定分摊必须签订书面协议。

2.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

3.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4.只需填报相关信息即可,无需报送资料。

07婴幼儿照护支出如何扣除

扣除

范围

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的相关支出

从婴幼儿出生的当月至年满3周岁的前一个月

扣除

方式

定额扣除

扣除

标准

2000元/月/每孩

扣除

主体

父母(监护人)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

父母(监护人)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

注意

事项

1.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2.纳税人需要留存子女的出生医学证明等资料备查。

温 馨 提 示

本文所称父母,是指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所称子女,是指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继子女、养子女。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比照执行。

纳税人首次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应当将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提交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报送税务机关,纳税人对所提交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发生变化的,纳税人应当及时向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提供相关信息。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额一个纳税年度扣除不完的,不能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纳税人需要留存备查的相关资料应当自法定汇算期结束后保存五年,扣缴义务人需要留存备查的相关资料应当自预扣预缴年度的次年起保存五年。

展开阅读全文

2023年成都个税专项扣除大病医疗标准

2022-12-05,全文共 1112 字

+ 加入清单

扣除标准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扣除方式:个人所得税app

常见问答

1、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方式是怎样的?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2、纳税人配偶、子女的大病医疗支出是否可以在纳税人税前扣除?

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其配偶一方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按规定分别计算扣除额。

3、纳税人父母的大病医疗支出,是否可以在纳税人税前扣除?

目前未将纳税人父母纳入大病医疗扣除范围。

4、享受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时,纳税人需要注意什么?

纳税人日常看病时,应当留存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者复印件)等资料备查,同时,可以通过医疗保障部门的医疗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查询本人上一年度医药费用情况。纳税人在年度汇算清缴时填报相关信息申请退税。

5、夫妻同时有大病医疗支出,想全部都在男方扣除,扣除限额是16万吗?

夫妻两人同时有符合条件的大病医疗支出,可以选择都在男方扣除,扣除限额分别计算,每人最高扣除限额为8万元,合计最高扣除限额为16万元。

6、大病医疗支出中,纳税人年末住院,第二年年初出院,这种跨年度的医疗费用,如何计算扣除额?是分两个年度分别扣除吗?

纳税人年末住院,第二年年初出院,一般是在出院时才进行医疗费用的结算。纳税人申报享受大病医疗扣除,以医疗费用结算单上的结算时间为准,因此该医疗支出属于是第二年的医疗费用,到2019年结束时,如果达到大病医疗扣除的“起付线”,可以在2020年汇算清缴时享受扣除。

7、在私立医院就诊是否可以享受大病医疗扣除?

对于纳入医疗保障结算系统的私立医院,只要纳税人看病的支出在医保系统可以体现和归集,则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支出,可以按照规定享受大病医疗扣除。

8、如何理解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的“起付线”和扣除限额的关系?

根据《暂行办法》规定,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万元的部分,在8万元限额内据实扣除。上述所称的1.5万是“起付线”,8万是限额。

展开阅读全文

2023成都新津梨花节活动具体安排(2023成都新津赏花)

2023-04-13,全文共 1705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名称:花漾新津春季研学系列活动

活动内容:围绕“梨花”“植物”“春季习俗”等开展9期研学主题系列活动,包括梨花音乐会、春日瑜伽、梨花版画、植物扎染、非遗草编等。

活动时间:3月-5月每周末

活动地点:梨花溪风景区

活动名称:环保少年研学记

活动内容:海诺尔环保研学基地,组织青少年开展垃圾发电全过程参观,环保知识学习、宠物喂养、蔬菜采摘等研学活动。

活动时间:3月

活动地点:海诺尔环保研学基地

活动名称:首届“遇见乡村”艺博会

活动内容:与成都、重庆多所艺术高校展开合作,举办首届“遇见乡村”艺博会,包括艺术作品展、艺术赏析沙龙、研讨论坛等多场活动。为广大在地艺术学生、青年艺术家提供艺术展示的舞台,创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共同呈现一场充满活力、创造力的艺术盛会。

活动时间:4月—5月

活动地点:知美术馆

活动名称:“万物生长”系列主题活动

活动内容:举办展现四时之变的展览《幻季》以及零距离沉浸式解读知美术馆建筑本身的展览《十年:打开知美术馆的隈研吾》;以梨花和四时四季、二十四节气为主题,串联知美术馆丰富的艺术作品资源,开展主题研学课程以及艺术集市等活动;邀请西南独立音乐人、少数民族音乐人、原生态音乐人以“自然、灵性、疗愈、自我觉知”为创作及演出主题,开展山谷音乐会。让参与者能切身体会环境、建筑、自然一体的魅力,感受梨花溪山野间的自然力量。

活动时间:4月—5月

活动地点:知美术馆

活动名称:春季亲子乡野研学营

活动内容:7-12岁儿童家庭来活泼坡热带果园参加植树、赏梨花、果蔬采摘、野外生存挑战、木屋搭建、露营、研学等活动。

活动时间:3月-5月每周末

活动地点:活泼坡热带果园

活动名称:我是特种兵-热血少年国防军事研学体验营

活动内容:让学员近距离体验国防武器课程讲解及实际操作。强国有我,从学生做起。

活动时间:3月-6月每周末

活动地点:新津超视野拓训营

活动名称:《梨花开了》系列主题体验活动

活动内容:以“梨花开了”为主题,秉持“生活即教育,自然即课堂”的理念,以“启蒙+探索+实践”的方式,开展自然美育亲子研学课程,打破城乡二元格局,培养广大青少年对农耕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展现乡村之美、为乡村赋能、开乡韵新声。

活动时间:3月-5月每周末

活动地点:九莲‧梦奇地

活动名称:“梨花杯”青少年乡村棒球联赛

活动内容:新津区棒垒协组织新津少棒队和成都市校级球队,俱乐部队,共计12支球队,在梨花溪烽火村新津棒球基地开展一个季度的联赛。

活动时间:3月到6月每周六,共21场

活动地点:永商镇烽火社区

活动名称:“梨花仙子”艺术欢乐荟

活动内容:以梨花周边作品创作为主题开展艺术大赛,包括但不限于摄影、书画、诗歌、手工作品等,作品提交至亚特波塞冬欢乐世界官方平台,后续将公开选拔出获奖选手,分别获得相对应的奖励。

活动时间:3月-5月

活动地点:亚特波塞冬欢乐世界

活动名称:“冲鸭”古风游园会

活动内容:在梨花溪景区开展以射箭、投壶、茶道、蹴鞠等传统文化主题的古风游园会。

活动时间:3月-5月

活动地点:冲鸭梨花溪营地

活动名称:爱的露营记&古韵汉服体验

活动内容:举办露营节亲子小帐篷绘画活动,结合梨花场景,进行汉服文化、汉服茶会、汉服礼仪展示。

活动时间:3月-5月周末

活动地点:梨园雅舍

活动名称:春日下午茶

活动内容:在小馆苔野以赏花、品茶为主题,开展茶话会,进行文创产品艺术鉴赏和手工活动。

活动时间:3月-5月 周末

活动地点:花漾新津文创中心

活动名称:童年时光机

活动内容:重温80-90后的儿时活动,滚铁环、扔沙包、跳绳、打水漂等。

活动时间:3月-5月每周末

活动地点:新津超视野拓训营

活动名称:心道天堂樱花大赏

活动内容:在樱花盛开的季节,举办露营赏花节,同时开展线上门票秒杀活动。

活动时间:3月-5月每周末

活动地点:心道天堂

活动名称:花舞人间杜鹃花节

活动内容:在杜鹃花、郁金香、樱花、海棠盛开的园区,进行赏花、萌宠喂养、玻璃滑道等活动,推动旅游+农业、旅游+亲子、旅游+运动的深度有机融合。

活动时间:3月-5月每周末

活动地点:花舞人间

活动名称:小馆苔野市集

活动内容:以小馆原创作品结合梨花溪乡野好物,定期开设市集活动。

活动时间:长期

活动地点:花漾新津文创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2023年度成都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申报步骤(图解)

2022-12-05,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专项附加扣除怎么申报

前提步骤:进入个人所得税app后,在【办税】处找到【专项附加扣除填报】(也可以直接在首页上方滑动板块进入,点击【去确认即可】)

选择对应的情形

①如果2023年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无变动,只需在2022年基础上确认即可。

打开个人所得税App首页,选择了解一下或专项附加扣除填报选择一键带入,再选择扣除年度2023。

用户可以在确认之后在App中点击首页,选择专项附加扣除填报,选择扣除年度2023查看已提交的信息,如有变动可以选择作废或修改。

②2023年需要对已填写的信息进行修改。

想修改2023年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的扣除比例等,则需点击待确认之后进入相关修改页面进行修改。

③2023年需要作废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或者需要新增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注意:扣除年度指可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年度,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年度。对于子女教育支出、赡养老人支出、房贷利息支出等连续多年的扣除需要每年重新填写或确认。

根据相关规定,次年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内容需于每年12月进行确认。纳税人未及时确认的,扣缴义务人于次年1月起暂停扣除,待纳税人确认后再行办理专项附加扣除。若未及时确认,前期已填报的扣除信息将自动视同有效并延长至次年。也就是说,未及时填报当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将会直接顺延至次年。

点击查看:2023年度成都个税专项附件扣除确认指南

展开阅读全文

2023年度成都个税专项附件扣除确认指南

2022-12-05,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个人所得税APP首页已经更新,已经可以填报2023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扣除方式:个人所得税app(也可以直接在首页上方滑动板块进入,点击【去确认即可】)

专项附加扣除各类型

1、子女教育

2、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3、赡养老人

4、住房租金

5、住房贷款利息

6、继续教育

7、大病医疗

专项附加扣除怎么申报

①如果2023年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无变动,只需在2022年基础上确认即可。

打开个人所得税App首页,选择了解一下或专项附加扣除填报选择一键带入,再选择扣除年度2023。

用户可以在确认之后在App中点击首页,选择专项附加扣除填报,选择扣除年度2023查看已提交的信息,如有变动可以选择作废或修改。

②2023年需要对已填写的信息进行修改。

想修改2023年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的扣除比例等,则需点击待确认之后进入相关修改页面进行修改。

③2023年需要作废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或者需要新增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注意:扣除年度指可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年度,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年度。对于子女教育支出、赡养老人支出、房贷利息支出等连续多年的扣除需要每年重新填写或确认。

根据相关规定,次年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内容需于每年12月进行确认。纳税人未及时确认的,扣缴义务人于次年1月起暂停扣除,待纳税人确认后再行办理专项附加扣除。若未及时确认,前期已填报的扣除信息将自动视同有效并延长至次年。也就是说,未及时填报当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将会直接顺延至次年。

新变化

一、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这一项

根据国税总局2022年初发布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发布公告》,从2022年1月1日起,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增加到7项(今年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这一项)。

点击查看:成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最新消息

点击查看:成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税专项扣除填报操作步骤(图解)

二、增加了“个人养老金扣除信息管理”功能

点击查看:成都个人养老金个税录入扣除信息步骤(图解)

展开阅读全文

2023年成都个税专项扣除住房租金指南

2022-12-05,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

(二)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纳税人的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视同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

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扣除方式:个人所得税app

常见问答

1、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范围是怎么规定的?

纳税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规定进行扣除。

2、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主体是谁?

住房租金支出由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即承租人)扣除住房租金支出。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相同的,且各自在其主要工作城市都没有住房的,可以分别扣除住房租金支出。夫妻双方不得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和住房租金扣除。

3、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中的主要工作城市是如何定义的?

主要工作城市是指纳税人任职受雇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地区、州、盟)全部行政区域范围。无任职受雇单位的,为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地的税务机关所在城市。

4、夫妻双方无住房,两人主要工作城市不同,各自租房,如何扣除?

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同,且都无住房,可以分别扣除。

5、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扣除可以同时享受吗?

不可以。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只能二选一。如果对于住房贷款利息进行了抵扣,就不能再对住房租金进行抵扣。反之亦然。

6、纳税人首次享受住房租金扣除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纳税人首次享受住房租赁扣除的起始时间为租赁合同约定起租的当月,截止日期是租约结束或者在主要工作城市已有住房。

7、合租住房可以分别扣除住房租金支出吗?

住房租金支出由签订租赁合同的承租人扣除。因此,合租租房的个人(非夫妻关系),若都与出租方签署了规范租房合同,可根据租金定额标准各自扣除。

8、我年度中间换租造成中间有重叠租赁月份的情况,如何填写相关信息?

纳税人年度中间月份更换租赁住房、存在租赁期有交叉情形的,纳税人在填写租赁日期时应当避免日期有交叉。

展开阅读全文

2023年成都个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2022-12-05,全文共 1127 字

+ 加入清单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周岁(含)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周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扣除方式:个人所得税app

常见问答

1、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范围是怎么规定的?

纳税人赡养年满60岁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赡养支出,可以税前扣除。

2、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主体是谁?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主体包括:一是负有赡养义务的所有子女。《婚姻法》规定: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二是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均已经去世,负有赡养义务的孙子女、外孙子女。

3、纳税人父母年龄均超过60周岁,在进行赡养老人扣除时,是否可以按照两倍标准扣除?

不能。扣除标准是按照每个纳税人有两位赡养老人测算的。只要父母其中一位达到60岁就可以享受扣除,不按照老人人数计算。

4、由于纳税人的叔叔伯伯无子女,纳税人实际承担对叔叔伯伯的赡养义务,是否可以扣除赡养老人支出?

不可以。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5、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分摊方式有哪几种?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分摊方式包括由赡养人均摊或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采取指定分摊或者约定分摊方式的,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月1000元,并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与约定分摊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摊为准。

6、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离异后再婚的,如何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对于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离异后重新组建家庭,在新组建的两个家庭中,只要父母中一方没有纳税人以外的其他子女进行赡养,则纳税人可以按照独生子女标准享受每月2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除上述情形外,不能按照独生子女享受扣除。在填写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时,纳税人需注明与被赡养人的关系。

7、父母均要满60岁,还是只要一位满60岁即可?

父母中有一位年满60周岁的,纳税人可以按照规定标准扣除。

8、两个子女中的一个无赡养父母的能力,是否可以由余下那名子女享受2000元扣除标准?

不可以。按照《暂行办法》规定,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在兄弟姐妹之间分摊2000元/月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不能由其中一人单独享受全部扣除。

展开阅读全文

2023年成都子女教育专项扣除个税指南

2022-12-05,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扣除标准

纳税人的子女处于学前教育阶段或者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扣除对象

子女年满3周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扣除方式

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扣除入口:个人所得税app

【常见问答】

1、子女的范围包括哪些?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也包括未成年但受到本人监护的非子女。

2、子女教育的扣除主体是谁?

子女教育的扣除主体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包括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担任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的,比照执行。

3、子女教育的扣除标准是多少?

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4、子女教育的扣除在父母之间如何分配?

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即一人每月1000元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即一人每月500元扣除。只有这两种分配方式,纳税人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择。

5、在民办学校接受教育可以享受子女教育扣除吗?

可以。无论子女在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接受教育,纳税人都可以享受扣除。

6、在境外学校接受教育可以享受扣除吗?

可以。无论子女在境内学校或境外学校接受教育,纳税人都可以享受扣除。

7、有多子女的父母,可以对不同的子女选择不同的扣除方式吗?

可以。有多子女的父母,可以对不同的子女选择不同的扣除方式,即对子女甲可以选择由一方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扣除,对子女乙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照每月500元的标准扣除。

8、子女6月高中毕业,9月上大学,7-8月能不能享受子女教育扣除?

可以扣除。对于连续性的学历(学位)教育,升学衔接期间属于子女教育期间,可以申报扣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展开阅读全文

2023年成都个税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扣除指南

2022-12-05,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扣除标准

纳税人未满三周岁的子女在照护期间产生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扣除方式

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扣除方式:个人所得税app

常见问答

1、子女的范围包括哪些?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也包括未成年但受到本人监护的非子女。

2、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的扣除主体是谁?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的扣除主体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包括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担任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的,比照执行。

3、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的扣除标准是多少?

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4、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的扣除在父母之间如何分配?

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即一人每月1000元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即一人每月500元扣除。只有这两种分配方式,纳税人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择。

5、有多子女的父母,可以对不同的子女选择不同的扣除方式吗?

可以。有多子女的父母,可以对不同的子女选择不同的扣除方式,即对子女甲可以选择由一方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扣除,对子女乙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照每月500元的标准扣除。

6、子女9月份满3周岁,9月份开始接受学前教育,在当年能否同时享受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和子女教育扣除?

可以同时扣除。1到8月份子女未满3周岁,处于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规定的年龄范围内,9到12月份已满3周岁,处于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规定的的年龄范围内,在当年可以同时申报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和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7、享受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的起算时间是什么?

从婴幼儿出生的当月至满3周岁的前一个月,纳税人可以享受这项专项附加扣除。比如:2022年5月出生的婴幼儿,一直到2025年4月,其父母都可以按规定享受此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8、在国外出生的婴幼儿,其父母可以享受扣除吗?

可以。无论婴幼儿在国内还是国外出生,其父母都可以享受扣除。

展开阅读全文

成都个税专项扣除住房贷款利息政策

2024-03-01,全文共 1363 字

+ 加入清单

扣除标准

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

扣除方式

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扣除方式:个人所得税app

常见问答

1、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范围是什么?

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2、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主体是谁?

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3、夫妻双方婚前都有住房贷款,婚后怎么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年度内不得变更。

4、个人填报住房贷款相关信息时,“是否婚前各自首套贷款,且婚后分别扣除50%”是什么意思?

如夫妻双方婚前各自有一套符合条件的住房贷款利息的,填写本栏。无此情形的,无须填写。

如夫妻婚后选择其中一套住房,由购买者按扣除标准100%扣除的,则购买者需填写本栏并选择“否”。另一方应当在同一月份变更相关信息、停止申报扣除。

如夫妻婚后选择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的,则夫妻双方均需填写本栏并选择“是”。

5、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扣除可以同时享受吗?

不可以。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6、首套房的贷款还清后,贷款购买第二套房屋时,银行仍旧按照首套房贷款利率发放贷款,首套房没有享受过扣除,第二套房屋是否可以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根据《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如纳税人此前未享受过住房贷款利息扣除,那么其按照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贷款购买的第二套住房,可以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7、如何理解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只要纳税人申报扣除过一套住房贷款利息,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信息系统里存有扣除住房贷款利息的记录,无论扣除时间长短、也无论该住房的产权归属情况,纳税人就不得再就其他房屋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8、父母和子女共同购房,房屋产权证明、贷款合同均登记为父母和子女,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如何享受?

父母和子女共同购买一套房子,不能既由父母扣除,又由子女扣除,应该由主贷款人扣除。如主贷款人为子女的,由子女享受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主贷款人为父母中一方的,由父母任一方享受贷款利息扣除。

展开阅读全文

成都个税子女扣除标准+范围+方式

2024-03-01,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子女教育扣除标准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共同填报人:配偶

填报标准: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

子女教育支出如何扣除

扣除

范围

学前教育支出

学历教育支出

满3周岁至小学入学前(不包括0-3岁阶段)

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扣除

方式

定额扣除

定额扣除

扣除

标准

2000元/月/每个子女

扣除

主体

父母(法定监护人)各扣除50%

父母(法定监护人)选择一方全额扣除

注意

事项

1. 子女在境内学校或境外学校接受教育,在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接受教育均可享受。

2. 子女已经不再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不可以填报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3. 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4.纳税人子女在境内接受教育的,享受子女教育专项扣除不需留存任何资料。纳税人子女在境外接受教育的,应当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的证明资料备查。

展开阅读全文

成都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填报/修改步骤(图解)

2024-03-01,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小贴士:在年度汇算填报之前,如果满足专项附加扣除,一定要先填报哦(注:之前填报过得可以跳过,不满足专项附加扣除的可以跳过)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住房租金支出、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大病医疗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子女教育支出、赡养老人支出、婴幼儿照护支出等

推荐阅读:成都各项个税专项扣除最新扣除范围+方式+标准

填报步骤:这里以租房为例

第一步:在首页点击【办&查】,即可找到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入口

第二步:进入后选择要填报的专项附加,扣除年度选择【2023】

第三步:根据实际情况填信息即可

注:填报是可以修改的哦,建议大家把证明材料都上传完整,这样审核成功几率更大

修改步骤:进入专项附加扣除入口,在【填报记录】选择查询年度为【2023】,即可看到自己的填报记录

进入点击【修改】即可修改信息(注:作废页面也在此处)

推荐阅读:2024成都个税退税补税步骤(图解)

展开阅读全文

2023秋季学期成都新都区龙虎小学教育收费标准

2023-08-31,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2023秋季学期成都新都区龙虎小学教育收费标准

其中,课后服务费180元/生.月;

伙食费220元/生.月;

教辅材料费:三年级56.10元/生;四年级68.80元/生;五年级65.50元/生;六年级65.50元/生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名称: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

投诉电话:83972360

价格监督部门名称:新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投诉电话:12315

学校咨询电话:028-83922047

学校投诉电话:028-83922047

展开阅读全文

成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最新消息

2022-03-30,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最新消息

3月2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点击查看:政策原文|政策解读

该项政策从2022年年1月1日起实施,今年前几个月没有享受到的扣除,可以在以后月份发放工资时一次性补充扣除。比如,纳税人4月份将婴幼儿信息提供给任职单位,单位即可为纳税人一次性申报享受前4个月的专项附加扣除;若纳税人5月份将婴幼儿信息提供给任职单位,单位可为纳税人一次性申报享受前5个月的专项附加扣除。

3月29日起,可以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APP填报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了。

纳税人不需要报送相关资料即可享受政策;

在平时发放工资扣缴个税时就可以填报扣除,如果平时没有时间填报,也可以在2023年3月1日至6月30日个税汇算期间,一并填报扣除;既可以自行登录手机个税APP填报,也可以将有关信息转交给任职单位代为填报。

展开阅读全文

成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税专项扣除填报操作步骤(图解)

2022-03-29,全文共 836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步

进入申报界面

纳税人登录手机个人所得税APP后,可通过“首页——常用业务——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或“办税——专项附加扣除填报”进入专项附加扣除填报界面,并选择“婴幼儿照护费用”专项附加扣除。

也可以从上方滑动的图片界面进入哦

第二步

选择扣除年度

进入申报界面后,“选择扣除年度”设为2022年,点击“确认”后,系统会提示需要提前准备的资料,纳税人仔细阅读后,点击“准备完毕,进入填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新政策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纳税人不能在2021及以前年度汇算中申报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

第三步

填写扣除信息

在“基本信息”界面,纳税人录入电子邮箱、联系地址(如之前填写过个人信息或申报过专项附加扣除,则会自动填入,纳税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填写完成后,点击“下一步”进入“子女信息”界面。在“选择子女”项目处点击“请选择”进入“选择子女”界面。

若纳税人之前未填写子女信息,可点击底部“添加子女信息”进入添加界面,并填写“他(她)是我的”、证件类型、证件号、姓名、国籍(地区)、出生日期,点击“保存”后回到“选择子女”界面,即可看到新添加的子女信息。

纳税人选择子女后,将回到“子女信息”界面,并显示子女的姓名与出生日期,子女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下一步”。

第四步

设置扣除比例

完成子女信息填写后,纳税人根据实际情况在“本人扣除比例”中选择100%(全额扣除)或50%(平均扣除)其中一种。选择完成并确定后,点击“下一步”。

第五步

选择申报方式

设置扣除比例后,进入“申报方式”界面,纳税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或“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任意一种方式。如果纳税人需要在每月发放工资薪金时享受专项附加扣除,需要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并核实扣缴义务人信息是否准确。选择完成后,点击“提交”,即完成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流程,系统将弹出“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已提交”的提示。纳税人可以点击“查看填报记录”查看已经申报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成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税专项扣除政策

2022-03-29,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3月28日正式发布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通知》,自今年1月1日起,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前,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政策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三、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涉及的保障措施和其他事项,参照《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展开阅读全文

成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解读

2022-03-29,全文共 1565 字

+ 加入清单

一、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研究推动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作为优化生育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之一,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群众生育养育的鼓励和照顾,有利于减轻人民群众抚养子女负担。该项政策实施后,有3岁以下婴幼儿的家庭都将从中受益。

二、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该项政策规定,自2022年1月1日起,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前按照每名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具体扣除方式上,可选择由夫妻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选择由夫妻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监护人不是父母的,也可以按上述政策规定扣除。

三、纳税人如何自2022年1月1日起享受该政策?

《通知》明确该项政策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可以在申报当月扣除,也可以在以后月份发工资时补充扣除;平时发工资没有扣除的,或者没有任职受雇单位的,也可以在次年办理汇算清缴时补充扣除。例如,纳税人的子女在2021年10月出生,自2022年1月1日起纳税人即符合专项附加扣除享受条件。纳税人4月份将婴幼儿信息提供给任职受雇单位,单位在发放4月份工资时即可为纳税人申报1至4月份累计4000元的专项附加扣除。

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与现行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是如何衔接的?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实施后,对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按照每名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前定额扣除。此外,按照现行专项附加扣除办法规定,纳税人子女年满3岁处于学前教育阶段或全日制学历教育阶段的,均可以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前定额扣除。纳税人接受继续教育、租房或买房的,可以享受继续教育、住房租金或住房贷款利息等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自己或配偶、子女患大病的,也可以申报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赡养60岁以上父母的,还可以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总体上看,这七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基本上考虑了纳税人不同阶段的负担情况。

五、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是否能在当前进行的2021年度个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中申报?

当前正在进行的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汇总的是纳税人2021年的收入和扣除信息,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自2022年起实施,因此不能将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到当前进行的2021年度个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中。

六、享受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需要提交资料吗?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与其他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一样,实行“申报即可享受、资料留存备查”的服务管理模式。纳税人在申报享受时,可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APP填报或向单位提供婴幼儿子女的姓名、证件类型及号码、以及本人与配偶之间扣除分配比例等信息即可,无需向税务机关报送证明资料。纳税人需要将子女的出生医学证明等资料留存备查。

七、纳税人暂未取得婴幼儿出生医学证明等资料的,如何填报专项附加扣除?

纳税人暂未取得婴幼儿的出生医学证明和居民身份证号,可选择“其他个人证件”,并在备注中如实填写相关情况,不影响纳税人享受扣除。后续纳税人取得婴幼儿的出生医学证明或者居民身份证号的,及时补充更新即可。如果婴幼儿名下是中国护照、外国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身份证件信息,也可以作为填报证件。

点击查看:政策原文

展开阅读全文

成都生育新标准是按生小孩的时间还是入院时间?

2024-05-31,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成都市医疗保障局等5部门关于印发〈成都市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办法〉的通知》(成医保发〔2019〕30号)相关规定,生育待遇的执行以“生育时”为准。

也就是说,按照小孩的出生时间来执行。对于小孩出生时间在2024年6月1日(含)之后的参保人员,将按照新政策规定享受生育医疗待遇。

最新标准:6月1日实施

一、优化调整城镇职工生育医疗待遇政策

(一)产前检查费。

定额补助标准为:生育1000元;

怀孕满4个月(孕16周)以上终止妊娠700元;

怀孕不满4个月(孕16周)终止妊娠300元。

(二)生育医疗费。

参保女职工因生育发生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按以下标准实行限额支付:顺产5000元;难产(含剖宫产)6000元;生育多胞胎的每多一个婴儿增加1000元。

参保女职工因终止妊娠发生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按以下标准实行限额支付:

怀孕满4个月(孕16周)以上终止妊娠2000元(施行剖宫术的增加1000元);怀孕不满4个月(孕16周)终止妊娠500元。

终止妊娠有存活婴儿的,产前检查费和生育医疗费按生育标准执行。生育或终止妊娠发生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不足限额支付标准的,其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据实支付。

二、优化调整城乡居民生育医疗待遇政策

(一)产前检查费。定额补助标准为:

生育或怀孕满7个月(孕28周)以上终止妊娠700元。

(二)生育医疗费。

参保人员因生育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按以下标准实行限额支付:

顺产3000元;难产(含剖宫产)4000元;生育多胞胎的每多一个婴儿增加1000元。

参保人员因终止妊娠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按以下标准实行限额支付:

怀孕满4个月(孕16周)以上终止妊娠1200元(施行剖宫术的增加1000元);怀孕不满4个月(孕16周)终止妊娠210元。

参保人员终止妊娠有存活婴儿的,享受产前检查费待遇,生育医疗费待遇按生育标准执行。

参保人员生育或终止妊娠发生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不足限额支付标准的,其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据实支付。

展开阅读全文

成都毕业生在成都就业有补贴吗?

2024-05-30,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符合条件可领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大学生求职创业补贴”是对低保家庭、脱贫残疾人家庭、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以及残疾、特困、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等高校和中职学校毕业生给予1500元/人的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如果符合条件应及时在毕业年度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

推荐阅读:成都求职创业就业补贴领取指南

其他补贴:

一、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补贴:为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大学生,对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小微企业、吸纳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与被招用(吸纳)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按用人单位为招用(吸纳)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含大病互助医疗补充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的100%给予补贴。

二、大学生创业补贴:在蓉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服务基层项目大学生、毕业5年内处于失业状态的高校毕业生(含国家承认学历的留学回国人员,技工院校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在我市通过工商注册、民政登记,或以其他方式依法设立、免于注册和登记创办创业实体的可申请大学生创业补贴。

三、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本市户籍毕业2年内做了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以个体灵活就业参加我市社会保险,同时从事以下情况的灵活就业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从事无固定雇主,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方式取得劳动报酬或自主创业但未取得营业执照、有经营收入的非正规方式实现的灵活就业,可申请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

四、技能人才安家补贴:根据《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都市财政局关于印发的通知》(成人社办发〔2022〕183号)第六条规定,本市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及上下游重点产业企业新引进的符合本办法第三条条件的急需紧缺技能人才,从引进的次月起发放安家补贴,共补贴3年。其中:《成都市急需紧缺高端技能人才目录》Ⅰ、Ⅱ、Ⅲ类补贴标准为3000元/人·月,Ⅳ类或《成都市人才开发指引(人才白皮书)》中相关区域人才紧缺指数3星岗位要求的技能人才补贴标准为2000元/人·月。技能人才安家补贴由市人社局根据年度计划印发文件,重点企业向注册地人社部门提交材料申请。

展开阅读全文
搜索发现